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消費中心建設升級方向
作者:周勇(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消費中心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區域消費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製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近年來,我國對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出安排部署,一些地方也聚焦建設區域特色消費中心城市發力,一係列舉(ju) 措有效帶動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快消費轉型升級。
當前,總需求不足是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切實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在這方麵,需更好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使其成為(wei) 擴大引領消費、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載體(ti) 和新引擎。發力建設消費中心,能有效解決(jue) 當前消費動力不足問題,通過提供更高品質、更加豐(feng) 富、更有創意、更加便捷的消費激發內(nei) 需潛力,推動消費升級,發揮消費拉動經濟的重要作用;能破除一些地方消費資源尤其是空間消費資源優(you) 勢難以發揮的瓶頸,提高消費資源的空間利用效率,優(you) 化消費空間體(ti) 係;能推動城市消費在實現集聚效應、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同時,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從(cong) 而促進區域消費升級。對此,需精準把握消費中心建設升級方向。
一是推動消費向更高層次升級。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消費領域,需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發力擴容提質,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消費新形態,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當前,我國消費領域存在的堵點和痛點還很多,供給側(ce) 的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設施條件有待完善,需求側(ce) 的收入分配結構需進一步優(you) 化、消費意願需進一步激發。解決(jue) 這些問題,僅(jin) 靠單一舉(ju) 措難以實現,需要通過消費中心建設,實現綜合配套、重點投入、係統提升。既要聚集優(you) 質消費資源,增加優(you) 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又要推動設施升級,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消費商圈,還要實現融合創新,推動實體(ti) 商業(ye) 轉型升級,形成一批消費體(ti) 驗中心、休閑娛樂(le) 中心、文化時尚中心等新型載體(ti) 。同時,加強消費環境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健全高效物流配送體(ti) 係,製定完善促進消費相關(guan) 政策。
二是推動一般消費地向消費中心升級。與(yu) 一般消費地不同,消費中心能夠實現消費功能的專(zhuan) 門定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往往伴隨著消費空間擴大、消費功能升級而展開。許多傳(chuan) 統郊區地帶被納入城區範圍,部分城區雖然已經具備城市功能,但消費設施陳舊、消費層次不高、消費內(nei) 容單調,消費市場不活躍。通過消費中心建設,可以進一步明晰中心城區的消費定位,推動其從(cong) 一般消費地向消費中心升級,同時能更好定位周邊城區的消費功能,將更多城市中心、次中心以及衛星城、夥(huo) 伴城市等納入體(ti) 係,實現消費資源的更廣泛流通和共享。
三是推動區域消費中心向更具影響力的跨區域消費中心升級。消費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強不強,一個(ge) 比較直觀的標準就是看其影響的區域是否廣泛、消費人群是否眾(zhong) 多。一般來說,消費中心要做大做強,需在夯實本地消費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向區域性、全國性範圍擴展,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異地消費者。基礎條件好、消費潛力大、國際化水平較高、地方意願強的城市要加快由國內(nei) 消費中心向國際消費中心升級,形成一批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而力爭(zheng) 成為(wei) 立足國內(nei) 、輻射周邊、麵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特別是要與(yu) 優(you) 化區域開放布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相結合,做好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招商引資、國際文化交流、國際服務標準對接等配套工作,提升城市消費競爭(zheng)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