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建議:要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疏導心理問題的“樹洞”

發布時間:2023-12-11 15: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yi) 人,其中10歲以下網民和10-1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wei) 3.8%和13.9%,青少年網民數量近兩(liang) 億(yi) 。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成為(wei) 國家行動。國務院頒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yu)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專(zhuan) 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yu) 研究中心主任佟麗(li) 華認為(wei)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涉及政府、學校、家庭、企業(ye) 等各個(ge) 方麵,隻有各方主體(ti) 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決(jue) 問題。

  佟麗(li) 華指出,平台企業(ye) 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條例》中規定了幾項非常具體(ti) 的條款,如第二十條要求,“定期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影響評估”“每年發布專(zhuan) 門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社會(hui) 責任報告”;第三十七條要求,“個(ge) 人信息處理者應當自行或者委托專(zhuan) 業(ye) 機構每年對其處理未成年人個(ge) 人信息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情況進行合規審計,並將審計情況及時報告網信等部門”;第四十二條要求,“網絡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製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chan) 品和服務,及時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內(nei) 容、功能和規則,並每年向社會(hui) 公布防沉迷工作情況,接受社會(hui) 監督”。

  “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zhuan) 項行動以來,各大平台開始采取相關(guan) 行動。據微博通報,已關(guan) 閉“網絡廁所”賬號27個(ge) ,重點治理有償(chang) 代罵、惡意舉(ju) 報、互撕謾罵等違規行為(wei) ,共清理違規內(nei) 容2.3萬(wan) 餘(yu) 條。快手表示,為(wei) 治理“網絡廁所”“開盒掛人”等行為(wei) ,已處置違規賬號361個(ge)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宏豔認為(wei) ,一些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安全感,他們(men) 內(nei) 心積壓的焦慮等負麵情緒會(hui) 尋找一些隱於(yu) 暗處的“網絡廁所”“開盒掛人”等渠道去緩解,“網絡世界的問題和現實生活存在密切聯係,網絡戾氣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青少年群體(ti) 更易出現情緒及心理問題。孫宏豔團隊根據科學抽樣,曾對分布於(yu) 全國不同區域的10個(ge) 省份少年兒(er) 童進行調查,發現有三成人不時會(hui) 感到抑鬱和焦躁。與(yu) 之相對應,在他們(men) 曆次針對少年兒(er) 童群體(ti) 的調查中,對於(yu) “父母最關(guan) 心你什麽(me) ”這一話題,排在首位的一直是“學習(xi) 成績”,排在末位的則是“交友情況與(yu) 情緒變化”。

  在孫宏豔看來,為(wei) 青少年提供線上與(yu) 線下相結合、疏導心理問題的“樹洞”非常重要。“首先要解決(jue) 他們(men) 心理和情緒上的問題,如果青少年在心理上、情緒上不出現大的問題,他們(men) 通常不會(hui) 尋求通過一些陰暗的渠道來發泄內(nei) 心的不痛快。”

  “許多家長不希望孩子接觸網絡,諱莫如深,這反而會(hui) 造成更大的問題。”孫宏豔認為(wei) ,對於(yu) 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應該用一種“發展的視角”,家長、學校應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ti) 性,並進行有效引導,給未成年人創造在網絡世界中良好的體(ti) 驗和機會(hui) ,“未成年人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可塑性,家長、老師和學校可以一起和他們(men) 探討這些問題,讓他們(men) 明辨是非、規避網絡風險,共同營造符合未成年人心性特點的、健康的網絡文化”。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記者 崔麗(li)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