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署金融工作,釋放重要信號!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ju) 行。會(hui) 議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金融工作,釋放重要信號。
總結工作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金融工作時,會(hui) 議提到了“八個(ge) 堅持”: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wei)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中新財經記者表示,“八個(ge) 堅持”旗幟鮮明,對金融行業(ye) 整體(ti) 發展的基本原則進行總結和定調,大方向突出清晰。
分析形勢
——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
在總結實踐成果、理論成果的同時,會(hui) 議也分析了當前金融工作麵臨(lin) 的形勢和問題。
會(hui) 議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luan) 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曾剛表示,會(hui) 議對當前金融行業(ye) 麵臨(lin) 的問題進行了科學準確的判斷,使得下一步金融工作部署有的放矢。
提出目標
——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wei) 目標
“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wei) 目標”,會(hui) 議強調,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麵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ti) 製,優(you) 化金融服務,防範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提供有力支撐。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中新財經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銀行市場,全球第二的保險、股票、債(zhai) 券市場,金融業(ye) 規模巨大,但在全球的競爭(zheng) 力和話語權仍需進一步提升,應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wei) 目標,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從(cong) 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的曆史性轉變。
重要部署
對於(yu)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金融工作,會(hui) 議明確了具體(ti) 的路線圖——“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wei) 目標,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zhuan) 業(ye) 性、戰鬥力為(wei) 重要支撐,以全麵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為(wei) 重點”,並且提出了一係列新措施,釋放新信號。
——疏通資金進入實體(ti) 經濟的渠道
服務實體(ti) 經濟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根本宗旨。
會(hui) 議要求“金融要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同時提出了一係列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措施,包括:“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要著力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ti) 係,疏通資金進入實體(ti) 經濟的渠道”。
曾剛認為(wei) ,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總量上自然是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實體(ti) 經濟的實際融資成本。結構上要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進一步優(you) 化結構。
曾剛表示,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既需要對短期經濟的波動有效的熨平,也要培育長期的新周期的增長動能。總量和結構政策要做好一個(ge) 平衡,短期的逆周期和長期的跨周期二者之間要有效協同,這在未來一段時間都是一個(ge) 重點。
——做好五篇大文章
會(hui) 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曾剛指出,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實際上是目前的薄弱環節,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是發展的重點領域,這五篇大文章描述了未來重點發展的主要方向。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會(hui) 議指出,優(you) 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ce) 製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曾剛指出,目前的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wei) 主,以銀行主導,麵臨(lin) 一些功能性不足,比如長期資金以及高風險資金供給不夠,而要強化對科創的支持,對綠色的支持,就需要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占比,優(you) 化融資結構,需要完善相關(guan) 製度配套,包括推動股票發行注冊(ce) 製走深走實等,這些措施都是圍繞著把資本市場做強,優(you) 化提升直接融資占比,優(you) 化融資結構來展開的。
——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會(hui) 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製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ye) 興(xing) 業(ye) 。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39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我國第一大跨境收付幣種。今年9月份,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wei) 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國際清算銀行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曾剛表示,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當中占比非常高,經濟高度融入全球,金融也應高度融入全球,要和實體(ti) 經濟發展相匹配。中國要提升金融體(ti) 係的競爭(zheng) 力,讓更多的外國投資人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紅利,必須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才能在真正意義(yi) 上提高中國金融競爭(zheng) 力,提高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
——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
會(hui) 議強調,要全麵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麵強化機構監管、行為(wei) 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yan) 格執法、敢於(yu) 亮劍,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董希淼分析,從(cong) 當前金融業(ye) 發展趨勢和特征看,金融業(ye) 綜合經營深入發展,跨市場、跨行業(ye) 、跨領域的交叉性金融產(chan) 品不斷湧現,金融風險更趨隱蔽性、複雜性和傳(chuan) 染性。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
曾剛表示,這意味著監管力度會(hui) 更進一步提升,更有效地形成對金融活動的規範以及對非法金融活動的震懾,從(cong) 而為(wei) 整個(ge) 金融行業(ye) 的長治久安創造更好的條件。
曾剛指出,會(hui) 議還提到了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長效機製,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通過製度不斷完善,以及采取各種方案,進一步有效及時發現和處置相關(guan) 風險,保證整個(ge) 體(ti) 係平穩運行。
——促進金融與(yu) 房地產(chan) 良性循環
會(hui) 議強調,促進金融與(yu) 房地產(chan) 良性循環,健全房地產(chan) 企業(ye) 主體(ti) 監管製度和資金監管,完善房地產(chan) 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曾剛認為(wei) ,這反映了中央對房地產(chan) 金融風險的高度關(guan) 注。會(hui) 議特別提到“一視同仁”,實際上是更多強調要加強對民營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支持,民營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合理融資需求要得到滿足,要確保它們(men) 在市場當中平穩運行,這後續需要一係列的政策。
在曾剛看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可能進一步為(wei) 地方政策鬆綁,各地根據自己情況進一步創新調控政策,為(wei) 整個(ge) 房地產(chan) 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