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田徑場上的北大兄弟放下遺憾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3-08-03 10: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走下鐵餅賽場,邢家棟繞過大半個(ge) 體(ti) 育場,去看弟弟邢家梁的鉛球比賽。這是一種延續了近16年的習(xi) 慣,兄弟倆(lia) 大大小小的比賽,看台下總有一個(ge) 和自己相貌相同的“觀眾(zhong) ”,他們(men) 是雙胞胎兄弟,也是北京大學的同學。

  成都大運會(hui) 是邢家棟參加的第一屆大運會(hui) ,今晚在雙流體(ti) 育中心體(ti) 育場的3次投擲後,手中的鐵餅隻能落在52米74的地方,“這是我三四年前的水平”,細微的聲音剛一出口,似乎就被他平複心情的深呼吸帶回高大的身軀,“我賽前調整還不到位,身體(ti) 出了點兒(er) 問題。”他很快強調,“希望家梁能穩定發揮,取得好成績”。

  “我聽見他的加油聲了。”邢家梁的比賽晚一個(ge) 小時開始,在做準備活動時,正好哥哥開始第二投,他忍不住抬頭看大屏幕關(guan) 注鐵餅的賽況,哥哥的表情觸動了他“基因裏的默契”,邢家梁說:“他發揮不是特別理想,我就告訴自己要發揮得更好一點,彌補點兒(er) 遺憾。”

  可“遺憾”終究成了兄弟倆(lia) 今晚的主色調。

  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能突破19米成績大關(guan) 的大學生運動員,邢家梁最終投出18米65,成績排名男子鉛球項目第四,和獎牌擦肩而過。但在他看來,“一次比賽成績對今後沒有決(jue) 定作用,我們(men) 可以互相鼓勵,我們(men) 還年輕,未來還有機會(hui) 。”反而波蘭(lan) 選手康拉德投出20米23的奪冠成績讓他受到觸動,“通過世界大運會(hui) ,讓我們(men) 接觸到更高水平的運動員,這不僅(jin) 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學習(xi) 。”他坦言,更高的成績會(hui) 讓自己樹立更高的目標,“不會(hui) 像以前一樣隻把國內(nei) 的排名當作終點,現在也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上取得好成績。”

  4個(ge) 月前,同樣在成都,對來自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的邢家兄弟來說,賽場充滿暖色。全國田徑分區邀請賽上,邢家梁在男子鉛球(7.26公斤)決(jue) 賽中以19.02米的成績獲得冠軍(jun) ,創造了個(ge) 人最好成績,達到國家級運動健將標準。而邢家棟在男子鐵餅(2公斤)決(jue) 賽中以56.28米的成績獲得第5名,創造了個(ge) 人最好成績的同時,也達到國家級運動健將標準。此外,兩(liang) 人雙雙打破的還有各自保持的北京大學校紀錄。

  兄弟倆(lia) 出生於(yu) 2001年,父親(qin) 邢耀華在當地中學負責投擲項目,工作時會(hui) 經常帶著他倆(lia) 去訓練場,耳濡目染下,兩(liang) 個(ge) 孩子對投擲項目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更難得的是,兩(liang) 人小學畢業(ye) 時身高就達到了1米8,身高、臂展、體(ti) 重等身體(ti) 條件十分適合練習(xi) 投擲項目。因此,從(cong) 六年級開始,跟隨父親(qin) 練習(xi) 投擲就鋪陳了他們(men) 的人生底色,不同的是,哥哥選了鐵餅,弟弟則選了鉛球。

  “我的身高、臂展更適合鐵餅,加上我從(cong) 小爆發力不是特別好,力量也不是特別大,所以才選擇了鐵餅。”邢家棟坦言,因訓練項目有共通之處,兄弟倆(lia) 成了彼此訓練時的“鏡子”。對於(yu) 兩(liang) 個(ge) 項目,兄弟倆(lia) 都能掌握,因此,在技術上互相指導就成了常態,尤其當教練不在身邊時,對方就是自己的“老師”。

  為(wei) 了備戰本屆大運會(hui) ,兄弟倆(lia) 跟隨中國代表團田徑隊在秦皇島集訓,訓練主要分為(wei) 技術課和力量課兩(liang) 大類,其中,以大重量訓練為(wei) 例,兩(liang) 人分別需要投擲4公斤和9公斤的重器械,一堂課往往要投擲40到60次。但為(wei) 了保持訓練強度,他們(men) 抵達成都後還主動加練,步調總能一致。

  “從(cong) 小到大我倆(lia) 幾乎形影不離,覺得兩(liang) 個(ge) 人在一起心裏更踏實一點。”邢家梁表示,尤到北京上學之後,身在異鄉(xiang) ,兄弟就是底氣,無論訓練還是生活上遇到困難,對方就是心靈上的支撐。據媒體(ti) 報道,初中階段,邢家棟曾有過一段成績低迷期,當時,邢家梁已經可以參加全國比賽,為(wei) 了幫助哥哥走出困境,他每次自己訓練完後都會(hui) 再陪著哥哥一起練習(xi) 。慢慢地,邢家棟逐漸找回了狀態,直到2018年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在高中組1.75公斤鐵餅比賽中,他投擲出54米45的成績,一舉(ju) 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而在同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hui) 中,邢家梁也奪得銀牌。

  正是相互扶持,兄弟倆(lia) 雙雙被輸送到清華附中學習(xi) ,並在2020年通過田徑高水平鐵餅、鉛球測試,分別進入北京大學法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學習(xi) ,開啟了大學生運動員的生活。

  “訓練給我帶來的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品質,可以幫我克服學業(ye) 上遇到的壓力。”邢家棟坦言,對於(yu) 體(ti) 育特長生來說,在北大學習(xi) 是個(ge) 不小的挑戰,尤其在他選擇的法學專(zhuan) 業(ye) ,“我從(cong) 小就覺得法學是很嚴(yan) 肅、很具有權威的,我們(men) 生活中方方麵麵也離不開法律,所以希望可以往這個(ge) 方向去探索一下。”

  兩(liang) 個(ge) 身高、外貌、成長經曆幾乎一致的人,差異卻體(ti) 現在性格上,“我們(men) 的性格比較互補,哥哥踏實穩重,比較自律,無論學習(xi) 還是訓練,他對我的監督比較多一點,為(wei) 我做了很多。”邢家梁坦言,自己喜歡接觸各行各業(ye) 的人,希望通過媒介表達所思所想,因此,每次采訪都能讓自己成長。

  這次比賽結束後,如果話筒在邢家梁手中,他想問哥哥一個(ge) 問題:“你會(hui) 不會(hui) 因為(wei) 這一場比賽的結果對自己的目標產(chan) 生動搖?”他深知,對邢佳棟而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自己的表現有沒有達到期望,可正是這種對自己的“嚴(yan) 格”才幫他們(men) 一路走到國際賽場。

  本報成都8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