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九載春華秋實,鐫刻不朽印記。
201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xie) 新時期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2014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專(zhuan) 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明確將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紮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天津幹部群眾(zhong)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紮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譜寫(xie) 新時代京津“雙城記”,全力推動北京創新資源與(yu) 天津研發生產(chan) 轉化優(you) 勢互補、緊密銜接,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津沽大地走深走實,結出累累碩果。
做強承接載體(ti) ,已引進北京企業(ye) 投資項目超6900個(ge) ,資金到位額超1.2萬(wan) 億(yi) 元
眼下,總占地26畝(mu) 的中冶邁克(天津)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新廠區已拔地而起。“3月份投產(chan) 後,預計年產(chan) 值3個(ge) 億(yi) ,比過去翻一番。”公司董事長助理宋大維介紹。
一年前,中冶邁克因在京用地成本增加,增產(chan) 擴能遭遇瓶頸。公司高層反複研究,對比政策、交通、用地成本等多重因素,最終決(jue) 定搬遷至天津寶坻區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
“上午簽約拿地,下午工程隊就進場施工了。”宋大維說,科技城為(wei) 中冶邁克製訂了專(zhuan) 屬落地方案,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協調20多個(ge) 部門聯動推進,項目審批要件全部前置辦理。今年剛開春,科技城管委會(hui) 又派人上門服務,幫助公司打通生產(chan) 環節堵點,從(cong) 而實現“竣工即投產(chan) ”。
怎麽(me) 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打造的“類中關(guan) 村”服務模式和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更深層次的是,我們(men) 探索京津之間市場化合作機製,中關(guan) 村不隻輸出品牌,還有資本、團隊、理念,雙方形成了有機的利益共同體(ti)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王浩介紹,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是中關(guan) 村在京外第一個(ge) 重資產(chan) 投資項目,中關(guan) 村發展集團持股比例56%,已累計投入15億(yi) 元。
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天津有力有效推進錯位承接,全方位深化與(yu) 國家部委、央企、大院大所和北京市合作,逐步構建起以濱海新區為(wei) 綜合承載平台、各區專(zhuan) 業(ye) 承載平台為(wei) 支撐的“1+16”承接格局。目前,天津已引進北京企業(ye) 投資項目超6900個(ge) ,資金到位額超1.2萬(wan) 億(yi) 元。2023年,預計新增承接項目投資額將超1600億(yi) 元。
《天津市支持重點平台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天津市支持重點企業(ye) 發展服務保障指引(試行)》等政策也先後出台,落實人才落戶、子女入學轉學、醫療服務等配套支持政策,為(wei) 符合產(chan) 業(ye) 定位的重點企業(ye) 在津發展創造便利條件。
深化產(chan) 業(ye) 協同,推動發展項目“在京孵化、在津落地”
位於(yu) 北辰區的SMC(天津)製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個(ge) 個(ge) 精細打磨的新型氣動控製元件陸續下線。
SMC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氣動元件製造和銷售商,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汽車、機床、醫療等行業(ye) 。當初擴產(chan) 能為(wei) 新廠選址時,正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北辰區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配套完善,有利於(yu) 我們(men) 在北京的研發成果應用落地。”SMC(天津)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說,來到天津後,企業(ye) 發展加快,去年12月產(chan) 值同比增長61%。
加快推動北京創新資源與(yu) 天津研發生產(chan) 轉化優(you) 勢互補、緊密銜接,北辰區積極拓展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深度廣度。“我們(men) 將加快發展壯大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園,發揮龍頭企業(ye) 引領作用,圍繞綠色能源、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產(chan) 業(ye) ,打造承接首都資源新高地。”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劉俊凱說。
走進武清區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園,鐵科縱橫(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12條生產(chan) 線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chan) 。公司副總經理於(yu) 軍(jun) 介紹,今年一季度公司訂單產(chan) 值預計1.9億(yi) 元,同比增長15%。
鐵科縱橫2014年落戶武清區,承擔著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眾(zhong) 多研發成果的落地任務。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dong) 風,武清區深化與(yu) 北京優(you) 勢資源對接,統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一體(ti) 推進,目前已形成近50家軌道交通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集群,實現動力、控製、信號等產(chan) 業(ye) 鏈全覆蓋。
武清區近年來提出“前移引育端口”的思路,通過在北京設立協同創新中心、離岸協同平台、眾(zhong) 創空間等,打造京津雙向協同創新綜合服務平台。“作為(wei) 天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我們(men) 將加快健全‘產(chan) 、學、研、用、金、服’體(ti) 係,讓‘在京孵化、在津落地’的思路舉(ju) 措轉化成更多成果。”武清區委書(shu) 記劉惠說。
圍繞“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天津加快推進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深入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2022年,信創、生物醫藥等12條產(chan) 業(ye) 鏈增加值占天津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7.9%。
優(you) 化服務舉(ju) 措,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
渤海灣畔,天津港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ye) 繁忙。百餘(yu) 標準箱貨物通過綠色通道出港裝車,半日內(nei) 即可運抵雄安新區。
“我們(men) 開通綠色通道,將港口服務功能及相關(guan) 海運物流資源在雄安進行匯集和前置,實現對客戶的零距離服務。”天津港集團董事長褚斌介紹,2019年8月,天津港在雄安新區設立了天津港集團雄安服務中心,以雄安新區周邊3個(ge) 物流節點為(wei) 支撐,為(wei) 雄安新區的外貿進出口企業(ye) 提供“一站式”港口物流服務。2022年,天津港服務雄安新區綠色通道集裝箱操作量超過1.3萬(wan) 標準箱。
天津港強化服務首都、服務津冀、服務輻射腹地功能,開通運行天津港至北京平穀班列,天津港至河北邢台、高邑等地海鐵聯運班列,與(yu) 環渤海12家港口共同發布聯合服務倡議,做強環渤海“天天班”“兩(liang) 點一航”服務,強化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經貿聯係互動和生產(chan) 要素流通。近4年,環渤海內(nei) 支線運量年均增長50%以上。
津石高速公路天津東(dong) 段通車,從(cong) 天津港出發,1.5小時直達雄安新區;天津職業(ye) 大學牽頭組建“津雄職教發展聯盟”,天津第一商業(ye) 學校、第一輕工業(ye) 學校等職業(ye) 院校通過合作辦學、成立雄安班等方式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從(cong) 全市45家醫療衛生機構選派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200多人次為(wei) 雄安新區提供專(zhuan) 業(ye) 技術幫扶;寶坻區、武清區等毗鄰區主動加強與(yu)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合作交流……天津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1月,天津市委、市政府聚焦事關(guan) 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提出實施“十項行動”,其中“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居於(yu) 首位。天津將項目化、清單化落實落細各項任務,推動協同發展往深處拓展、在實處見效。天津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未來5年,天津將更好從(cong) 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奮力書(shu) 寫(xie) 天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