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筆丨“民營經濟31條”:幹貨滿滿 落實為要
“民營經濟31條”公布後,近幾天被刷屏熱議。先看幾個(ge) 細節――
這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6700餘(yu) 字。雖列為(wei) 31條,但實際上每一條之內(nei) ,又大多由五到六條具體(ti) 措施構成。全篇幾乎一句一舉(ju) 措,凸顯幹貨滿滿。
這份重磅文件,是今年4月21日在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第一次會(hui) 議上審議通過的。一份事關(guan) “發展壯大”的《意見》,由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凸顯了發展與(yu) 改革的深刻關(guan) 聯,體(ti) 現了政策裏的製度建設含量。
《意見》印發的時間是7月14日,向全社會(hui) 全文公布的時間是7月19日,僅(jin) 相隔5天,凸顯了盡快讓全社會(hui) 知曉,以凝聚共識、推動落實的緊迫感。
我們(men) 不妨再從(cong) 三個(ge) “要”來觀察――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方針。從(cong)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二十大報告,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年來一係列重要講話,到這份“31條”,一再重申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黨(dang) 和國家在堅持基本經濟製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從(cong) 來沒有動搖。
這是“31條”開篇的第一句話――“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把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與(yu)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個(ge) 中心任務,與(yu) “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緊緊相連。
重要的話,需要反複重申。時代使命,必然步步推進。知其重要,開宗明義(yi) 。
“幹貨滿滿”,不僅(jin) 因為(wei) “31條”麵廣、量大,更因其針對性強,直麵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的緊要關(guan) 切,直麵重大機遇,也直麵各類難點、痛點、堵點與(yu) 憂點。比如――
針對“準入難”――一些地方在市場準入、項目招標投標等方麵對民營企業(ye) 設置不合理限製與(yu) 隱性壁壘,“31條”提出了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全麵落實公平競爭(zheng) 政策製度、完善社會(hui) 信用激勵約束機製等措施,著力點放在優(you) 化發展環境上。“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尤為(wei) 重要。
針對“融資難”“回款難”“用工難”等,“31條”提出完善融資支持政策製度、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製、強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等措施,強調“及時回應關(guan) 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jue) 實際困難”,在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上,增強政策精準性、穩定性、實效性和協調性。
針對“維權難”等,“31條”提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持續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完善監管執法體(ti) 係、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製等措施,以健全對各類所有製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
經常和民營企業(ye) 家打交道、聊一聊,就能發現,他們(men) 雖身處大江南北、各行各業(ye) ,但有幾點普遍的心態與(yu) 訴求――“不要照顧要公平”,“政策不要朝令夕改”,“強化法治保障”,等等。“31條”對這些關(guan) 切,一一用具體(ti) 舉(ju) 措給予回應,努力增強製度與(yu) 政策的公平、穩定、可預期,努力實現“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針對曾出現的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yu) 做法,“31條”明確提出,“堅決(jue) 抵製、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yu) 做法,及時回應關(guan) 切、打消顧慮”,進而圍繞“持續營造關(guan) 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hui) 氛圍”,提出多方麵舉(ju) 措。
多年前,曾有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曆史舞台。這類說法完全錯誤,不符合黨(dang) 的大政方針。今天,在社交媒體(ti) 時代,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構建起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環境、社會(hui) 氛圍,尤為(wei) 關(guan) 鍵。
針對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投身高質量發展的渴望,“31條”給予大篇幅、多舉(ju) 措的回應,圍繞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提出了引導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製度、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參與(yu) 國家重大戰略、培育和弘揚企業(ye) 家精神等舉(ju) 措。
針對性強,才真誠、解渴、有力。
在“民營經濟31條”發布前夕,國家發展改革委已連續三次舉(ju) 行與(yu) 民營企業(ye) 的座談會(hui) ,商務部、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也連續展開與(yu) 企業(ye) 的座談,其中不乏民營企業(ye) 。這都是在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政府與(yu) 民營企業(ye) 、外資企業(ye) 等各類企業(ye) 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的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31條”的最後三條,就是關(guan) 於(yu) 組織實施的要求。圍繞“31條”,“1+N”配套措施裏的“N”,即將陸續公布,令人期待。
知其重要,應其緊要,歸根結底是落實為(wei) 要。要義(yi) 有三點: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既需立竿見影,又要久久為(wei) 功。
――公有製經濟、非公有製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從(cong) 未期待“躺贏”,更好的製度環境隻會(hui) 激發奮鬥與(yu) 創造。
順勢而為(wei) 、乘勢而上,這是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這個(ge) “勢”,正是高質量發展之勢。
(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