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兩個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2023-09-26 11:1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必須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它涉及國內(nei) 國外以及民族、宗教、僑(qiao) 務等多個(ge) 領域。“兩(liang) 個(ge) 結合”既連接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馬克思主義(yi) 信仰者,又連接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信奉者,既涉及少數民族地區和台港澳地區,又涉及國際儒家文化的影響地區。

  ——————————

  “兩(liang) 個(ge) 結合”把各民族緊緊凝聚成牢固的民族共同體(ti) ,同時也持續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指引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斷開辟新境界。新時代須不斷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使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發揮關(guan) 鍵引領作用,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兩(liang) 個(ge) 結合”蘊含的磅礴偉(wei) 力為(wei) 中華民族持續賦能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高舉(ju) 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一度一盤散沙的舊中國不斷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日漸昌盛的新中國形成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正是在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力量的指引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固有的家國情懷、民族情結和擔當精神等被充分激活,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信念信仰信心牢固樹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擁有了馬克思主義(yi) 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雙重特質,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輝曆程。

  客觀審視我們(men) 黨(dang) 的精神譜係的形成曆程和營養(yang) 來源,是與(yu) 中華民族的精神一脈相承的。“兩(liang) 個(ge) 結合”蘊含的磅礴偉(wei) 力為(wei) 中華民族“三次偉(wei) 大飛躍”持續賦能。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在“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深入發展中空前牢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後不斷把馬克思主義(yi) 的“兩(liang) 個(ge) 結合”推向深入,產(chan) 生了改天換地、改造中國的紅色文化,打造出空前牢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這些偉(wei) 大成就的取得集中反映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隨著新時代“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深入發展,必將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提供更為(wei) 科學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雄厚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強大的精神力量。

  5000年來,在多種思想文化的長期交流融合創新中形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的優(you) 勢格局。尤其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以來,我們(men) 黨(dang) 不斷強調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堅實基礎。“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提出,更加突出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極端重要性,也更加彰顯了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創新對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根本性作用。我們(men) 在踐行“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過程中,要以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wei) 指導,更加重視中華文化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關(guan) 鍵作用。

  有效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需要強化中國特色,同樣需要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需要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而言,更好地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就是更好地強化中國特色,就能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偉(wei) 大作用充分發揮。

  以“兩(liang) 個(ge) 結合”最大限度凝聚起中華民族共同奮鬥的力量

  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必須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它涉及國內(nei) 國外以及民族、宗教、僑(qiao) 務等多個(ge) 領域。“兩(liang) 個(ge) 結合”既連接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馬克思主義(yi) 信仰者,又連接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信奉者,既涉及少數民族地區和台港澳地區,又涉及國際儒家文化的影響地區。隨著“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深入發展,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融合會(hui) 通也將深入發展,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將更多地體(ti) 悟到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相通性和一致性以及兩(liang) 者相結合的時代重要性,並以更高的熱情投身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

  明確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既是表明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又表明我們(men) 黨(dang) 要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使兩(liang) 者的合力形成強大的思想文化動能,助力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兩(liang) 個(ge) 結合”對於(yu) “五個(ge) 認同”的重要促進作用在於(yu) :以突出彰顯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nei) 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中華文化認同。隨著“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深入發展和中華文化認同的增強,必然能促進其他方麵的認同,有效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必然能更加廣泛深入地促進中華民族和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進入新時代以來,“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著力強調和持續推進的兩(liang) 個(ge) 重大工程,也將成為(wei) “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要抓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不斷深化的“兩(liang) 個(ge) 結合”在微觀層麵的現實寫(xie) 照和時代注腳。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乃至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對於(yu) 促進“五個(ge) 認同”,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產(chan) 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黨(dang) 和國家深刻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根本性存在相通契合之處,深刻認識到了新時代明確提出和深入推進“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深刻認識到了包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等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依賴於(yu) “兩(liang) 個(ge) 結合”的實際成效。為(wei) 此,不斷對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相通契合進行彰顯,直至明確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為(wei) 我們(men) 繼續推進優(you) 秀中華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繼續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兩(liang) 個(ge) 結合”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方麵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隨著“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深入,將引領全國各族人民思想意識並激發匯聚創造熱情,產(chan) 生更加直接的社會(hui) 效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引向深入。

  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更加重視強化“共同”這一重要理念,一再強調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要以強化“共同”理念為(wei) 重點引導各民族投身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共商共建共享。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需要每一個(ge) 民族的參與(yu) ,需要每一個(ge) 民族的力量。實現共同富裕,共同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一個(ge) 民族也不能落下。在深化“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這種“共同”理念深深植根於(yu) 每一個(ge) 民族的心中。要增強統籌結合意識,大力彰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一底色特色亮色,推動紅色文化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再結合再融合。尤其要使少數民族黨(dang) 員幹部在主題教育中更好發揮作用。要增強合作共贏意識,尤其要著力抓好少數民族地區紅色教育基地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基地的聯係聯動聯合。要增強交流融通意識,新時代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特別需要強化“兩(liang) 個(ge) 結合”,也特別需要馬克思主義(yi) 研究者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究者加強交流交往交融,在“兩(liang) 個(ge) 結合”的理論研究宣傳(chuan) 方麵加大力度,作出突出貢獻。要增強浸潤熏陶意識,持續加強對黨(dang) 員幹部和廣大青年等多個(ge) 關(guan) 鍵群體(ti) 的涵養(yang) 涵育涵化,打造好“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要載體(ti) 。

  【作者係四川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係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民族地區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教學改革理論與(yu) 實踐研究(JG2021-14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陳光軍(j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