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現實主義創作何以受歡迎
【文藝觀潮】
作者:朱傳(chuan) 欣(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新聞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近年來,現實題材創作再探新路。一批以時代為(wei) 背景、以人民為(wei) 主角、以現實為(wei) 指向、以溫暖為(wei) 基調的電視劇佳作閃耀熒屏,獲得觀眾(zhong) 喜愛。這些作品在展現時代氣象,記錄社會(hui) 變遷的同時,嚐試以一種更為(wei) 積極的姿態介入現實、服務現實,在疏導社會(hui) 情緒、關(guan) 切大眾(zhong) 心理、協調多元意見、凝聚民意民心等方麵發揮獨特作用,掀起了一股溫暖現實主義(yi) 的創作新風尚。學界和業(ye) 界在對這些作品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開始思考“電視劇創作以何溫暖現實”的問題。
聚焦當下,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
當古裝、仙俠(xia) 、玄幻等類型的“流量光環”逐漸褪去,現實題材刻畫社會(hui) 生活、洞察人情人性的優(you) 勢更加鮮明地凸顯出來。相較於(yu) 虛泛地超越現實、盲從(cong) 地迎合消費、刻意地遠離生活的創作,觀眾(zhong) 更希望看到與(yu) 時代人心有緊密互動,含有豐(feng) 富的時代信息,能夠激蕩社會(hui) 正氣的走心之作。與(yu) 此同時,新時代發展,不斷湧現出各種新人新事、新視角、新觀念。這些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革和氣象萬(wan) 千的豐(feng) 沛現實又成為(wei) 現實題材創作的資源富礦。一邊是市場需求旺盛,一邊是創作素材豐(feng) 富,再加上相關(guan) 主管部門大力扶持引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影視創作迎來現實題材書(shu) 寫(xie) 的繁榮發展和現實主義(yi) 精神的強勢回歸。
2022年全年全國生產(chan) 完成並獲得《國產(chan) 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中,現實題材的部數占總部數的80.63%。產(chan) 量提升,優(you) 秀作品接續湧現,使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社會(hui) 影響力、市場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這些精品力作大多把新近發生的熱點事件或廣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門話題引入創作,同步、同頻、同向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比如《我們(men) 這十年》基於(yu) 真人真事創作了11個(ge) 故事,從(cong) 祖國邊疆到異國他鄉(xiang) ,從(cong) 足球賽場到絢麗(li) 舞台,從(cong) 掃黑一線到綠色軍(jun) 營,以點帶麵地呈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塑造新時代奮鬥者群像。《狂飆》以近年掃黑除惡常態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wei) 背景,講述一線幹警與(yu) 黑惡勢力長達二十年的黑白較量、殊死搏鬥,彰顯國家清除黑惡勢力的決(jue) 心,更昭示風清氣正的治國盛景已然到來。還有表現高三學生備戰高考過程的《大考》,講述脫貧攻堅故事的《山河錦繡》,聚焦縣域社會(hui) 治理的《縣委大院》等,這些作品風格不一,卻都聚焦現實生活,用昨天的精神財富、今天的偉(wei) 大成就、明天的信心希望溫暖人心,匯聚成一股視聽暖流,湧動於(yu) 屏幕之上。
創作理念與(yu) 觀眾(zhong) 期待“雙向奔赴”
今天的媒介空間裏,各種觀點碰撞交流。處於(yu) 不同社會(hui) 背景、生活狀態和人生際遇的觀眾(zhong) ,必然會(hui) 對電視劇文本做出多樣的解讀。因此,為(wei) 公眾(zhong) 設置什麽(me) 樣的文化議程,讓什麽(me) 樣的內(nei) 容占主流、什麽(me) 樣的話語作主導、什麽(me) 樣的價(jia) 值作引領,至關(guan) 重要。是灰暗的、消極的,還是明亮的、積極的,對於(yu) 普通觀眾(zhong) 的心理將產(chan) 生截然不同的影響,進而作用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心理。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新近湧現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秉持溫暖現實主義(yi) 創作理念,勇敢進入時代和生活的中心場域,挖掘現實中的美好、溫情,即使表現負麵內(nei) 容,也努力從(cong) 生活的駁雜中提取直抵人心的理想之光、正義(yi) 之光、善良之光,使觀眾(zhong) 心中澎湃起腳踩大地、向陽而生的信念,迎難而上、奮起拚搏的勇氣。
比如,有的觀眾(zhong) 在追看《縣委大院》時,在網上曬出自己的“筆記”“心得”,針對光明縣存在的各種問題給人物支招;有的觀眾(zhong) 看完《大考》後,分享各自在升學路上所經曆的感人瞬間;《狂飆》的熱播引發了全社會(hui) 的熱烈討論,人們(men) 紛紛參與(yu) 到對“時代快速發展之問、國家長治久安之問、人民安全安康之問”的積極回應中……在媒體(ti) 深度融合,“觀看”行為(wei) 發生巨大改變的背景下,這些觀眾(zhong) 通過點讚、評論、畫漫畫、做表情包、二次剪輯等方式與(yu) 作品對話、與(yu) 他人交流,構築起一個(ge) 以電視劇作品為(wei) 中心、不斷充實發展的話語空間,在社會(hui) 中凝聚起一種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精神力量。
讓溫暖成為(wei) 影視創作的主基調
溫暖現實主義(yi) 飽含對生活的愛意、對社會(hui) 的善意、對人民的敬意,不隻可以指導現實題材創作,還能成為(wei) 所有影視創作都能借鑒的藝術經驗。這種經驗大體(ti) 分三方麵。第一,創作應以現實為(wei) 依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溫暖現實主義(yi) 電視劇是時代的產(chan) 物、實踐的結果,它始終來源於(yu) 現實又服務於(yu) 現實,反映真實生活而不是扭曲真實生活,這是溫暖現實主義(yi) 的生命力所在。曾經流行的“懸浮劇”“暗黑劇”打著“現實主義(yi) ”旗號,矯揉造作、浮誇虛假,嚴(yan) 重脫離實際,也遠離了觀眾(zhong) ,逐漸被市場淘汰。可見,唯有貼近,才能感知溫度、傳(chuan) 遞溫暖,創作出真實可信的人物、符合邏輯的行為(wei) 、嚴(yan) 謹的細節,打動觀眾(zhong) 。這是藝術的規律,也是生活的規律。
第二,創作應以溫暖為(wei) 基調,尊重多元表達。溫暖現實主義(yi) 需要以溫暖為(wei) 基調,以明亮為(wei) 底色,但這並不意味著劇集通篇隻有一種溫度、一種顏色。溫暖是一種相對的感受,能在和寒冷、陰暗博弈對抗時被進一步凸顯出來。若一味地、片麵地表現溫暖,拒絕其他感知,容易造成“低級紅”“淺表暖”。因此,我們(men) 應當扭轉對溫暖現實主義(yi) 的窄化理解,加深對豐(feng) 富現實的多元表達。比如,《縣委大院》中,梅曉歌主動發現問題、觸碰矛盾,解決(jue) 治理難題,這是一種溫暖;《狂飆》中,警察安欣不畏強權、揭露陰暗,守望公平正義(yi) ,這是一種溫暖;《山河錦繡》中,半山村和柳家坪的村民們(men) 正視不足、化解恩怨,擺脫貧困局麵,這也是一種溫暖。
第三,創作應以實踐為(wei) 導向,加強理論研究。業(ye) 界應和學界加強合作,圍繞溫暖現實主義(yi) 進行理論闡釋、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完善文藝評論對溫暖現實主義(yi) 的評價(jia) 體(ti) 係,在現有標準下增加貼近性、當下性、典型性等新指標,並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形成一套全行業(ye) 、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共同維護的創作體(ti) 係。比如《縣委大院》的編劇在某縣政府掛職近半年,《山河錦繡》的主創團隊采訪了近百位扶貧工作者,《狂飆》劇組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政法係統專(zhuan) 業(ye) 力量的指導,這些事例都是社會(hui) 各界幫助參與(yu) 溫暖現實主義(yi) 創作的有益經驗,為(wei) 如何完善現實主義(yi) 創作生產(chan) 機製帶來啟示。
總而言之,要創作出具有現實意義(yi) 的影視佳作,不能滿足於(yu) 淺嚐輒止地觀察和體(ti) 驗生活,更需要通過多元的形式、多方麵的支持,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今年,電視劇繼續圍繞溫暖現實主義(yi) 深耕細作,續寫(xie) 路遙小說《人生》、呈現一代農(nong) 村青年奮鬥曆程的《人生之路》,聚焦律政行業(ye) 、講述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成長的《平凡之路》,從(cong) 科技創新切入、描繪一座城市的成長曆程的《青春之城》等,這些作品均獲得了良好口碑和熱烈反響。新時代的中國電視劇創作正在形成一個(ge) 與(yu) 時俱進、開放包容的文化體(ti) 係,以溫暖的筆觸溫暖著現實、溫暖著世道人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