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部署打通助企政策“最後一公裏”
多家機構近期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恢複加快,發展信心逐步增強。與(yu) 此同時,多方也正積極部署,聚焦中小企業(ye) 疫後恢複的“急難愁盼”問題和製約中小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從(cong) 政策入企、技術創新、投融資支持等多方麵,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幫助企業(ye) 應知盡知、用好用足政策紅利。
多項指標向好 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恢複加快
“今年以來,我們(men) 的客單量和前三年的平均量相比,增長了大約40%左右。團隊成員最近一個(ge) 月幾乎都在北上廣深跑業(ye) 務。”中關(guan) 村在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蔡曉鵬告訴記者。同樣忙碌的還有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畢力,上午剛結束為(wei) 期6天的下遊企業(ye) 考察對接,下午就緊接著召開工作例會(hui) 、分析近期產(chan) 銷數據。“產(chan) 品在終端市場的應用越來越多,及時掌握用戶反饋非常必要。”
在智磁新材料的生產(chan) 車間裏,數十條生產(chan) 線正在高效運轉,鐵、銅、矽、硼等原材料悄然“變身”成一條條薄如蟬翼的納米晶軟磁薄帶,隨即被運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下遊企業(ye) 中。
近期,多個(ge) 數據顯示,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恢複加快,發展信心逐步增強。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2月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6,在1月大幅回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回升0.7個(ge) 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上升且上升幅度達到兩(liang) 年來次高,其中,分項指數和分行業(ye) 指數均全麵回升。最新發布的3月渣打中國中小企業(ye) 信心指數由2月的51.4升至53.7,達到自2021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中小企業(ye) 訂單增加,生產(chan) 經營加速恢複,效益回升,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加,表明中小企業(ye) 總體(ti) 形勢向好。”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馬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服務直達 助企用好用足政策
為(wei) 切實讓更多中小企業(ye) 享受政策紅利,多方正積極完善中小企業(ye) 發展政策環境,解決(jue) 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問題。
“滴,滴,滴”,安徽滁州海斯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女士收到一條短信,提醒她的企業(ye) 符合“上市掛牌企業(ye) 獎補”條件,將獲得相應政策支持。
這家專(zhuan) 門從(cong) 事家電成套裝備研發、生產(chan) 和製造的高科技企業(ye) 正在擴大生產(chan) 規模,處在最需要得到各項政策與(yu) 資金支持的階段。劉女士在“皖企通”平台,完成企業(ye) 收款賬戶填寫(xie) 後,補貼資金便可直接撥付到公司賬戶。
目前滁州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企業(ye) 政策的精準推送、免申即享與(yu) 訴求直達,讓“企業(ye) 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ye) ”轉變,政策資金兌(dui) 付效率提升了50%。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受多重因素影響,中小企業(ye) 整體(ti) 基礎仍較弱,要繼續挖掘支持中小企業(ye) 恢複發展的政策空間,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實用性。
工信部近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3年“一起益企”中小企業(ye) 服務行動,以中小企業(ye) 實際需求為(wei) 導向,聚焦製約中小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深入企業(ye) 、園區、集群開展服務活動。
例如,在政策入企服務上,通過政策服務互聯網平台和APP,匯集各類法律政策信息,加強智能匹配與(yu) 精準推送,幫助企業(ye) 應知盡知、用好用足政策。在投融資服務方麵,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企業(ye) 融資行動,推動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中小企業(ye) 加強信息共享對接。
針對中小外貿企業(ye)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在福建、深圳等10地啟動跨境金融服務平台“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試點,並在全國推廣“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試點。兩(liang) 個(ge) 新場景均精準聚焦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需求,提供更市場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降低銀行的獲客成本,實現金融資源有效配置。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將進一步優(you) 化發展環境,促進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發揮好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機構、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和小型微型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作用,讓更多優(you) 質服務直達中小企業(ye) 。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支持力度,發揮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帶動社會(hui) 資本加大投入。
調結構強能力 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一手抓幫扶,一手抓發展。“加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今年以來,係列支持舉(ju) 措持續促進中小企業(ye) 調結構強能力。
“作為(wei) 一家年輕的科創企業(ye) ,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幫助我們(men) 完成了由一個(ge) ‘科創團隊’到‘細分行業(ye) 頭部企業(ye) ’的蛻變。”鄧畢力說,去年公司入選了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同時,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下,公司建成了千噸級寬幅超薄納米晶帶材生產(chan) 線,順利通過驗收,技術和產(chan) 品優(you) 勢得到進一步夯實。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小企業(ye) 對行業(ye) 發展信心倍增,科技創新活力加速釋放。2023年2月,“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為(wei) 132.7,較去年同期增長10.6%,較上月環比增長5.2%。
聚焦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更多舉(ju) 措將在拓麵提質上下功夫。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ye) 成為(wei) 科技創新主體(ti) 的支持,使企業(ye) 從(cong) 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都能發揮主體(ti) 作用。工信部提出,實施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ye) 行動,推進中小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戰略推進工程,深入開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ye) 專(zhuan) 項行動等,持續推動中小企業(ye)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廣大中小企業(ye) 應當聚焦主業(ye) ,苦練內(nei) 功,堅持‘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搶抓政策和市場機遇,攻堅克難,奮發有為(wei) 。”馬彬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