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助幾內亞比紹農業振興
11月中旬舉(ju) 行的第二屆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論壇期間,幾內(nei) 亞(ya) 比紹農(nong) 業(ye) 部部長蘭(lan) 巴曾真誠感謝中國長期以來向本國各領域,尤其是農(nong) 業(ye) 領域提供的大量無私幫助。蘭(lan) 巴表示,中方不僅(jin) 提供農(nong) 機具等物資資助,更長期派遣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為(wei) 幾內(nei) 亞(ya) 比紹提供人員技術培訓,有效緩解了當地農(nong) 業(ye) 領域人才短缺的問題。目前中國農(nong) 技組正在巴法塔省培訓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在中國專(zhuan) 家指導下,當地水稻產(chan) 量得到大幅提升,將有力促進緩解糧食安全問題。
幾內(nei) 亞(ya) 比紹位於(yu) 西非,臨(lin) 大西洋,境內(nei) 熱巴河蜿蜒流過,稻區沿河分布,居民世代在此耕種。47歲的阿帕拉果夫村村民阿果斯朵依照舊習(xi) 耕地下種,然而一季忙下來,一畝(mu) 地收獲的稻穀卻不足150公斤。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知曉後,免費向其提供稻種和肥料,中國專(zhuan) 家手把手教他播種育秧、管水施肥、除草去雜。辛勤終有回報,如今,阿果斯朵的水稻畝(mu) 產(chan) 已經達到550公斤。豐(feng) 收的阿果斯朵買(mai) 了摩托車,換了智能手機,還為(wei) 4個(ge) 孩子添置了新衣服。他由衷地表示:“我愛中國專(zhuan) 家,是他們(men) 讓我脫貧,讓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駐幾內(nei) 亞(ya) 比紹第11期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組長鄭俊傑告訴記者,水稻是該國主要糧食作物。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向該國派遣農(nong) 技專(zhuan) 家組。2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來自湖北宜昌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奔赴幾比,駐紮於(yu) 熱巴河畔的巴法塔省,不辭辛勞開展兩(liang) 國農(nong) 業(ye) 合作。經過11期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們(men) 的共同努力,兩(liang) 國農(nong) 業(ye) 合作成果豐(feng) 碩,在水稻種植和良種選育領域取得了大量成果,獲得了廣泛認可和好評,並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入中國對非農(nong) 業(ye) 援助的成功典型案例。
在幾內(nei) 亞(ya) 比紹,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成功建立起水稻品種繁育技術體(ti) 係,先後選育成功sb-12、sb-15、cp-27、cp-28、cp-29等多個(ge) 水稻新品種,其中sb-15去年通過該國國家品種審定,今年在格蘭(lan) 大壩農(nong) 場推廣種植,表現非常優(you) 秀。“我們(men) 種了2250畝(mu) sb-15水稻新品種。其中,1200多畝(mu) 先行種植的水稻已經成熟了。”格蘭(lan) 大壩農(nong) 場場長恩巴洛說,據中國專(zhuan) 家和農(nong) 場技術員聯合理論測產(chan) ,畝(mu) 產(chan) 可達1100斤,比去年多200斤左右。
以技術援助為(wei) 依托,目前,雙方農(nong) 業(ye) 合作已經形成了“中國專(zhuan) 家+當地農(nong) 場+農(nong) 戶”“中國專(zhuan) 家+合作社(協會(hui) )+農(nong) 戶”等多種合作模式。農(nong) 情調度顯示,目前,岡(gang) 坡撒水稻協會(hui) 1005畝(mu) 水稻已全部收獲;宮魯布農(nong) 場已收割水稻1550畝(mu) ,收獲進度超50%;格蘭(lan) 大壩農(nong) 場部分水稻也開始進入成熟期,豐(feng) 收在望。
為(wei) 更好發揮“技術+物資”配套功能,中國專(zhuan) 家不僅(jin) 打造了水稻高產(chan) 示範基地,開展水稻栽培技術示範,精心編製《水稻種植技術要點》《水稻直播技術》《潤滑油使用技術要點》等中葡雙語係列培訓教材,還采取多媒體(ti) 教學等形式提高教學水平。參訓學員反應積極、互動頻繁,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去年8月以來,農(nong) 技專(zhuan) 家組共組織水稻、蔬菜、農(nong) 業(ye) 機械技術培訓80場,培訓人次4500人,70餘(yu) 名受訓的技術骨幹走上農(nong) 場場長、副場長、技術員崗位,這一大批“飛不走”的技術人才有力推動了當地農(nong) 業(ye) 振興(xing) 。
據介紹,中國農(nong) 技組進駐幾內(nei) 亞(ya) 比紹20多年來,陸續引進和選育了30多個(ge) 水稻品種,開展了2萬(wan) 餘(yu) 人次農(nong) 戶和技術骨幹農(nong) 業(ye) 技術培訓,無償(chang) 援助優(you) 質化肥1400餘(yu) 噸、農(nong) 業(ye) 機械200餘(yu) 台(套),提供免費機械維修保養(yang) ,傳(chuan) 播適合當地的水稻種植、農(nong) 機操作維修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知識和技術,帶動幾比水稻每季種植麵積由6萬(wan) 公頃增加到10萬(wan) 公頃,極大推動了當地水稻產(chan) 量提升,幫助當地民眾(zhong)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宋 斌 林家全
宋 斌 林家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