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球產業鏈韌性 中國扮演關鍵角色
“持續與(yu) 中國供應商開展合作,有利於(yu) 維護供應鏈韌性,進而造福兒(er) 童。”雖然經濟全球化有“退潮”的趨勢,但是中國逆勢而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世界開放報告2023》認為(wei) ,2022年世界開放指數比2008年減少0.0433個(ge) 單位,過去15年間世界開放水平總體(ti) 呈收緊趨勢。然而,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開放指數從(cong) 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
進入全球化新時代,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是不可避免的熱點話題。從(cong) 大方向來講,供應鏈的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持續複蘇的基礎,從(cong) 小處著手,供應鏈的穩定關(guan) 乎每個(ge) 家庭的溫飽,以及每個(ge) 孩子能否擁有公平成長的機會(hui) 。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進博會(hui) ”)已成為(wei) 全球共享新未來的大窗口,意向成交金額再創新高,達到784.1億(yi) 美元,中國大市場成就世界大機遇。從(cong) 賣全球到買(mai) 全球,隨著進博會(hui) 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進博會(hui) 也成為(wei) 推動構建更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重要一環。
進博會(hui) 期間,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提升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分論壇在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舉(ju) 辦,來自全球的知名專(zhuan) 家和企業(ye) 代表共同探討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發展趨勢,以及共商如何構建一個(ge) 更可持續且更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
在現場,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國務院原參事王輝耀指出,進博會(hui) 是向全球再次提供新公共產(chan) 品的平台,未來進博會(hui) 等大會(hui) 不僅(jin) 對中國來說是強有力的支撐,更可能成為(wei) 一個(ge) 世界采購平台,推動升級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性。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迎來動蕩重組的時代
當下,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麵臨(lin) 嚴(yan) 峻風險挑戰,亟須各國攜手提升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在王輝耀看來,當下,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也迎來動蕩重組的時代。他指出,世界動蕩的局勢導致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出現了區域化、碎片化的趨勢,並導致全球供應鏈日趨“短鏈化”。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hui) (AGTO)首席經濟學家大衛·布萊爾指出,目前,供應鏈受到很多政治因素幹預。例如,美元的使用已被“武器化”,美元已被當作是一種“政治工具”來使用,這是很危險的。
當下的國際形勢讓各國開始進一步思考如何處理“開放”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世界貿易組織(WTO)原副總幹事易小準表示,至少對中國而言,不開放就不會(hui) 有發展,封閉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他認為(wei) ,各主要經濟體(ti) 都需要理性地平衡好安全與(yu) 開放、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要防止落入“泛安全化的陷阱”。麵對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的巨大風險,主要大國都應該摒棄零和思維,回歸WTO框架下的多邊合作,來共同維護一個(ge) 開放、穩定和富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
巴黎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阿蘭(lan) 查·岡(gang) 薩雷斯(Arancha González)則指出,每個(ge) 國家、每個(ge) 企業(ye) 都希望未來能夠生存下來,並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且有三個(ge) 領域不容忽視:可持續發展、安全性以及服務貿易,如何管理這3個(ge) 領域,將對塑造全球價(jia) 值鏈產(chan) 生影響。
阿蘭(lan) 查·岡(gang) 薩雷斯進一步強調,企業(ye) 必須關(guan) 注可持續發展。“安全性也是企業(ye) 不容忽視的變化,新、舊風險都可能讓整個(ge) 價(jia) 值鏈中斷,產(chan) 業(ye) 界必須重新定義(yi) 各自的風險管理方法。另外,新技能和新技術在服務貿易中的應用會(hui) 使發展錦上添花,尤其是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及許多小型經濟體(ti) 中的小型企業(ye) 也希望能夠乘上全球經濟這輛馬車,可以通過服務貿易融入全球貿易經濟中。”
聯合國助理秘書(shu) 長、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幹事桑達·奧佳博(Sanda Ojiambo)認為(wei) ,當前全球相關(guan) 形勢不容樂(le) 觀,但富有韌性的綠色供應鏈可以成為(wei) 解決(jue) 方案的關(guan) 鍵部分,而創新以及區域和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是建立更具可持續性和有韌性的供應鏈的關(guan) 鍵。
中國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
建設更具可持續性和韌性的供應鏈刻不容緩,尤其對那些處在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中或處於(yu) 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更為(wei) 急迫。
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UNICEF)駐華代表桑愛玲(Amakobe Sande)介紹,2022年,在新冠疫情、極端氣候以及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等多重障礙之下,UNICEF將74億(yi) 美元的物資和服務送到全球162個(ge) 國家和地區最有需求的兒(er) 童手上,其中既包括為(wei) 幼兒(er) 提供急需的麻疹疫苗,又包括為(wei) 在戰爭(zheng) 中被迫逃離家園的家庭提供帳篷,讓他們(men) 暫時有個(ge) 棲身之所。這背後都需要強大且穩定的供應鏈作為(wei) 支撐。
中國在持續推動有韌性的供應鏈建設。桑愛玲表示,中國一直是UNICEF重要的合作夥(huo) 伴,2021年,UNICEF向中國采購了13億(yi) 美元的物資和服務,然而,中國實際投入的價(jia) 值卻遠不止於(yu) 此。她說:“持續與(yu) 中國供應商開展合作,有利於(yu) 維護供應鏈韌性,進而造福兒(er) 童。”
事實上,雖然經濟全球化有“退潮”的趨勢,但是中國逆勢而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11月5日,《世界開放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布。《報告》認為(wei) ,2022年世界開放指數比2008年減少0.0433個(ge) 單位,過去15年間世界開放水平總體(ti) 呈收緊趨勢。然而,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開放指數從(cong) 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王輝耀認為(wei) ,中國處於(yu) 價(jia) 值鏈供應鏈的中心位置,被跨國公司所青睞。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中國僑(qiao) 商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翟京麗(li) 表示,中國作為(wei) 世界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核心組成部分,特別是新冠疫情以後,很多企業(ye) 在中國看到了一係列促經濟、提消費的政策落地。在參與(yu) 構建和維護全球穩定的有韌性的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過程中,中國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成為(wei) 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當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這為(wei) 跨國公司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安全性提供了較好的保障。
翟京麗(li) 還看到,中國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正在進一步完善。她也提出,進一步彌補“鏈”上短板,需要政府和市場相互配合,強化產(chan) 業(ye) 鏈的協同效應,共同創新。
“我們(men) 必須做得更多,行動得更快。”桑達·奧佳博認為(wei) ,中國作為(wei) 唯一一個(ge) 擁有完整工業(ye) 體(ti) 係的國家,在建立更具彈性的、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過程當中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她表示,通過共同努力,可以在中國乃至全球打造更強大的企業(ye) 、更繁榮的供應鏈和更公正、更有韌性的未來。
加快構建數字化柔性供應鏈
加快發展數字貿易或成提升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的新路子。
商務部原副部長蔣耀平表示,數字貿易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服務給各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帶動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調整優(you) 化,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主要體(ti) 現為(wei) 3個(ge) 轉變:一是數字貿易讓“不可能”轉變為(wei) “可能”;二是數字貿易運用數字化技術可使一些原來“不可貿易”的服務轉變為(wei) “可貿易”;三是數字貿易讓“傳(chuan) 統供應鏈”轉變為(wei) “數字化柔性供應鏈”。
數字貿易幫助以往“不可能、不會(hui) 做、做不起”的中小企業(ye) 通過跨境電商實現了“買(mai) 全球、賣全球”。蔣耀平說,特別是近年以來,隨著人工智能(AI)的應用,在中國已有AI數字人幫助農(nong) 民在田間地頭就可以實現“買(mai) 全球、賣全球”。
與(yu) 此同時,他還指出,數字貿易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供應商、製造商、零售商、消費者連在一起,形成一個(ge) 柔性的供應鏈,來滿足消費者個(ge) 性化、多元化、品質化的需求,極大提高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效率和韌性。蔣耀平介紹,5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近10倍,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跨境電商生態鏈最為(wei) 完善的國家之一。
針對加快發展數字貿易,蔣耀平提出3點建議: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對外開放,以及堅持合作共贏。他認為(wei) ,要堅持對外開放,推動數字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推動數字貿易朝著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要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共享中國市場新機遇。還要積極參與(yu) 國家國際規則標準的製定和談判,構建數字貿易新體(ti) 係,加強數字貿易國際合作,共同構築互利共贏的全球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翟京麗(li) 也建議,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深度融合。在她看來,推動數字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尤其是AI的應用和發展,對於(yu) 解決(jue) 勞動力短缺問題是一個(ge) 必然選擇,也是維護和提升全球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重要選擇。
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相應優(you) 勢,增加供應鏈不同環節之間的數字化連接。翟京麗(li) 認為(wei) ,這也給很多跨國企業(ye) 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
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美國廣播公司(ABC)原副總裁哈維·佐丁指出,數字經濟正在提高整個(ge) 供應側(ce) 的韌性和質量。數字科技也增加了整個(ge) 供應係統的穩定性,讓整個(ge) 係統可以更好應對變化和衝(chong) 擊。比如,通過AI和區塊鏈等技術可以增強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兼研究總監鄭金連則表示,應通過促進數字化轉型,提升產(chan) 業(ye) 鏈可預見性和適應性,加強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之間的緊密聯係,幫助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主體(ti) 更好應對市場變化和外部挑戰,從(cong) 而提升韌性,在競爭(zheng) 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zheng) 力。
此外,他還建議,推動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從(cong) 而構建一個(ge) 完善、要素充分流動的生態體(ti) 係,以包容方式維護戰略產(chan) 業(ye) 的韌性。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