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策略創新推進新課標落地
作者:張衝(chong)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課堂教學是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的重要環節,是人才培養(yang) 主陣地主渠道,課堂教學也離不開新課改理念的指引。為(wei) 進一步落實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時代新人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印發了《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引導育人方式變革,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yang) 。從(cong) “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ang)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凸顯出學生主體(ti) 地位。
教學方式變革的根本在於(yu) 學習(xi) 方式變革,真正有效的教學方式一定是突出“學生中心”,即從(cong) 關(guan) 注教師的“教”轉向聚焦學生的“學”。因此,圍繞新課改理念梳理教育學、腦科學、學習(xi) 科學和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相關(guan) 前沿成果,有助於(yu) 為(wei)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實證依據和教學策略。
生態課堂教學策略
生態課堂是為(wei) 實現師生持續發展,在生態理念指導下建立的整體(ti) 關(guan) 聯、動態平衡的課堂形態。
研究者認為(wei) ,生態課堂的實踐框架由確立教學目標、篩選關(guan) 鍵要素、優(you) 化教學結構、促進過程共生與(yu) 強化反饋調節五大環節構成,由此生成相應的教學策略。一是確立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協同確立教學目標,更能激發學生學習(xi) 動機,將教學目標內(nei) 化為(wei) 學生學習(xi) 需要。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xi) 和掌握新課程標準,準確定位課堂教學目標、內(nei) 容方式、重難點、學情等,珍視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性和生命發展的多樣性,形成基礎性、發展性和特色性目標的差異性目標體(ti) 係,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二是篩選關(guan) 鍵要素。教師要分析影響本節課目標達成的最大障礙,尋找有益於(yu) 突破障礙的各種要素,其中作用力最大的就是本節課的關(guan) 鍵要素。三是優(you) 化教學結構。確定影響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要素、重要性及其作用,細化教學內(nei) 容,安排教學活動和時間,形成課堂教學結構簡圖,並根據需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四是促進過程共生。有效的教學過程應圍繞“平衡與(yu) 失衡”關(guan) 係製造落差和矛盾。五是強化反饋調節。教師在進行評價(jia) 時,要綜合考量發展起點、發展目標與(yu) 未來發展三者之間的關(guan) 係,堅持“輕負高質”原則,兼顧成本、成效和服務價(jia) 值;可通過課堂觀察、討論、提問和練習(xi) ,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合理使用獎品、獎狀等外在獎勵方式和讚美、表揚、肯定等內(nei) 在獎勵方式,給予學生積極反饋,激發學生學習(xi) 興(xing) 趣。
基於(yu) 腦科學的教學策略
在世界多個(ge) 國家開啟“腦計劃”背景下,教育學者凱因夫婦提出了基於(yu) 腦的學習(xi) 12條原理,對於(yu) 新課改下的教學和學習(xi) 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yi) 與(yu) 實踐價(jia) 值。
基於(yu) 腦的學習(xi) 的12條原理包括,大腦是一個(ge) 並行處理器,高效的教學應該對同一教學內(nei) 容設計包含多種信息通道的實施方式。大腦是具有社會(hui) 性的,威脅、壓力、營養(yang) 條件都可能降低大腦的學習(xi) 效率,愉悅、成就感等因素能夠提高學習(xi) 效率。人類對意義(yi) 的搜尋是與(yu) 生俱來的,基於(yu) 腦的學習(xi) 倡導提供一種穩定和熟悉的學習(xi) 環境,同時應滿足大腦的巨大的好奇心和對新奇事物挑戰的渴望。對意義(yi) 的探究通過模式化而發生,教師應在尊重學生固有學習(xi) 模式的基礎上,逐漸促使學生形成適應常規教學的模式。情感對於(yu) 模式的創建非常重要,教師應努力營造師生相互尊重和彼此接受的教學氛圍,通過合作學習(xi) 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圍。大腦同時對部分和整體(ti) 進行加工,教師應該構建整體(ti) 與(yu) 部分相結合的教學情境,讓單個(ge) 的教學知識在整體(ti) 的環境中發揮作用。學習(xi) 既包含集中注意,又包含邊緣性的感知,教師應該注意將處於(yu) 學習(xi) 者注意焦點之外的材料組織起來,用邊緣性的感知促進知識的學習(xi) 。學習(xi) 總是包含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過程,教師應允許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xi) 過程,在反思和元認知中了解自己的學習(xi) 風格,對無意識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意識的加工。記憶有空間記憶和機械記憶兩(liang) 種組織方式,學生應根據任務特點有目的地選擇記憶方式。研究表明,當事實與(yu) 技能嵌入豐(feng) 富的空間記憶中時,記憶能達到最佳化。複雜的學習(xi) 往往被挑戰所促進,被威脅所抑製,因此,教師要營造一種低威脅和高挑戰並存的氛圍,使學生大腦的學習(xi) 機能達到最大化。每一個(ge) 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習(xi) 能夠改變腦部結構,而且隨著學習(xi) 過程的深入,學生會(hui) 逐漸形成有別於(yu) 他人的信息獲取方式,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傳(chuan) 授學習(xi) 內(nei) 容。
基於(yu) 學習(xi) 科學的教學策略
隨著第二代認知科學的興(xing) 起,學習(xi) 科學開始從(cong) “離身”走向“具身”,更關(guan) 注身體(ti) 與(yu) 環境的交互作用,強調身體(ti) 對心智或認知的塑造。具身學習(xi) 以具身認知理論為(wei) 指導,學習(xi) 活動有涉身性、體(ti) 驗性和嵌入性等特點。
根據具身學習(xi) 特點,形成了以下教學策略。一是身心一致性學習(xi) 策略。教師要設計與(yu) 學習(xi) 內(nei) 容相一致的具身動作,確保學生擁有身心統一的學習(xi) 體(ti) 驗。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右利手的被試者傾(qing) 向於(yu) 把積極情緒體(ti) 驗與(yu) 右邊的空間聯係在一起,而左利手則相反。因此,在設計具身動作時,教師應以學習(xi) 者身體(ti) 和心理動作習(xi) 慣為(wei) 參考,把需要學習(xi) 的內(nei) 容與(yu) 學生的身體(ti) 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動起來”,加深對課程內(nei) 容的理解。二是注重體(ti) 驗的情境式學習(xi) 策略。生動的情境能夠喚起個(ge) 體(ti) 的學習(xi) 體(ti) 驗,在不具備真實學習(xi) 環境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情境式學習(xi) 包括情境具身和想象具身,教師可以播放視頻來再現情境,展示實物來具化情境,組織表演來體(ti) 驗情境,借助音樂(le) 來渲染情境。至於(yu) 想象具身,主要要求教師通過語言描述來建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回憶來感受情境,激發學生情緒情感來理解情境。三是強調身心交互的虛擬式學習(xi) 。教師要支持學生通過具身交互和深度體(ti) 驗進行學習(xi) 。在虛擬現實、可穿戴技術輔助下,學生通過觀察、模擬等進行角色扮演,將身體(ti) 活動與(yu) 認知融為(wei) 一體(ti) ,體(ti) 驗概念、知識、原理等含義(yi) ,實現學習(xi) 目標。
注重創新能力培養(yang) 的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wei) 中心、側(ce) 重培養(yang) 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與(yu) 傳(chuan) 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記憶、理解等基礎知識學習(xi) ,在課堂上主要通過師生交互培養(yang) 學生分析、評價(jia) 和創造等應用能力。
課堂教學要想真正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chuan) 統模式,有必要轉向注重創新能力培養(yang) 的課堂策略。一是導學案的內(nei) 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表征,既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深度和廣度,又要體(ti) 現問題的層次性和遞進性。教師可基於(yu) 導讀問題鏈接到各級各類學習(xi) 資源,提供立體(ti) 知識體(ti) 係和導航體(ti) 係。二是教師根據主題提供種類豐(feng) 富的學習(xi) 資源,包括課件、資料、視頻和習(xi) 題、拓展任務等,以滿足不同群體(ti) 的需求。三是為(wei) 鞏固學習(xi) 效果和滿足學生自主診斷學習(xi) 需求,教師必須布置一定量的學習(xi) 任務。根據能力不同,教師可以布置分層、彈性和個(ge) 性化的作業(ye) 。根據學習(xi) 任務不同,教師可以設計考查基本知識的作業(ye) 和考查問題解決(jue) 策略的綜合性任務。四是教師須對每一環節加強監控,以保證學習(xi) 成效。教師要及時批改、反饋作業(ye) ,組織小組協作方式解決(jue) 難題,借助組長責任製、組內(nei) 相互監督、填寫(xie) 個(ge) 體(ti) 責任任務單、組員互評等手段避免“搭便車”現象。同時還要主動收集學生研討中的焦點、難點和疑點,精心講解點撥、總結歸納。
基於(yu) ChatGPT的教學策略
ChatGPT作為(wei) 一種新興(xing) 的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盡管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和挑戰,但因其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備受關(guan) 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有望借此技術實現大規模的因材施教和學生的個(ge) 性化發展。
在某些較為(wei) 合適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ChatGPT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性化、全方位的教育方案。ChatGPT可成為(wei) 學生的個(ge) 人虛擬導師和研究夥(huo) 伴,真正實現一生一案、一生一策。ChatGPT可以為(wei) 教學改革提供工具。有學者總結了ChatGPT助力語言教學的三種方式,讓其發揮寫(xie) 作提示生成器、閱讀理解工具和詞匯構建者作用,生成相應基本文本,培養(yang) 學生寫(xie) 作、評價(jia) 和推理的高級思維能力。ChatGPT還可被用於(yu) 教學評價(jia) ,這就促使教師思考什麽(me) 樣的作業(ye) 才能真正考查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學習(xi) 參與(yu) 度,盡可能布置主題類、項目式、綜合性強的作業(ye) ,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加強多個(ge) 作業(ye) 之間的聯係,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ye) 時要應用一些指定的材料,布置學生在完成大作業(ye) 後提交心得、體(ti) 會(hui) 和進一步改進的反思報告,加強協同作業(ye) 比例與(yu) 同伴評價(jia) 。
隨著技術的發展,課堂正在變得更加智能化、多樣化和個(ge) 性化,除了ChatGPT,人體(ti) 工程學、雲(yun) 計算等正在被運用於(yu) 學習(xi) 領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觀念、凸顯學生中心、重視教與(yu) 學的交互,鼓勵師生邊學習(xi) 、邊實踐、邊反思,助力教學實踐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本文係該院基本科研業(ye) 務費專(zhuan) 項資助“課堂革命”的教育神經科學研究[GYB2021009]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