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人民時評)
廣大教師用一盞燈點亮千萬(wan) 盞燈,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生隻為(wei) 一件事”,詮釋了何為(wei) “仁而愛人”,何為(wei) “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
又是丹桂飄香時,第三十九個(ge) 教師節即將到來。這是屬於(yu) 全國1800多萬(wan) 名人民教師的光榮節日,是屬於(yu) 每一位守護三尺講台的築夢人的節日。
教育強國建設,承載無數教育人的夢想,關(guan) 乎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偉(wei)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基礎工程。”強教必先強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培養(yang) 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ye) 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對於(yu) 建設教育強國至關(guan) 重要。
近年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越抓越實,一係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舉(ju) 措紮實推進。厚植信念情懷,加強師德學習(xi) 教育;提升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yang) ,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數字化轉型;開展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釋放基層創新活力;推進教師資格製度改革,優(you) 化人才隊伍儲(chu) 備;深化教師職稱製度改革,拓寬教師職業(ye) 發展通道;持續加強教師待遇保障,切實提升教師的職業(ye) 榮譽感、獲得感與(yu) 幸福感。“使教師成為(wei) 最受社會(hui) 尊重的職業(ye) 之一”,是國家的莊嚴(yan) 承諾、人民群眾(zhong) 的深切期待,也正日漸成為(wei) 廣大教師的切身感受和全社會(hui) 的廣泛共識。
偉(wei) 大的事業(ye) 孕育偉(wei) 大的精神。肩負築夢人的使命,一大批優(you) 秀教師在不同的教育領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耕耘奉獻,用愛與(yu) 堅守詮釋對教師職業(ye) 的理解。他們(men) 中,有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大山深處為(wei) 更多孩子帶來走出大山的希望;有人始終堅持“對每一個(ge) 生命保持尊重”,深耕特殊教育,幫助殘障兒(er) 童建立信心、有尊嚴(yan) 地生活;有人恪守“教學也是學術”,讓興(xing) 趣成為(wei) 高效課堂的催化劑,讓學生真正愛上課堂;有人“守護童真,守護每一份與(yu) 眾(zhong) 不同”,潛心耕耘幼教事業(ye) 一輩子。承載著孩子的夢想和民族的希望,廣大教師用一盞燈點亮千萬(wan) 盞燈,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生隻為(wei) 一件事”,詮釋了何為(wei) “仁而愛人”,何為(wei) “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
國將興(xing) ,必貴師而重傅。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尊師重教的文化傳(chuan) 承。如今,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hui) 地位、職業(ye) 地位不斷提高,職業(ye) 幸福感和成就感不斷增強。隨著國家優(you) 秀中小學教師培養(yang) 計劃、師範生公費教育等政策的推進和深化,更多懷抱從(cong) 教夢想的高校優(you) 秀學子熱情加入,為(wei) 教師隊伍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生力量。向著教育強國目標進發,期待廣大教師熱心從(cong) 教、精心從(cong) 教、長期從(cong) 教、終身從(cong) 教,逐漸成長為(wei) 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的教育家、“大先生”。
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民族複興(xing) ,教育先行。校園裏茁壯成長的莘莘學子,呼喚引路者;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激勵築夢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新征程上,廣大教師大有可為(wei) 也必將大有作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3“最美醫生”邵誌敏:為乳腺癌患者生命健康護航
- 深化上合法治交流合作 推動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完善——多國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向第十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司法部長會議致賀信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 00後成服貿會誌願服務主力軍 再次擦亮首都“金名片”
- 走從軍路 鑄國防魂
- 杭州如何交出節儉辦賽答卷:舊木地板獲“新生” 遵循賽後利用不浪費原則
- 跨越兩千多公裏的結對交流 百餘封書信架起寧藏兩地中學生“連心橋”
- 一座城,創新實踐人文經濟學(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觀察)
- 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行穩致遠——5年來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綜述
- 四川大竹“9·7”道路交通事故:初步調查為貨車下坡轉彎失控發生側翻導致
- 中國第十三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抵達北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