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謠言第一案”開庭 專家:關注是否存“信息型操縱”行為
4月17日,“股市謠言第一案”首次開庭。據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官網顯示,以麻某懷為(wei) 原告,江蘇華招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州藥聞康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為(wei) 被告的證券糾紛一案,於(yu) 4月17日14時30分在該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當日晚間,該案原告代理律師事務所——上海百穀律師事務所相關(guan) 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庭審結束,因法院相關(guan) 規定,具體(ti) 庭審過程和內(nei) 容不便透露,代理律師將在本周提交代理詞。法官表示關(guan) 注到輿情,會(hui) 公正處理,不能利用輿論炒作。”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作為(wei) 資本市場首例投資者向造謠者索賠的證券糾紛案,比較特殊,出於(yu) 案情審理的審慎,預計經過多次開庭後一審判決(jue) 。無論判決(jue) 結果如何,該案對資本市場意義(yi) 重大,警示自媒體(ti) 等各類信息發布主體(ti) ,都有義(yi) 務保證其所發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這有助於(yu) 淨化資本市場輿情環境。
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都應嚴(yan) 罰
該案起因於(yu) 去年8月18日,浙江集采生長激素的傳(chuan) 聞突襲股市,當日長春高新股價(jia) 暴跌,此後持續走低。而在去年9月份浙江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辦公室發布的浙江省公立醫療機構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公告顯示,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產(chan) 品並不在采購品種目錄中。此外,去年8月18日,長春高新融券賣出額突然放大至3423.1萬(wan) 元,被媒體(ti) 質疑資金利用虛假信息做空長春高新牟利。
此後,上海百穀律師事務所發起投資者索賠征集。上海百穀律師事務所官網顯示,該案在2022年11月3日獲受理,2023年1月30日交換證據,並於(yu) 4月17日首次開庭審理。
華東(dong) 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鄭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案的關(guan) 注點有兩(liang) 個(ge) :一是造謠對正常市場價(jia) 格形成秩序的破壞;二是要關(guan) 注謠言背後是否還伴隨著造謠者提前交易或者反向交易所帶來的“信息型操縱”行為(wei) 。無論是構成哪一個(ge) 類型的違法行為(wei) ,都嚴(yan) 重損害到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損害到證券市場正常的價(jia) 格形成機製,應該屬於(yu) 嚴(yan) 厲處罰的對象。
北京都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桑聖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案關(guan) 注焦點有三方麵:首先是關(guan) 於(yu) 謠言的界定,如何界定正常的新聞報道和謠言的區別,既要支持正常的輿論監督,又要防止借監督之名發布不實信息,誤導公眾(zhong) 。其次,造謠生事者如何承擔責任,造謠者視情節輕重,將承擔不同的責任,民事、行政、刑事責任。最後,公權力如何定紛止爭(zheng) ,司法機關(guan) 介入本案對之後類似的案件如何處理具有指導意義(yi) 。
投資者
需謹慎對待“內(nei) 部消息”
作為(wei) 首例投資者向造謠者索賠的證券糾紛案,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該案的受理和判決(jue) 對於(yu) 資本市場具有重要意義(yi) 。“市場‘雜音’不僅(jin) 影響到投資者對於(yu) 證券價(jia) 值的判斷,也影響到市場公平博弈秩序的維持。”鄭彧表示,不論是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內(nei) 幕交易,還是股市謠言,這些違法行為(wei) 都是影響到證券市場價(jia) 格公平合理形成的“雜音”,需要嚴(yan) 厲打擊。該案體(ti) 現了新證券法後對於(yu) 所有證券違法行為(wei) “零容忍”的態度,也是《關(guan) 於(yu) 依法從(cong) 嚴(yan) 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的體(ti) 現。
桑聖元表示,此案無論最後如何判決(jue) ,均有重要意義(yi) 。目前,自媒體(ti) 平台到處都是,謠言惑眾(zhong) 的事件時有發生,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也有很多,受到處罰或者法律追究的卻很少。此案開庭審理,將警示更多的媒體(ti) 特別是自媒體(ti) 平台要自律,規範職業(ye) 操守和職業(ye) 素養(yang) 。同時,這對規範資本市場信息管理有積極意義(yi) 。
“此案對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意義(yi) 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鄭彧表示,一方麵是在司法實踐中豐(feng) 富了我國對於(yu) 證券違法行為(wei) 的民事打擊手段,進一步向市場傳(chuan) 遞了兩(liang) 辦意見中“從(cong) 嚴(yan) 打擊”的“強監管”態度;另一方麵,通過這類型案件的查處、審判,能夠遏製住被詬病的“消息市”特點,不僅(jin) 打擊了“股市黑嘴”,還有利於(yu) 提醒投資者謹慎對待證券市場的“內(nei) 部消息”,理性決(jue) 策,謹慎投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