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熱評:如何看“國產羽絨服賣到7000元”這個話題?

發布時間:2023-11-23 10:02: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熱評:如何看“國產(chan) 羽絨服賣到7000元”這個(ge) 話題?

  “好看的價(jia) 格貴,便宜的不好看。我以前看不上的某品牌,現在有些高攀不起……”據報道,一些原本在中國小縣城隨處可見的羽絨服品牌,推出的部分新款,每件售價(jia) 直抵5000元。還有的品牌,產(chan) 品主力價(jia) 位在2800元-7000元,有網友感歎,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是不舍得花7000元買(mai) 一件羽絨服的! ?

  忽如一夜冬風來,禦寒冬裝漲價(jia) 忙。據調查,羽絨服普遍漲價(jia) 已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有消費者反饋,一些羽絨服賣價(jia) 就像“坐了火箭”,讓人直呼買(mai) 不起。

  誠然,如果一件羽絨服動輒數千元,價(jia) 格不太親(qin) 民,或者太不親(qin) 民,是會(hui) 嚇跑消費者的。正如有網友所稱,買(mai) 軍(jun) 大衣還不到100元,不香嗎?

  如何看國產(chan) 羽絨服賣到7000元這個(ge) 話題?不妨多一些理性分析。

  其一,市場上確有不少羽絨服品牌售價(jia) 數千元,但也有為(wei) 數不少的品牌售價(jia) 幾百元。不同的品牌,瞄準的目標用戶不一樣。

  市場經濟,有人願賣,有人願買(mai) ,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即可。售價(jia) 再高,如果有人願意花錢,抑或售價(jia) 再低,消費者仍不買(mai) 賬,都很正常。

  其二,國產(chan) 羽絨服確有售價(jia) 高的,但比起洋品牌,定價(jia) 仍不夠高。當然,與(yu) 洋品牌相比,國產(chan) 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別在國際舞台上,競爭(zheng) 力還不夠強,“溢價(jia) ”能力偏弱。基於(yu) 此,國產(chan) 羽絨服如何定價(jia) ,是廠家和商家的價(jia) 值選擇。

  洋品牌賣得高價(jia) ,國產(chan) 品牌也有權利賣得高價(jia) ,關(guan) 鍵是有人買(mai) 賬。而有人買(mai) 賬的前提是,質量過硬,並鍛造有足夠號召力的品牌光環。

  其三,通常來說,一分錢一分貨,售價(jia) 高,質量是否跟得上?特別是廣告宣傳(chuan) 與(yu) 實際產(chan) 品是否一致?如果以售價(jia) 高為(wei) 噱頭,大割“韭菜”,卻提供劣質產(chan) 品,與(yu) 宣傳(chuan) 明顯不符,那就涉嫌欺騙消費者,監管部門也有責任出手處理。

  整體(ti) 看,羽絨服是競爭(zheng) 較為(wei) 充分的行業(ye) ,消費者的選擇餘(yu) 地較大。這家賣得畸高,“自絕”於(yu) 人民,消費者就選擇另一家的。當然,如何漲價(jia) 、漲價(jia) 多少,漲不漲價(jia) ,商家都要仔細掂量,畢竟,一旦明顯超出大眾(zhong) 的承受程度,是很難受到大眾(zhong) 追捧的。

  再說,國產(chan) 品牌也應避免集體(ti) 漲價(jia) ,特別是不能形成漲價(jia) 聯盟,否則就可能涉嫌壟斷被罰。

  明碼標價(jia) ,遵紀守法,這是基本的經營之道。不管如何漲價(jia) 、如何定價(jia) ,商家都不能目中無“人”。取悅消費者,善待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受到應有的“性價(jia) 比”,消費者才會(hui) 認定你,從(cong) 而實現雙贏。(人民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