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名家赴疆教戲
光明日報訊(記者尚傑、趙明昊 通訊員蔡俊)口傳(chuan) 心授、言傳(chuan) 身教,一位專(zhuan) 家親(qin) 身傳(chuan) 授一位學員,傳(chuan) 習(xi) 一出折子戲。從(cong) 本月開始,烏(wu) 魯木齊京劇團(新疆京劇團)的5位青年演員,在5位京劇大師手把手傳(chuan) 授下,學習(xi) 京劇經典折子戲的精髓。
日前,2023年文化和旅遊部京劇藝術表演人才提升計劃開班儀(yi) 式在烏(wu) 魯木齊市京劇院舉(ju) 行。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hui) 理事長張建國,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呂昆山,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一級演員孫麗(li) 英,石家莊市京劇團團長、一級演員趙玉華,江蘇省戲劇學校教師、一級演員李奕潔,專(zhuan) 程來到烏(wu) 魯木齊,為(wei) 烏(wu) 魯木齊京劇團(新疆京劇團)的5位青年演員分別傳(chuan) 授技藝。
35歲的高雪鹿就是這5位學員之一。他從(cong) 10歲起開始學戲,是烏(wu) 魯木齊京劇團的台柱子。為(wei) 他授課的是65歲的京劇名家張建國,傳(chuan) 授的折子戲是《審頭刺湯》。這是張建國的代表作之一,唱、念、做並重,難度較大。
“未曾出聲先動情。京劇演員都是從(cong) 小練就童子功,功夫一定要下到,隻有天天吊嗓兩(liang) 個(ge) 鍾頭,才能功到自然成。”張建國一個(ge) 字一個(ge) 字地糾正著高雪鹿的發音。大師在身邊一板一眼、一字一句地授課,讓高雪鹿獲益匪淺。
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副司長孫桂香介紹,“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部實施京劇藝術表演人才提升計劃,組織實力較強的院團表演藝術家,以一對一、麵對麵的方式,精選專(zhuan) 家對中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省級京劇院團的青年骨幹演員,進行實地集中指導,並以匯報演出的形式檢驗展示活動成果,以激勵京劇人才成長,促進戲曲劇種健康發展。
其中,2023年文化和旅遊部京劇藝術表演人才提升計劃,將扶持新疆、河南、寧夏、青海四省區的四個(ge) 院團18名青年演員,進行表演藝術提升,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上海京劇院等院團的18位表演藝術家,擔任授課專(zhuan) 家,傳(chuan) 授生、旦、淨、醜(chou) 等行當的經典折子戲。烏(wu) 魯木齊市京劇團(新疆京劇團)5位青年演員,正是入選了這一計劃。
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實施了一係列戲曲人才培養(yang) 舉(ju) 措,開展了一係列戲曲文化傳(chuan) 承保護工作,包括實施名家傳(chuan) 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chuan) 藝工程等,不斷提高青年演員的藝術水平,舉(ju) 辦戲曲各類高級研修班,著力培養(yang) 戲曲領軍(jun) 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