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校學科建設有了新動向

發布時間:2023-11-15 10: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近日,新一批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發布,含自設二級學科5242個(ge) 、交叉學科860個(ge) ——

  高校學科建設有了新動向

  光明日報記者 楊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完成備案的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jun) 隊單位)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名單中,對原風景園林學、醫學技術、工商管理等一級學科及其下設二級學科和依托上述一級學科設置的交叉學科進行了相應調整。

  此次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呈現哪些新特點,體(ti) 現了高校在人才培養(yang) 和學科建設上的哪些新動向?

  以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導向

  此次發布的名單中,自設二級學科的學位授予單位456個(ge) ,自主設置二級學科5242個(ge) ;自設交叉學科的學位授予單位232個(ge) ,自主設置交叉學科860個(ge) 。

  “數據顯示,2020年,學位授予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4917個(ge) 、交叉學科549個(ge) ,到2023年顯著增加。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持續擴展,體(ti) 現了我國高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以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導向、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wei) 引領的重要特征。”北京工業(ye) 大學文法學部副研究員齊書(shu) 宇介紹,近年來,為(wei) 強化對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的學科支撐,一批新興(xing) 學科不斷發展壯大,此次發布的儲(chu) 能科學與(yu) 工程、人文醫學、新能源科學與(yu) 工程、碳中和科學與(yu) 工程、數據科學、生物信息學等,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chuan) 統學科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能夠快速應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升級。

  她表示,名單也顯示,通過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自主設置,著力培養(yang) 能夠識別、認知、解決(jue) “複雜問題”“真實問題”的創新人才。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副研究員喬(qiao) 偉(wei) 峰注意到,有組織地開展試點是這次自主設置學科的一個(ge) 特點。例如,2022年3月,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會(hui) 商工程教育工作,將推動“工程教育學”學科建設作為(wei) 院部合作事項之一,隨後委托專(zhuan) 家起草博士生碩士生指導性培養(yang) 方案,征詢培養(yang) 單位試點意願和建議。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辦正式發文,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10所高校開展“工程教育學”二級學科(或學科方向)試點。他認為(wei) ,這是我國工程教育學學科建設從(cong) 構想走向現實的重要標誌。“試點工作開展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組織召開了全國工程教育學學科建設研討會(hui) 。10所院校組建了學科建設聯盟,並先後完成本單位的自主設置二級學科論證工作。”

  有利於(yu) 發揮高校各自學科優(you) 勢

  早在2009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教育部便頒布《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ang) 學科目錄設置與(yu) 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二級學科由學位授予單位自主設置。此後,教育部定期向社會(hui) 公布各學位授予單位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設置情況。

  關(guan) 於(yu) 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有哪些優(you) 勢,齊書(shu) 宇認為(wei) ,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有利於(yu) 發揮高校各自學科優(you) 勢,培養(yang) 服務社會(hui) 需求、引領科技創新的各級各類人才,也有利於(yu) 高校加快形成特色學科的比較優(you) 勢。“目前獲批的自設二級學科,往往離不開其一級學科強大的師資隊伍、完善的設施條件和迫切的教育需求。因此,高校中越是有優(you) 勢的學科越傾(qing) 向於(yu) 設置更細化、更全麵的二級學科,以支撐整個(ge) 學科的內(nei) 涵發展和特色形成。”

  在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智庫中心資深研究員吳偉(wei) 看來,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既反映了學科建設的新方向,也展示了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的新方向。名單發布充分體(ti) 現了我國在高校學科管理製度上的“放管服”改革,有利於(yu) 這些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在原有學科體(ti) 係框架中獲得合法身份。建立先探索試點、待成熟後再進目錄的交叉學科放管結合機製,引導學位授予單位自下而上地綜合謀定交叉學科建設範圍與(yu) 投入力度,體(ti) 現了學科目錄服務學科發展的宗旨。

  喬(qiao) 偉(wei) 峰表示,此次發布的名單是落實《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2022年)》放權與(yu) 規範並進的目錄管理新機製的一項重要舉(ju) 措。二級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領域是學科門類的第二級分支拓展,動態性很強,最易產(chan) 生知識匯聚,是學科建設中最有生機的部分。因此,鼓勵有條件的培養(yang) 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與(yu) 我國學科目錄管理的改革方向一致,是強化辦學自主權、激發辦學活力的集中反映。

  避免“一股腦”地設置學科,“一陣風”後不管不問

  自設二級學科,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與(yu) 挑戰。齊書(shu) 宇留意到,在具體(ti) 落實過程中,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可能會(hui) 導致學科設置過於(yu) 分散,缺乏係統性;或過度迎合社會(hui) 需求,忽略學科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她提醒,在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加強管理、規範配置,避免自設學科報考人數不足,成為(wei) 徒有其名的“空殼”。

  吳偉(wei) 認為(wei) ,高校在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過程中,既要避免不顧實際“一股腦”,也要避免重設置輕管理,“一陣風”刮過後對學科發展不聞不問。“建構新的學科管理體(ti) 係,學術管理部門要統籌培養(yang) 過程管理、支撐保障體(ti) 係等方麵的調整。要實施靈活的人事管理製度,組建開放流動的交叉學科教師隊伍,探索跨學科聯合聘任,以提升不同院係的參與(yu) 積極性。”

  喬(qiao) 偉(wei) 峰表示,要充分利用此次契機,準確把握學科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yang) 目標,認真研究梳理自主設置學科的知識體(ti) 係、課程體(ti) 係、教學方法等,避免“新瓶裝舊酒”。

  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調整,對於(yu) 學位授予單位的老師、學生和學術管理部門而言,都帶來了很大挑戰。實現自設學科的持續發展,要從(cong) 製度建設、評價(jia) 體(ti) 係、教師資源等多方麵入手。

  齊書(shu) 宇認為(wei) ,可創新實體(ti) 機構,構建矩陣式管理架構。依據增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要求,設立“交叉學部(院)”與(yu) “交叉學係”,加強科研平台建設、優(you) 化教學資源配置,以保障自設學科的培養(yang) 質量和長久發展。

  “盡快完善協同培養(yang) 和條件保障機製設計是當務之急,特別是產(chan) 教、科教協同育人的微觀機製設計。要讓國家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落實落地,製定配套措施,防止評價(jia) 過多過細,突出發展性評價(jia) ,引導教師集中精力為(wei) 人才培養(yang) 和學科建設作貢獻。”喬(qiao) 偉(wei) 峰說。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5日 08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