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級非遺潁上花鼓燈:淮河畔的“東方芭蕾”

發布時間:2023-03-30 16: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安徽潁上3月29日電 (劉浩 張天峰)咚!咚!咚……近日,在安徽省潁上縣尤家花園,隨著一陣清脆的鼓聲響起,身著鮮豔服裝的花鼓燈演員踩著鼓點,成對扭晃著出場,或跳出輕柔歡快的舞步,或騰空飛舞,場麵熱鬧歡騰,現場遊客紛紛拿出手機記錄。

  據悉,花鼓燈源於(yu) 宋代,經過曆代發展,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陽等為(wei) 中心,輻射河南、安徽、山東(dong) 、江蘇四省20多個(ge) 縣、市的分布區。潁上花鼓燈是安徽花鼓燈三大流派之一,主要流行於(yu) 安徽省淮河流域,是一種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le) 、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集體(ti) 舞完美結合於(yu) 一體(ti) 的民間舞種,被譽為(wei) “東(dong) 方芭蕾”。

  潁上花鼓燈舞蹈動感強,節奏緊促有力,動作韻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銳,架勢變換頻繁,表演場麵熾熱歡騰,演員情緒歡快激昂,唱腔粗獷高亢,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2006年,潁上花鼓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年來,潁上花鼓燈不斷推陳出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非遺”融合發展之路,多次受邀參加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將淮河流域的民間文化呈現在世界舞台上。

  “潁上花鼓燈作為(wei) 阜陽乃至安徽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主要展現沿淮地區的風情風貌,以及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我們(men) 一定保護好、傳(chuan) 承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項非遺的魅力。”潁上縣花鼓燈藝術團副團長、縣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粱修林說。該團自2009年成立以來,通過專(zhuan) 家指導、民間藝人的傳(chuan) 承,教授的學生有近百人,表演的節目屢次在國內(nei) 外大賽中獲獎。(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