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鄭功成代表:完善法治建設,對網絡騙捐詐捐亂象零容忍

發布時間:2023-03-09 15:10:00來源: 光明網

  網絡強國·百人談——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特別篇

  “近年來,我國網絡慈善事業(ye) 有了快速發展,互聯網讓慈善事業(ye) 走向大眾(zhong) 化、平民化。”2023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會(hui) 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說。

  鄭功成代表表示,我國慈善事業(ye) 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但與(yu) 有組織化的歐美慈善事業(ye) 相比,在很多方麵還相對滯後。比如,存在慈善組織數量不多、慈善資源動員不足、所發揮的慈善效用也不夠等問題。“互聯網讓‘指尖公益’成為(wei) 可能,不斷融入人們(men) 的生活。網絡慈善已成為(wei) 我國慈善事業(ye) 發展的亮麗(li) 篇章。”

  鄭功成代表介紹,網絡慈善有三個(ge) 特點:一是打破了時空限製,方便了人們(men) 的行善途徑,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借助網絡捐獻愛心;二是改變了慈善生態,網上行為(wei) 都會(hui) “留痕”,網絡慈善項目都可以受到網友監督;三是年輕人成了網絡捐款的生力軍(jun) ,年輕網民對網絡捐款接受程度更高,在網絡慈善裏發揮著引領作用。

  然而,我國網絡慈善事業(ye) 發展還麵臨(lin) 著一些考驗。“雖然主流是好的,但偶爾會(hui) 出現一些詐捐、騙捐的情況。我們(men) 要在支持其發展的前提下,規範好、治理好網絡慈善。”對此,鄭功成代表認為(wei) ,網絡詐捐、騙捐的亂(luan) 象損害了公眾(zhong) 的愛心善意,要持續加強互聯網法治建設,對這類現象做到零容忍;同時,推進相關(guan) 政策的不斷完善,讓公共政策與(yu) 法律規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此外,平台也要切實擔負起主體(ti) 責任,加大平台自身的募捐審核力度,提升甄別能力、完善甄別舉(ju) 措。

鄭功成代表:完善法治建設,對網絡騙捐詐捐亂(luan) 象零容忍

  “網絡強國·百人談”更多內(nei) 容歡迎掃碼關(guan) 注專(zhuan) 欄

  監製:張寧

  策劃:李政葳

  采訪:李政葳

  拍攝:董騰飛

  後期:李飛、劉昊

  設計:王燦

    光明網要聞采訪部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