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的廣闊天地
“搬磚男孩”林萬(wan) 東(dong) 再次成為(wei) 媒體(ti) 關(guan) 注的焦點。今年從(cong) 清華大學畢業(ye) 的他,通過2023年雲(yun) 南定向選調生考試,進入昆明市東(dong) 川區委辦公室工作。距離昆明市區150多公裏的東(dong) 川區,是昆明所有區縣中離昆明市中心最遠的。
包括林萬(wan) 東(dong) 在內(nei) ,今年東(dong) 川區共招錄了9名定向選調生。他們(men) 分別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9名選調生中,碩士研究生學曆5名,大學本科學曆4名;8名選調生是雲(yun) 南本地人,1名選調生來自四川省。
東(dong) 川區地處雲(yun) 貴高原北部邊緣,是昆明市唯一一個(ge) 國家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也就是說,選擇到東(dong) 川區就業(ye) ,就是選擇了到較為(wei) 艱苦的基層工作。
盡管選調生的方向就是到基層工作,但作為(wei) 一名選調生,身上是有“光環”的。選調生受到組織、群眾(zhong) 的重點關(guan) 注和同事的期待,也會(hui) 遇到異樣眼光和不同的聲音。有時,選調生自己也會(hui) 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自我滿足。從(cong) 城市到農(nong) 村工作,會(hui) 有心理落差,甚至不想融入基層的“圈子”。
基層有著廣闊的幹事天地,但基層工作也麵臨(lin) 著一道道坎:任務重、矛盾多、條件差、群眾(zhong) 不理解等。因此,“到基層、到農(nong) 村不虛度光陰”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me) 容易。在沒有獨立衛生間、沒有Wi-Fi、沒水洗澡條件堅苦的農(nong) 村,如何紮根,是對選調生的一種考驗。
從(cong) 選調生報到的第二天起,東(dong) 川區就多次召開有相關(guan) 部門參加的座談會(hui) ,與(yu) 選調生們(men) 進行懇談;組織、幫助他們(men) 前往鄉(xiang) 村、企業(ye) 、學校、醫院等地,了解東(dong) 川生態建設、教育醫療、產(chan) 業(ye) 發展、招商引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各個(ge) 方麵的情況,讓他們(men) 盡快適應環境。
不僅(jin) 是對選調生,為(wei) 吸引更多大學畢業(ye) 生和青年人才到基層就業(ye) ,東(dong) 川把人才資源開發績效列入了各級黨(dang) 政“一把手”年度工作目標;完善對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的服務,以及優(you) 化了一係列政策的優(you) 化和兌(dui) 現,東(dong) 川對人才的誠意,吸引和留住了不少返鄉(xiang) 青年。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e) 生懷揣著理想回到家鄉(xiang) ,希望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xiang) 。完善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人才培養(yang) 、激勵機製,營造幹事創業(ye) 的良好環境,回應返鄉(xiang) 青年的訴求,讓興(xing) 鄉(xiang) 青年盡享政策紅利,才能讓更多的青年回得來、留得住、幹得好。
張文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