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慶舉行白鶴梁國際學術研討會 聚焦中埃聯合申遺

發布時間:2023-11-23 14: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重慶11月22日電(梁欽卿 賈楠)2023白鶴梁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22日在重慶召開,來自埃及、法國、荷蘭(lan) 、澳大利亞(ya) 、墨西哥、印度等國家的水文遺產(chan) 專(zhuan) 家共45人參會(hui) 。

  位於(yu) 重慶市涪陵區的白鶴梁題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wei)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基於(yu) 白鶴梁題刻原址保護工程的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是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類博物館。古埃及發明的尼羅尺石刻,記載了1300多年尼羅河的洪水信息。白鶴梁題刻與(yu) 尼羅尺石刻對江河水文要素的監測曆史,是人類多樣文明中蘊含統一的實物見證,體(ti) 現了東(dong) 西方古人對人水關(guan) 係的思考。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部長助理、亞(ya) 曆山大大學博士雷赫馬(Ahmed Rehema音譯)在會(hui) 上介紹了埃及羅達島的尼羅尺。他表示,尼羅尺石刻與(yu) 白鶴梁題刻都是水位測量的重要見證,且都被納入世界遺產(chan) 預備名單中。事實上,埃及和中國在水下及海上考古學等領域有著共同的研究興(xing) 趣,“埃中兩(liang) 國的文明發展中,大江大河發揮了重要影響”。

  “海底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然而許多水下遺產(chan) 未得到有效保護。”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副教授卡斯特利亞(ya) 諾斯(Carolina Castellanos音譯)稱,一方麵,全球氣候變暖讓許多遺產(chan) 麵臨(lin) 著海洋微生物和藻類侵蝕;同時,隨著許多海邊的水文遺產(chan) 發展為(wei) 旅遊目的地,保護情況也受到影響。“中埃兩(liang) 國聯合申遺為(wei) 水文遺產(chan) 保護提供了新範式。”她說。

  “近年來,氣候問題是世界輿論關(guan) 注的熱點。白鶴梁題刻和尼羅尺石刻聯合申遺,要著眼大河水文記錄與(yu) 全球氣候變化的關(guan) 係,這是解決(jue) 申遺難題的關(guan) 鍵。”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白九江表示,尼羅河和長江所處緯度相近,上麵的水文記錄體(ti) 現了當時大範圍氣候變化的情況。如果氣候學者能在水文資料方麵重建古代世界氣候變化的全球性規律,兩(liang) 者的功能性聯係便能極大加強。

  他認為(wei) ,中埃兩(liang) 國都擁有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通過聯合申遺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助力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是雙方“一拍即合”的深層邏輯。(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