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八角籠中》:王寶強成了麥田守望者

發布時間:2023-07-14 16:3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胡 祥

  看完了《八角籠中》,別人問我片子好看嗎?我說:“這部片子是一部涇渭分明的半部好片。”我很喜歡影片前半段那種塵沙撲麵、粗糲直愣的現實質感,因為(wei) 裏麵的人物是立在地麵上的,故事也講得暢快直爽,有的地方甚至是赤裸裸的袒露,如一支芥末入喉,一股強烈的刺激直衝(chong) 天靈蓋兒(er) ,嗆出眼淚,直戳人心。但後半部分我不喜歡,因為(wei) 故事懸浮起來,看得出編劇已經絞盡腦汁,可卻依然進了“死胡同”,在困獸(shou) 鬥中泄了氣,忘記了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麽(me) 。

  貼近普通人的“真”

  電影的前半部之所以“真”,有兩(liang) 大原因:首先,它改編自2017年真實的“恩波格鬥事件”。當年一段大涼山格鬥孤兒(er) 的生猛殘酷視頻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社會(hui) 強烈反響。最開始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指責俱樂(le) 部創始人利用孩子們(men) 牟利,對他們(men) 進行虐待和剝削。後來,在警方和教育部門的幹預下,這些孩子被送回了家鄉(xiang) 。但出人意料的是,孩子們(men) 並不願意回去,這就充滿了戲劇性。當時就有人說這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而《八角籠中》的前半段,就還原了這個(ge) 過程,最大的不同是將真實事件中格鬥俱樂(le) 部創始人的身份由原武警戰士改成了沙場老板,看起來更接地氣了。

  王寶強飾演的男主角向騰輝,是一個(ge) 典型的中年落魄小商人模樣,挺著大肚子,滿臉橫肉且麵無表情,腰間串著一大把鑰匙。說是小老板,實際上更像個(ge) 底層包工頭,要親(qin) 自開著大卡車去沙場拉沙。在一次夜間拉沙的途中,被大瀧山(也就是現實中的大涼山)的一群毛孩子打劫。此時的他,四麵楚歌、進退失據,不僅(jin) 要麵對手下的員工鬧罷工,還要應付隔壁沙場老板將其吞並的狼子野心。

  我們(men) 看慣了的都市題材電影中,表現中年落魄商人都是千篇一律地從(cong) 東(dong) 倒西歪的紅酒瓶中宿醉醒來,而《八角籠中》卻將那些隱匿在生活中卻一直被忽視的龐大群體(ti) 拉進了鏡頭。這種對小人物困境的真實展示,仿佛讓人看到了當年《我不是藥神》裏的男主角。這種“真”,就在於(yu) 更貼近地麵一些,更貼近普通人一些。

  第一個(ge) 淚點

  其次,影片展示的情境真實而具有衝(chong) 擊力。電影前半段的節奏是很快的,廢話不多,直奔主題。向騰輝找來這群沒人管的野孩子成立了一個(ge) 假俱樂(le) 部,再忽悠製假飲料的黑心老板來讚助格鬥比賽。他首先考慮的不是怎麽(me) 打贏比賽,而是想趕緊找筆錢把自己的小沙場救活。至於(yu) 為(wei) 什麽(me) 他不願意真搞格鬥?編劇埋了個(ge) 伏筆,並沒有說明。作品在這時候出現了一個(ge) 小高潮,或者說出現了第一個(ge) 淚點。向騰輝帶著蘇木和馬虎去他們(men) 家裏要賠償(chang) ,汽車顛簸著進入大瀧山深處,也進入了大山深處真實的貧苦:馬虎的家就是一個(ge) 破敗的土坯房,院子裏還趴著兩(liang) 個(ge) 衣衫襤褸的小孩,癡癡地望著陌生來客。一個(ge) 男人背著一個(ge) 麻袋大笑著從(cong) 屋內(nei) 跑出。當向騰輝進入屋內(nei) ,家徒四壁,昏暗無光,一個(ge) 非常年輕的病怏怏的姑娘躺在床上,她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姐姐,也是外麵地上亂(luan) 爬的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她艱難地坐起來,說她現在雖然沒錢,但是賺到錢一定會(hui) 還。這時,全程沉默的向騰輝拿出了錢放在窗台上,還說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工錢。說實話,向騰輝的這個(ge) 轉變有些突兀,仿佛黑心老板一下子洗心革麵了,但這不妨礙它是近年來國產(chan) 銀幕上少見的震撼一幕。它沒有修飾,近乎原生態的袒露,對越來越依靠段子式的喜劇,依靠胡亂(luan) 編造虛假生活的影視作品,無異於(yu) 一記狠狠的耳光。

  第二個(ge) 淚點

  接下來,作品用了一段快速的蒙太奇剪切介紹了作品最為(wei) 激動人心的一段——從(cong) 八角籠中的假打到拳拳到肉的血腥搏擊,拳擊類電影獨有的熱血讓人的腎上腺素狂飆,廝鬥、鮮血、汗水、金錢、歡呼、狂亂(luan) ……在激昂的音樂(le) 中完成了孤苦無名的貧窮少年到閃耀舞台中央,以及窮途末路的商人絕處逢生的創業(ye) 神話。小人物逆風翻盤,是這個(ge) 時代永不過時的套路,但就是好使,讓你會(hui) 跟著由衷一笑。而這時又出現了第二個(ge) 淚點,向騰輝去省城發展前,來和老母親(qin) 告別。

  滿頭白發、癡呆囈語的母親(qin) 趴在桌邊上記賬,艱難的生活和痛楚的疾病讓她已經記不清麵前的親(qin) 兒(er) 子,可是她的賬本上還記著當年為(wei) 了供兒(er) 子學習(xi) 拳擊而欠下的外債(zhai) 。到了此時,導演才把向騰輝為(wei) 何抗拒搏擊的原因交代出來:他早年因為(wei) 年少無知,被教練慫恿吃了違禁藥物,被取消獎牌,盛怒之下他打傷(shang) 教練而因此入獄。一個(ge) 略顯套路但也說得過去的理由。牆上,掛著王寶強年少時在少林寺習(xi) 武的真實照片,片中蒼老的母親(qin) 何嚐不就是當年那個(ge) 牽掛自己、掏空所有的母親(qin) ?此時王寶強坐在一旁無聲地痛哭流涕。

  現實中的人物和電影中的人物情感在此刻混融一體(ti) ,泥沙難辨,它完成了作者的自我緬懷與(yu) 抒情,王寶強的內(nei) 心情感在此時終於(yu) 肆無忌憚表露無遺,自傳(chuan) 式的影像昭然若揭——雖有直白煽情之感,但是確實能讓人共鳴。子欲養(yang) 親(qin) 不待,落淚又何妨?

  後半段的不真實敘事

  至此,作品都是這種笨拙粗簡又質樸動人。但是到了孤兒(er) 們(men) 長大,因為(wei) 網絡輿論被乾坤決(jue) 格鬥比賽退賽,這部作品就開始走入了一種不真實敘事,也就是開始脫離生活的真實和戲劇邏輯的真實。因為(wei) 現實生活中,這些格鬥孤兒(er) 有不少人正常上學,最後還拿到了冠軍(jun) 。但是作品中卻刻意悲情:向騰輝為(wei) 了馬虎等人能繼續參賽,把馬虎賣給了新的俱樂(le) 部,之後馬虎被俱樂(le) 部打斷了腿;蘇木居然重操舊業(ye) 幹起了打劫的活兒(er) ,這種劇情的設計顯得太過刻意。一個(ge) 四肢健全的人非要去幹打劫的活?腿都斷了還能上台格鬥?還能打敗國外身強體(ti) 壯的格鬥手?

  編劇水準突然掉線了。雖然馬虎打敗了巴西格鬥手,但是我們(men) 也沒有了那種釋放積壓已久的暢快感。特別是向騰輝通過靠上電視以“自殺式”認錯搞掉無良俱樂(le) 部的時候,這種不真實達到了頂點。編劇這麽(me) 寫(xie) ,或許有各種無奈,但客觀上它讓劇情顯得輕飄飄,後半段的煽情陡然上升,絲(si) 毫不亞(ya) 於(yu) 前半段,向騰輝、蘇木、馬虎師徒三人幾乎哭著演完了後半部,但是觀眾(zhong) 此時卻已經無法感同身受,因為(wei) 實在無法相信銀幕上的“人”。

  2003年,16歲的王寶強出演《盲井》,電影中他被良心發現的煤礦殺人犯救贖。20年後,在他自導自演的《八角籠中》,看似唯利是圖的中年失敗者向騰輝救贖了一群懸崖邊上野狼般的少年,成了麥田守望者。在浮躁喧囂的商業(ye) 創作中兜兜轉轉的王寶強,奉獻了這部優(you) 點槽點兼具、卻無比真誠的現實題材作品,多少帶著自我救贖之意,雖然隻是半部好片,但我願意為(wei) 它叫好。(胡祥)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