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劍手期待“最高等級全國賽”
周頌羲一瘸一拐從(cong) 8號劍道走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理療師,他說自己左腿膝蓋扭到了,“可能是關(guan) 節的問題,我要去找醫生看看。”
8月2日下午結束的成都大運會(hui) 男子佩劍個(ge) 人1/32決(jue) 賽,21歲的中國香港劍手周頌羲7∶15輸給澳大利亞(ya) 選手拉賈,未能晉級下一輪比賽,之所以著急理療,是因為(wei) 3天後他還要在佩劍團體(ti) 賽中披掛上陣——沉浸在緊張備戰節奏中的周頌羲暫時還無法享受成都大運會(hui) 的輕鬆和愉快,“比賽”是他當前第一要務:“我小時候跟港隊到內(nei) 地打過一些比賽,但成都還是第一次來,因為(wei) 比賽還沒完,所以沒有時間出去逛,我們(men) 訓練和比賽非常緊張,到目前為(wei) 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裏的人都好熱情。”
本屆成都大運會(hui) 中國香港代表團總共142名運動員,人數規模創曆屆之最,曾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奪得男子花劍個(ge) 人冠軍(jun) 的張家朗也隨隊前來參賽,但這位香港奧運冠軍(jun) 要等到本周五才會(hui) 亮相。
“就是因為(wei) 張家朗拿了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冠軍(jun) ,所以全香港的市民都知道了擊劍這個(ge) 項目,擊劍在香港這兩(liang) 年越來越普及,年輕人喜歡擊劍的很多。”周頌羲說:“香港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擊劍興(xing) 趣班,擊劍也是非常適合年輕人的運動,我覺得擊劍就像下棋一樣,要用自己的腦袋去琢磨不同的戰術,怎麽(me) 去打好下一劍。另外擊劍除了讓人動腦,還對體(ti) 能、心智要求很高,所以是一項全麵運動。”
對於(yu) 體(ti) 育項目的認知和熱愛,全球的大學生運動員都有共識:是“體(ti) 育”和“比賽”架起的一座座無形橋梁,讓全世界青年走進同一座城市、在同一個(ge) 賽場完成競爭(zheng) 與(yu) 交流,大學生運動員得益於(yu) 這樣的競爭(zheng) 和交流,更茁壯成長。
“嚴(yan) 格來說我算是北京體(ti) 育大學的學生,因為(wei) 北京體(ti) 育大學在香港有一個(ge) 體(ti) 育人才的培養(yang) 計劃,課程的安排很用心。”周頌羲說:“學校派了很厲害的教授來給我們(men) 上課,然後訓練的質量也很高。我選擇的專(zhuan) 業(ye) 是運動訓練學,我希望自己多學一些本事,這也是為(wei) 以後的規劃著想。”
“我才剛剛開始打這麽(me) 高級別的比賽,參加這次大運會(hui) 心理還有些緊張。”周頌羲說:“我也知道很快就要打全國賽了,經過大運會(hui) 的鍛煉,我是特別想參加全國賽的。”
周頌羲說的“全國賽”,是指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hui) 。2025年全運會(hui) 由粵、港、澳三地聯辦,2021年內(nei) 地奧運健兒(er) 代表訪港受到全港市民熱捧,代表團團長、時任國家體(ti) 育總局副局長楊寧曾表示“(全運會(hui) 時)香港需要什麽(me) 項目,我們(men) 就安排什麽(me) 項目”,今年5月,第十五屆全運會(hui) 香港特區賽區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今後兩(liang) 年,大灣區的體(ti) 育氛圍將被烘托到最為(wei) 惠民的程度。
“說實話,在香港年輕人群體(ti) 裏麵,體(ti) 育的氣氛還不是很濃厚,除了像我們(men) 這樣真正熱愛一個(ge) 項目、把這個(ge) 項目當做人生職業(ye) 來堅守的人。”周頌羲說他真心希望大運會(hui) 、全運會(hui) 或者更多類型的體(ti) 育比賽能夠增進香港青年對體(ti) 育的理解:“現在香港青年和內(nei) 地青年差不多,大多數人都是選擇刻苦讀書(shu) ,很少深度參與(yu) 專(zhuan) 業(ye) 體(ti) 育和職業(ye) 體(ti) 育,因為(wei) 練體(ti) 育第一非常辛苦,第二香港職業(ye) 運動員的收入也不算高,所以我們(men) 需要更多的體(ti) 育活動和交流,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feng) 富。”
本報成都8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