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外國青年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

發布時間:2023-04-12 15:21:00來源: 人民日報

 

  見證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感受中國革命老區的蓬勃生機、近距離觀察中國荒漠化治理成果、幫助外國企業(ye) 紮根中國市場……多名長期在中國學習(xi) 和工作的外國青年認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體(ti) 現在中國發展的方方麵麵,不斷改變著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在他們(men) 眼裏,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貢獻了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泰國青年占塔拉努袞·羅姆差——

  “為(wei) 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本報記者 韓 碩

  “中國品牌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歡迎,比亞(ya) 迪電動汽車在泰國市場的銷售勢頭強勁。”近期,泰國“經理人在線”新聞網站“New China Insights”專(zhuan) 欄刊登了一篇聚焦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e) 快速發展的文章,收獲了許多關(guan) 注。

  泰國青年占塔拉努袞·羅姆差(中文名張英若,圖①)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這個(ge) 專(zhuan) 欄的發起人。在中國完成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專(zhuan) 業(ye) 碩士和博士學業(ye) 學習(xi) 後,她先後在對外經貿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任教。“我一直非常關(guan) 注中國的發展,發起這個(ge) 專(zhuan) 欄是為(wei) 了向更多人講述中國發展的故事。”張英若說。

  在中國工作生活了近15年,張英若驚歎於(yu)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是一個(ge) 生機勃勃的國家,城市發展、科技進步速度驚人,尤其是‘科技+生活’的新興(xing) 生活方式,體(ti) 現在民眾(zhong) 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科技創新提高了社會(hui) 效率,給經濟注入了發展活力,也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東(dong) 盟國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張英若認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麵向未來的倡議,已成為(wei) 增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的紐帶。任教期間,她開設了一門“‘一帶一路’與(yu) 區域經濟合作”課程,頗受學生歡迎,中老鐵路等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是她授課的好素材。“中老鐵路已成為(wei) 區域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樣本,中泰鐵路與(yu) 中老鐵路實現貫通後,將打通一條經濟發展大動脈,為(wei) 三國在人員、物資、科技等方麵的協同發展提供諸多便利,給三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帶來切切實實的好處。”張英若說。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wei) 泰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市場。2021年,泰國出口的98%的木薯、70%的熱帶水果、1/3的橡膠和1/10的大米銷往中國……”在列舉(ju) 了一係列數據後,張英若感慨,“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包括泰國在內(nei) 的許多國家帶來新機遇。”

  除了基礎的泰語課,張英若還把泰中經濟合作、泰中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泰中跨境電商合作等作為(wei) 教學和研究領域。“我堅信,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式現代化將為(wei) 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卓越貢獻,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張英若說。

  哈薩克斯坦青年魯斯蘭(lan) ——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本報記者 周亞(ya) 軍(jun)

  90後哈薩克斯坦小夥(huo) 魯斯蘭(lan) (圖③),中等個(ge) 頭。記者在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初見他時,他正忙著完善赴東(dong) 盟國家招商推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演示文稿。“海南自貿港未來產(chan) 業(ye) 布局是怎樣的?將帶來怎樣的投資機遇?這些都是外資企業(ye) 關(guan) 注的問題,我要做的就是讓政策解讀更有針對性、更加一目了然。”

  2009年,16歲的魯斯蘭(lan) 來到海南大學留學。在完成本科學業(ye) 後,他又到北京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在中國學習(xi) 生活期間,我看到了這個(ge) 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我決(jue) 定留在中國,實現自己的價(jia) 值。”魯斯蘭(lan) 說。

  很快,魯斯蘭(lan) 就迎來了他的發展機會(hui) 。2018年,中國宣布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2019年,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麵向全球招募人才,魯斯蘭(lan) 應聘成為(wei) 第一位外籍員工,並隨後成為(wei) “全球新聞官”,負責向外國企業(ye) 、投資者、媒體(ti) 和商協會(hui) 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紅利和投資機遇,並為(wei) 外國企業(ye) 投資海南提供幫助。

  “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海南樣板”被寫(xie) 進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這令魯斯蘭(lan) 倍感振奮。“從(cong) 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啟動自由貿易港建設,再到舉(ju) 辦消博會(hui) ,海南作為(wei) 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正在加快發展,我非常幸運在這個(ge) 大舞台上實現了人生價(jia) 值。”魯斯蘭(lan) 表示,在去年的消博會(hui) 上,他見證了瑞士曆峰集團落地海南的全過程,至今依然記憶深刻。“我們(men) 克服疫情影響,在線上前後接觸溝通一年多時間,終於(yu) 敲定了合作,幫助企業(ye) 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

  魯斯蘭(lan) 對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有感觸:“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ya) 大陸中心地帶,中國到歐洲多條陸上交通幹線都經過哈薩克斯坦。自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哈薩克斯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一係列過境的中歐班列相繼開通,促進了哈中兩(liang) 國貿易和投資的合作。以我的家鄉(xiang) 阿特勞市為(wei) 例,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煉油廠等項目已建成投產(chan) ,帶來不少就業(ye) 機會(hui) 。在哈薩克斯坦從(cong) 事石油天然氣產(chan)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的中國企業(ye) 越來越多,也有許多哈薩克斯坦企業(ye) 到中國投資。”

  在魯斯蘭(lan) 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jin) 是合作共贏的倡議,也是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魯斯蘭(lan) 說:“這些年,有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哈薩克斯坦年輕人來到中國學習(xi) 工作,也有許多中國學生到哈薩克斯坦感受不同的文化。可以說,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兩(liang) 國之間的交流合作不僅(jin) 是經濟上的,在促進文化交流方麵也成效顯著。”

  “中國最讓我欽佩的地方之一,就是確定一個(ge) 發展目標,然後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前進。”魯斯蘭(lan) 認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wei) 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在設定發展目標的同時,願意與(yu) 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帶動了周邊國家一起發展,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廣受歡迎的關(guan) 鍵。”魯斯蘭(lan) 表示。

  尼日利亞(ya) 青年邁克爾·埃祖侖(lun) ——

  “汲取更多中國發展經驗和智慧”

  本報記者 萬(wan) 宇

  “在中國的所學和經曆給人力量,幫助我實現了自身發展。”尼日利亞(ya) 青年邁克爾·埃祖侖(lun) (圖④)在中國求學多年,碩士和博士階段分別學習(xi) 了政治經濟學和世界經濟學。如今,作為(wei)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員、尼日利亞(ya) 研究中心主任,他的研究領域是中非經濟合作和國際援助。

  提及在中國工作生活時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邁克爾的思緒飄回2016年。那一年,他前往陝西延安參加了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的活動,“這次參觀中,令我難忘的不僅(jin) 是紅軍(jun) 長征的故事,還有當地經濟發展的‘新長征’。”

  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在那次走訪中,邁克爾去了寶塔山等革命舊址,近距離了解延安精神,也感受到電子商務在當地的蓬勃發展。“一名企業(ye) 家告訴我們(men) ,他通過互聯網把延安農(nong) 村生產(chan) 的小米賣到全國各地,成功打開了銷路,幫助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未來,他還計劃把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推廣到其他國家。我們(men) 還走訪了吳起縣和延川縣的農(nong) 村,那裏土地肥沃、綠樹成行,村民點擊鼠標,就能實現讓陝北特產(chan) 走向全國。”邁克爾說。

  邁克爾感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的事業(ye) 正是靠艱苦奮鬥不斷發展壯大的。如今,延安人民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繼續推動這座英雄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經濟領域的研究者,邁克爾長期關(guan) 注中國經濟發展對於(yu) 非洲的意義(yi) 。他表示,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麵取得的成功舉(ju) 世矚目,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中國經濟活力十足,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蓬勃生機,也為(wei) 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

  全麵消除絕對貧困,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促進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邁克爾看來,中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努力對尼日利亞(ya) 等非洲國家具有借鑒意義(yi) ,中國的發展經驗清楚表明有誌者事竟成。尼日利亞(ya) 可以學習(xi) 中國在減貧、可持續發展等方麵的經驗,努力將豐(feng) 富的礦產(chan) 和自然資源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為(wei) 實現自身現代化發展摸索出自己的方案。

  “中國通過多種方式同非洲國家開展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有效改善了民生,用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我相信,隨著尼中兩(liang) 國的合作不斷深化,尼日利亞(ya) 可以汲取更多中國發展經驗和智慧,實現兩(liang) 國共同發展。”邁克爾說。

  巴基斯坦青年阿姆賈德——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本報記者 劉洪超

  “今年是我在遼寧大學學習(xi) 的最後一年,我早已融入中國,無法用言語表達對中國的喜愛。”巴基斯坦留學生阿姆賈德(圖②)這樣形容自己對中國的感情。從(cong) 兒(er) 時起,他就對中國曆史和文化非常感興(xing) 趣。2019年,他來到遼寧大學攻讀倫(lun) 理學專(zhuan) 業(ye) 的博士學位,得以近距離了解和認識中國。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阿姆賈德對此深有感觸,他回憶起走訪阜新市彰武縣的經曆。在章古台鎮,他了解到當地幾代人接續努力,花了70多年時間將沙丘荒漠變成綠色家園,“真是一個(ge) 奇跡”;在四合城鎮劉家村,他與(yu) 種下26萬(wan) 餘(yu) 株樹木的侯貴交流;在阿爾鄉(xiang) 鎮,他和種了一輩子樹的已故村支書(shu) 董福財的家人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促膝長談。“這些經曆讓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艱苦奮鬥、堅韌不拔、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的治沙精神的力量。在中國,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阿姆賈德說。

  這些年,阿姆賈德去過遼寧的很多地方。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讓他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幫助他人也能讓自身成長。”被雷鋒的故事所感染,阿姆賈德回到學校後積極參加誌願服務。新冠疫情發生後,他成為(wei) 學校第一位國際學生誌願者,主動為(wei) 在校學生運送並分配三餐、分發抗疫物資、收取生活垃圾,被授予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20年度人物”稱號,頒獎詞稱讚他“助人為(wei) 樂(le) ,勇於(yu) 擔當,以誌願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作為(wei) 遼寧大學倫(lun) 理學專(zhuan) 業(ye) 的博士研究生,阿姆賈德非常關(guan) 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源遠流長。在倫(lun) 理學研究中,我時常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智慧。”

  2020年,阿姆賈德參加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遼寧行”係列活動。走訪沈陽市興(xing) 隆台鎮時,他被那裏與(yu) 眾(zhong) 不同的錫伯族民族文化吸引,和一同前往的中國學生一起策劃並拍攝了視頻《錫火相傳(chuan) 》。視頻展現了錫伯族的剪紙、騎射技藝以及欻嘎拉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拍攝過程讓我近距離感受並了解了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阿姆賈德說。

  “這是一次寶貴的經曆,興(xing) 隆台鎮對錫伯族非遺的保護傳(chuan) 承是中國政府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生動縮影。通過近距離觀察村民生活,我感受到中國十分重視扶持民族地區發展。”阿姆賈德說,“我們(men) 最後的成片還通過組委會(hui) 實現了海外傳(chuan) 播,收獲了廣泛關(guan) 注和點讚,不少外國朋友對中國和中國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xing) 趣。”

  談起未來,阿姆賈德希望能繼續留在中國工作,“在中國的寶貴經曆,讓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中國文化介紹給更多外國受眾(zhong)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