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孩子插上“飛向夢想的翅膀” 00後畢業生捐出大學全部獎學金
本報訊(卓張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希望捐贈的獎學金能成為(wei) 一個(ge) 好的開始。”日前,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ye) 典禮上,該校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王若妍將本科期間所得獎學金全部捐出,加上她父母配捐的資金,共計10萬(wan) 元,用於(yu) 資助研究生支教團服務地和學校定點幫扶地區的鄉(xiang) 村孩子到武漢研學。
本科階段,王若妍在本專(zhuan) 業(ye) 的成績連續4年排在首位,6門課程滿分、75門課程滿績,13項國家級、17項省級和46項校級榮譽,以專(zhuan) 業(ye) 與(yu) 綜合成績第一名被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她先後獲得過3次國家獎學金,共計2.4萬(wan) 元;一次校長獎學金,1萬(wan) 元;一次人民網獎學金,1.5萬(wan) 元。“這些獎學金是對我所獲成績的認可,我希望它能用到更需要的人身上。”王若妍說,從(cong) 2020年12月收到第一次國家獎學金後,她就決(jue) 定要捐出去。
“是蘇師兄影響了我,讓我做出最終捐贈的決(jue) 定。”王若妍口中的蘇師兄是該校去年因畢業(ye) 論文致謝感動眾(zhong) 多網民的返鄉(xiang) 支教大學生蘇正民。今年5月初,蘇正民帶領大涼山孩子來武漢研學,王若妍關(guan) 注到相關(guan) 報道,深受觸動。她主動聯係蘇正民,提出把自己在校期間所獲獎學金全部捐給大涼山的孩子。
王若妍把這個(ge) 想法告訴父母,父親(qin) 不僅(jin) 讚同,還表示要配捐5.1萬(wan) 元,和她一起“湊個(ge) 整”。經過詳細了解相關(guan) 程序,王若妍和父母將10萬(wan) 元捐到學校“研學基金”,成為(wei) 該基金捐贈“第一人”。
從(cong) 小學起,王若妍就開始做義(yi) 賣的誌願服務。中學時,她參加慈善義(yi) 演,將收入捐贈給鄉(xiang) 村小學建圖書(shu) 館,這也讓她感受到自己的才藝和體(ti) 力可以轉化成幫助他人的實際力量。進入大學後,王若妍累計參加4次無償(chang) 獻血,4次作為(wei) 隊長帶領團隊開展返鄉(xiang) 誌願服務,年度誌願時數超200小時。
這個(ge) 暑假,她還將和同學們(men) 組隊去學校定點幫扶點鹽津縣支教,利用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和特長助力鄉(xiang) 村教育振興(xing) 。她表示,她和父母還將持續關(guan) 注並支持“研學基金”的發展,“接力將愛心傳(chuan) 遞給更多需要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