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政策、亮實招 助力00後掌門人走穩創業路
7月13日,江蘇省無錫市南長街清名橋區域格外熱鬧。來自上海、蘇州、南京等長三角城市的20多名青年創業(ye) 者齊聚於(yu) 此,集中展示創業(ye) 成果、分享經驗。
無腐蝕環保型彩墨、純植物製成的驅蚊神器、琳琅滿目的文創產(chan) 品……不少年輕人在這些創意產(chan) 品前發出感歎,“原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能做出這麽(me) 棒的東(dong) 西。”
00後王淑禾如今是兩(liang) 家文創公司的掌門人。她深知,創業(ye) 不僅(jin) 需要一腔熱血,還需要有效的政策加持、資源輔助。得益於(yu) 湖南省長沙市人社局推出的創業(ye) 扶持政策,她的文創公司渡過了難關(guan) 。2021年、2022年,公司總營收達到1800多萬(wan) 元。
畢業(ye) 季中,為(wei) 進一步推動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群體(ti) 創業(ye) 創新工作,各地頻頻出政策、亮實招,讓這些00後在創業(ye) 之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嗬護、孵化創業(ye) 種子
“我要留在這裏創業(ye) 。”第一次來到江蘇無錫,中北大學大三學生李嘉豪就打定了主意。
7月13日,他和同學、老師到達無錫,參加無錫市梁溪區政府與(yu) 無錫市人社局共同舉(ju) 辦的2023年錫創薈·青年創業(ye) 人才嘉年華暨“發現無錫 愛上梁溪”青年工程師能力提升訓練營活動。4天的時間裏,包括李嘉豪在內(nei) 的12所高校的66名大學生,實地參觀、調研了十幾家企業(ye) 。
“我對無錫‘一見鍾情’。這裏服務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的政策非常好,創業(ye) 環境也很友好。”作為(wei) 軟件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李嘉豪很關(guan) 注無錫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的發展狀況,在這裏,他領略了青年創業(ye) 者的創新活力,了解了數字企業(ye) 的科技動力,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畢業(ye) 後的創業(ye) 規劃。
無錫的眾(zhong) 創空間和企業(ye) 孵化基地也十分吸引李嘉豪。企業(ye) 從(cong) 選址落戶到孵化加速的每一過程,都有專(zhuan) 人服務、專(zhuan) 人解決(jue) 。除了內(nei) 部服務外,優(you) 秀孵化載體(ti) 還充分鏈接外部的政府部門、科研、金融等資源“入群”,為(wei) 企業(ye) 配備了由企業(ye) 家、天使投資人、金融專(zhuan) 家、管理谘詢等專(zhuan) 家組成的多元化創業(ye) 導師輔導體(ti) 係,在各個(ge) 階段為(wei) 創業(ye) 孵化企業(ye) 提供指導與(yu) 培訓。
近年來,無錫市梁溪區不斷升級優(you) 化人才政策,充分發揮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示範作用。同時出台政策,對來梁溪創辦企業(ye) 的高層次人才給予50萬(wan) -500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提供2萬(wan) 平方米高品質人才公寓,通過相關(guan) 政策解決(jue) 青年創業(ye) 人才的後顧之憂。
“真金白銀”惠及“小荷”創業(ye) 者
今年6月,湖南大學金融工程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生王淑禾參加完畢業(ye) 典禮,就立即趕回公司處理業(ye) 務。身為(wei) 00後的她已是兩(liang) 家公司、3個(ge) 品牌的掌門人,致力於(yu) 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及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
2018年,王淑禾主導了一個(ge) 非遺文化項目,通過調研、走訪、匯聚非遺傳(chuan) 承人,賦能大學生誌願者,將非遺文化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傳(chuan) 遞給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4年來,他們(men) 研發出十大國粹文化美育係列課程,聯動來自全國各地4000多名大學生誌願者,累計為(wei) 全國城鄉(xiang) 中小學授課數萬(wan) 小時。
“非遺能否商業(ye) 化?”王淑禾團隊建立起地方與(yu) 民族的文化數據庫,開始探索商業(ye) 化賦能非遺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一場名為(wei) “薪火計劃”的非遺傳(chuan) 承創新項目就此展開。“如何凝聚團隊力量?市場資源從(cong) 何開拓?這些都是項目初期我們(men) 麵臨(lin) 的種種問題。”王淑禾說。
2020年11月,在長沙市人社局及創業(ye) 服務協會(hui) 的幫助和支持下,王淑禾團隊入駐了湖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這裏不僅(jin) 有免費的場地,還有大量資源可以對接。其後,公司成功接手某知名集團500平方米展館的設計工作。
“目前長沙市有創業(ye) 創新帶動就業(ye) 項目、一次性創業(ye) 補貼、初創企業(ye) 經營場所租金補貼和長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創業(ye) 項目等創業(ye) 扶持政策。”長沙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舉(ju) 例說,如長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創業(ye) 項目,對於(yu) 符合條件的創業(ye) 者,有關(guan) 部門將按不超過其實際有效投入的50%一次性撥付最高20萬(wan) 元的扶持資金,“我們(men) 希望通過‘真金白銀’惠及創業(ye) 者,為(wei) 自主創業(ye) 的企業(ye) 發展和青年創業(ye) 者保駕護航。”
王淑禾發現,和她一樣入駐湖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創業(ye) 團隊越來越多,來到長沙、紮根長沙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這座城市很包容,尊重年輕人的夢想,重視青年人才,給予我和我的團隊更加廣闊的發展舞台,所以我很愛長沙。”
青年與(yu) 城市共成長
“‘紅棗枸杞銀耳湯’‘姬鬆茸’‘茶樹菇’……我們(men) 努力讓定位清晰、特色鮮明的產(chan) 品‘破圈’,把服務於(yu) 四川本土產(chan) 品的多平台供銷綜合體(ti) 做到‘小有規模’。”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金馬眾(zhong) 創空間,成都雲(yun) 合眾(zhong) 創企業(ye) 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袁科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道。
自2018年起,立足於(yu) 自己家鄉(xiang) 成都市溫江區,袁科帶領團隊成立了“互聯網+產(chan) 業(ye) 扶貧”商業(ye) 聯盟,發揮溫江區資源稟賦優(you) 勢,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如今,這些服務於(yu) 溫江區本土產(chan) 品的多平台供銷綜合體(ti) 已經初具規模。
“我們(men) 一直以‘陪伴成長’的理念服務青年創新創業(ye) ,引領青年與(yu) 城市共同進步。”團成都市委相關(guan) 負責人談到,近年來,為(wei) 促進大學生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中共成都市委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成都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共青團成都市委、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聯合發布了促進大學生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行動,實現從(cong) 崗位需求到就業(ye) 創業(ye) 支持的“一條龍”服務。
為(wei) 更好發揮青年力量,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建設青年發展型省份的若幹措施》。據四川省就業(ye) 服務管理局局長王禕介紹,《關(guan) 於(yu) 建設青年發展型省份的若幹措施》將重點從(cong) 創新政策引領、深挖崗位資源、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加強重點幫扶4方麵聚力支持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我們(men) 希望,通過持續優(you) 化激勵青年施展才華的城市就業(ye) 環境,廣泛營造‘青年與(yu) 城市共成長’的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氛圍。”團成都市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陳曉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