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成100家中醫藥健康文化體驗館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北京曆史文化底蘊深厚,中醫藥文化資源豐(feng) 富。在總結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hui) 中醫主題展館“本草印象館”經驗基礎上,北京在全市建成100家中醫藥健康文化體(ti) 驗館。據不完全統計,累計接待群眾(zhong) 體(ti) 驗超過百萬(wan) 人次,讓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中醫藥文化體(ti) 驗服務。這是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今天介紹的。
中醫藥健康文化體(ti) 驗館傳(chuan) 播健康理念
近年來,中醫藥係統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髓,推進中醫藥文化跨界融合,提升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yang) ,不斷增強群眾(zhong) 中醫藥服務獲得感。
北京建設的中醫藥健康文化體(ti) 驗館充分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手段,多媒體(ti) 技術、電子裝置、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等現代化展陳手段,原創設計研發中醫藥科普交互模塊,真正實現可學、可用、可參與(yu) 和可互動。
為(wei) 做好體(ti) 驗館運營,提升群眾(zhong) 體(ti) 驗感受度,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積極整合行業(ye) 資源,建立“專(zhuan) 家團隊為(wei) 指導、服務團隊為(wei) 主體(ti) 、工作團隊為(wei) 支撐”的人才隊伍,建立激勵機製,不斷優(you) 化服務,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實用實惠的中醫藥健康文化體(ti) 驗。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體(ti) 驗館累計接待群眾(zhong) 體(ti) 驗超過百萬(wan) 人次。為(wei) 充分發揮社區中醫體(ti) 驗館功能,貼近基層群眾(zhong) 需求,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中醫藥文化體(ti) 驗服務。
今年,依托全市100家社區中醫藥健康文化體(ti) 驗館,圍繞兒(er) 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在全市同步開展了中醫藥文化活動。比如,在兒(er) 童節活動設計“通關(guan) 文牒”打卡環節,讓孩子們(men) 在遊戲中掌握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實現寓教於(yu) 樂(le) ;重陽節活動將重陽文化、中醫康養(yang) 知識與(yu) 青春記憶結合,通過溫情和歡樂(le) 的活動環節,傳(chuan) 播中醫健康理念,引導老年人樹立正確的中醫生活方式,活動累計參與(yu) 人數超過10萬(wan) 人。
打造“一軸三帶”中醫藥文化品牌活動矩陣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北京各區深入挖掘本區域所在文化帶中醫藥文化特色,策劃舉(ju) 辦中醫藥文化活動,助力“一軸三帶”文化建設。
今年,北京已相繼舉(ju) 辦地壇中醫藥健康文化節、平穀長城百合中醫藥康健文化節、通州運河中醫藥文化節、石景山西山中醫藥文化季、豐(feng) 台南苑中醫藥文化節、門頭溝永定河中醫藥文化節、昌平居庸關(guan) 長城中醫藥文化節等係列活動,基本實現“一區一特色,區區有活動”,形成了北京“一軸三帶”中醫藥文化品牌活動矩陣。如,東(dong) 城區在地壇公園連續舉(ju) 辦了15屆中醫藥健康文化節活動;通州區以大運河文化為(wei) 紐帶,串聯運河沿線中醫藥文化,成立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啟動運河中醫藥人才培養(yang) 計劃,促進南北中醫藥文化交流互融;平穀區將長城文化、林下經濟文化、康養(yang) 文化、藥食文化、休閑文化有機融合,發布一批有故事、有打卡地、有百姓體(ti) 驗、有標誌性文化產(chan) 品、有現場鍛煉場景的標誌性成果。
積極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和旅遊融合
北京統籌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目前中醫藥課程已進入北京16區982所中小學,成為(wei) 各學校校本課程的特色和亮點。北京市編寫(xie) 了《北京青少年中醫藥讀本(小學版)》、《中醫藥三字經》、《中醫藥養(yang) 生謠》等多種讀本,形成了示範效應。
北京學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利用地緣優(you) 勢,圍繞“運河中醫藥文化如何在校園實現創造性轉化”這一課程驅動性問題,構建了12門校內(nei) 課程,助力學生形成健康的生命觀、正確的科學觀和方法論。
同時,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與(yu) 市文旅局聯合評選了五批59家北京中醫藥文化旅遊示範基地,推出13條融觀光休閑、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康養(yang) 於(yu) 一體(ti) 的中醫藥健康旅遊路線。既有涉及故宮禦醫藥館、地壇中醫藥養(yang) 生文化園、聽鸝館、西苑醫院等醫學康養(yang) 文化的線路,也有包含廣譽遠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同仁堂大柵欄老藥鋪、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等博物館和藥鋪的線路,優(you) 質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chan) 品已成為(wei) 國內(nei) 外旅遊者了解北京中醫藥文化特色、學習(xi) 中醫藥知識和體(ti) 驗中醫藥活動的窗口。
下一步,北京將立足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依托市級、區級和社區層麵中醫藥文化三級傳(chuan) 播體(ti) 係構架,助力“三個(ge) 文化帶”建設,以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提升中醫藥價(jia) 值、以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為(wei) 中醫藥事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內(nei) 生動力,在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