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靜寧“歸雁”賦能家鄉發展

發布時間:2023-08-24 14:0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幾次回鄉(xiang) ,看到家鄉(xiang) 部分果園栽培管理的落後粗放,產(chan) 量低而不穩定,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籍的在外人士李健總是感到痛心。於(yu) 是,已經在陝西、山東(dong) 等地靠蘋果打拚出一番事業(ye) 的他有了回鄉(xiang) 發展的念頭。

  2022年,李健成立中果匯峰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在靜寧縣城川鎮建成集蘋果苗木脫毒快繁、標準化培育、質量檢測、信息溯源等為(wei) 一體(ti) 的靜寧蘋果繁育基地。

  “開啟新的事業(ye) 版圖”,讓李健下定決(jue) 心的因素有兩(liang) 個(ge) :一個(ge) 是他想要回家鄉(xiang) 、建家鄉(xiang) 、興(xing) 家鄉(xiang) 的真誠願望;另一個(ge) 是來自家鄉(xiang) 熱情洋溢的邀約。

  2021年中秋前夕,靜寧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聯名發出《致靜寧老鄉(xiang) 的一封家書(shu) 》,讓在外遊子了解脫貧後家鄉(xiang) 新姿盡綻、百業(ye) 俱興(xing) 的麵貌,邀請大家攜資引智,返鄉(xiang) 創業(ye) 。

  為(wei) 此,當地實施人才新政——“歸雁工程”。在2022年3月,出台《實施“歸雁工程”促進全縣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配套製定《靜寧縣“歸雁工程”行動實施方案》;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wei) 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歸雁工程”辦公室及“歸雁工程一站式”服務窗口;圍繞工商準入、稅收減免、創業(ye) 用地、住房保障、金融扶持、人才獎補、產(chan) 業(ye) 扶持、創業(ye) 補貼、技能培訓、社保醫保、戶籍管理、子女入學、權益維護等13個(ge) 方麵,給予優(you) 惠政策,為(wei) 在外發展的靜寧人搭建起振興(xing) 鄉(xiang) 裏的廣闊平台。

  看到這些舉(ju) 措,李健有了發展信心。很快,他就帶著資金、項目回到家鄉(xiang) 。同期,靜寧縣昊康牧業(ye) 有限公司肉牛繁育基地創辦人尹喜生也在“歸雁工程”的號召下,返鄉(xiang) 創業(ye) 。

  和科班出身的李健不同,尹喜生之前從(cong) 事的是建築行業(ye) ,“對養(yang) 牛沒啥概念”。靜寧縣自主研發部署的“四庫兩(liang) 平台”(記者注:“四庫兩(liang) 平台”指“歸雁工程”的基礎數據庫、崗位數據庫、項目數據庫、事跡數據庫以及智能管理平台、雁巢對接平台),提供數據、資料,讓他的投資意願與(yu) 地方需求產(chan) 生碰撞,最終,他鎖定了“平涼紅牛”產(chan) 業(ye) 鏈條。

  尹喜生投資1.85億(yi) 元,在靜寧縣甘溝鎮建成標準化牛棚17座,運動場8.5萬(wan) 平方米,青貯池3座,日糧加工廠1座,養(yang) 殖肉牛6000多頭。下一步,他還計劃擴大基地,讓養(yang) 殖規模達到1.6萬(wan) 頭。

  “歸雁工程”的數據庫裏,類似想回鄉(xiang) 投資創業(ye) 的靜寧遊子還有7000餘(yu) 名。“歸雁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魏永牛統計,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計對接洽談項目137項179.7億(yi) 元,落地建設109項,完成投資40億(yi) 元。

  “歸雁”紮根,為(wei) 家鄉(xiang) 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在城川鎮,李健建起集大數據高清智慧顯示係統、土壤與(yu) 環境參數監測係統、果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係統、果園智能物聯網建設係統、果園病蟲害監測預警係統、果園大數據輔助決(jue) 策係統為(wei) 一體(ti) 的“智慧果園”,“果園裏的水、土壤、病蟲害、氣象數據被自動傳(chuan) 入信息采集平台,通過大數據分析、專(zhuan) 家會(hui) 診,就能製定對策,及時預防自然災害和病蟲害。”

  他還與(yu) 四川一家公司合作,建成靜寧首家規模化良種苗木組培脫毒繁育中心,引進“抗重茬、組培、雙脫毒”技術。李健介紹,該技術能脫去蘋果樹常見的六大病毒,擴繁速度也變得更快。“傳(chuan) 統用種子種,3年才能長成一棵樹苗,現在隻需要3個(ge) 月,幼苗就能拿去嫁接,成活率也更高,基本3年掛果、5年豐(feng) 產(chan) 。”

  “此外,基地培育的苗木可以矮化密植,一畝(mu) 地種植果樹從(cong) 40株可以增加到100株。” 李健說,“樹矮了,樹冠也小了,就便於(yu) 機械化操作了,比起以前可節省70%的人工。”

  昊康牧業(ye) 肉牛繁育基地起步晚,起點卻很高。基地副經理尹貴平告訴記者,這裏配套清糞車、撒料車、攪拌機、裝載機、清掃車、恒溫飲水機、按摩刷、音樂(le) 定時播放器、運動場等設施,實現養(yang) 殖環節全機械化作業(ye) ;日常管理也更加科學、精細,不同生長階段的牛,分區域飼養(yang) ,佩戴不同監管等級的耳標,喂養(yang) 不同營養(yang) 配比的飼料……

  基地還帶動周邊5個(ge) 鄉(xiang) 鎮28個(ge) 村莊4000餘(yu) 戶種植優(you) 質飼料玉米1.2萬(wan) 畝(mu) ,配套建成產(chan) 量20萬(wan) 噸的有機肥生產(chan) 線1條、日循環利用汙水處理廠汙泥20噸、牛糞15噸、廢舊果樹枝條5噸,年屠宰能力達3萬(wan) 頭的屠宰線2條,實現了牛產(chan) 業(ye) 的延鏈補鏈強鏈,構建形成了“草畜肥、種養(yang) 加”循環農(nong) 業(ye) 體(ti) 係。

  來自“歸雁”的新思路、新做法,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現代農(nong) 業(ye) 有了更多了解,也讓大夥(huo) 兒(er) 享受實實在在的“紅利”。甘溝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呂朋軍(jun) 說,僅(jin) 種植飼料玉米一項,農(nong) 戶的增收就在500元以上。昊康牧業(ye) 還為(wei) 養(yang) 殖戶提供牛犢,高出市場價(jia) 每斤1—1.5元的價(jia) 格,收購散戶喂養(yang) 的肉牛。

  在中果匯峰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記者欣喜看到,“歸雁”帶來更多“小歸雁”,排成“雁陣”,聚力前行。

  95後女孩裴霞霞過去在西寧工作,現在,她是中果匯峰組培室的一名技術人員,主要負責外植體(ti) 實驗、莖尖剝離、培養(yang) 基配置等具體(ti) 工作。

  重複實驗難免枯燥,但裴霞霞卻樂(le) 此不疲。在她看來,不同實驗方案,得出的結論,經過總結、梳理,最終都會(hui) 應用在生產(chan) 實踐中,“往小裏說,是讓每一棵蘋果樹長得更好;往大裏說,也是在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做貢獻。這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價(jia) 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