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仿生人間》:借軟科幻探討人類真情感
作者:李夏至
自《三體(ti) 》以來,國產(chan) 劇科幻題材的風潮一直被寄予厚望,但緣於(yu) 題材內(nei) 容的特殊性,國產(chan) 科幻劇的新作少之又少。近日,愛奇藝播出的網劇《仿生人間》以全新的科幻設定塑造未來世界,以軟科幻的風格展示了國產(chan) 科幻題材的一種可能。
該劇講述了未來世界背景下,人類研發出了外觀與(yu) 人類無異的仿生人,二者唯一差別就是仿生人會(hui) 被植入“初始執念”。但由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不受控製,非法活動頻現,政府最終出台“仿生人禁令”,並成立“明眸基因研究所”來配合搜查混跡在人類社會(hui) 中未被發現的仿生人。調查員程諾(宋威龍飾)和安秋(文淇飾)就此展開工作,人類和仿生人的命運也都被悄悄改寫(xie) 。
該劇沒有走類似《三體(ti) 》的硬科幻風格,沒有刻意借助高科技來展示未來世界的奇幻,而更多是采用“仿生人”的概念設定,“憑空”創造出一個(ge) 與(yu) 現實世界不同的新世界。劇中的仿生人從(cong) 外觀看與(yu) 人類別無二致,但其人造人的設定以及其非法性,為(wei) 仿生人在人類社會(hui) 的生存預埋下了一個(ge) 天然的矛盾衝(chong) 突。
故事的主題也就轉移成了“人類如何麵對仿生人的存在”的社會(hui) 議題。仿生人的功用最初是作為(wei) 人類情感的寄托而存在,但仿生人的存在所帶來的情感衝(chong) 突和道德問題也隨之凸顯。劇中調查員先後處理了多起仿生人危機,有仿生人殺掉主人取而代之的,有仿生人被主人棄養(yang) 的。
該劇總導演陳正道過去以細膩和極致的心理刻畫著稱,其拍攝的《催眠大師》《愛很美味》都是描摹情感關(guan) 係和社會(hui) 衝(chong) 突的優(you) 秀作品。在《仿生人間》中,大量有關(guan) 愛情、親(qin) 情的議題被提出。
故事以人類和仿生人的矛盾衝(chong) 突為(wei) 表,實際內(nei) 核表達的依然是人類如何正確麵對自己的情感需求,又如何建立健康和諧的情感關(guan) 係。仿生人不過是一個(ge) 問題發生的容器,大多數問題的出現都來自人類對情感的渴求、缺失與(yu) 錯位,而伴隨著一個(ge) 個(ge) 仿生人案件的推進,劇集的主題也隨之凸顯。
麵對新科技的發生,人類首先應該處理的依然是人類社會(hui) 自身的問題,而麵對任何一種科技的發展,都需要在尊重生命的基礎上正確認識新事物。這是《仿生人間》借由一個(ge) 軟科幻的殼子提出來的前沿問題,也讓該劇在強調宏大敘事、科技突破的科幻題材汪洋大海中,找到了現下更不易被束縛的表達方式。(李夏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