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就業服務方式 打造智慧就業新場景 北京“每月一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最近,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研三學生郭凱旋,通過參加由北京市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舉(ju) 辦的“英才聚昌”駐昌高校畢業(ye) 生“進企行”活動,來到位於(yu) 昌平區的北汽福田、福田康明斯公司參觀交流,近距離了解企業(ye) 的工作環境、工作內(nei) 容,感受企業(ye) 文化、工作氛圍。
雖然距離畢業(ye) 還有半年多時間,但郭凱旋已經有了找工作的緊迫感。高校畢業(ye) 生作為(wei) 就業(ye) 的重點群體(ti) ,每年都備受關(guan) 注。今年,北京市委深改委“接訴即辦”改革專(zhuan) 項小組將“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問題”納入2023年“每月一題”計劃。在該計劃協調下,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針對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麵臨(lin) 的求職、維權等困難問題與(yu) 多部門及16個(ge) 區協同聯動,從(cong) 開發就業(ye) 崗位、政策幫扶、保障勞動權益等方麵入手,促進重點群體(ti) 就業(ye) 。
“昌平區始終將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作為(wei) 就業(ye) 工作的核心。”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齊俊國介紹,昌平區充分發揮駐昌高校多、人才資源富集等區域優(you) 勢,以服務駐昌高校、高校畢業(ye) 生及重點企業(ye) 發展為(wei) 根本,不斷擦亮“英才聚昌”品牌、完善就業(ye) 實習(xi) 見習(xi) 體(ti) 係、健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長效機製,紮實促進高校畢業(ye) 生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家住昌平區延壽鎮的馮(feng) 玉豪是北京農(nong) 學院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今年7月剛畢業(ye) 時,他曾因找工作而焦慮、迷茫。如今,通過昌平區的“陪伴式”就業(ye) 幫扶,他已成為(wei) 延壽鎮的一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
“區裏和鎮裏的工作人員會(hui) 不定期地聯係我,詢問我的想法和就業(ye) 需求,並為(wei) 我推薦工作崗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的工作就是通過他們(men) 了解到的。”馮(feng) 玉豪說,自己在農(nong) 村長大,通過讀書(shu) 又看到了城鄉(xiang) 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既能為(wei) 家鄉(xiang) 出一份力,又能滿足自己對就業(ye) 的期望。
目前,昌平區設置高校畢業(ye) 生服務專(zhuan) 員1129名,創新畢業(ye) 生“1+N”幫扶、困難家庭畢業(ye) 生“私人訂製”等服務模式,實名幫扶813名高校畢業(ye) 生解決(jue) 就業(ye) 困難。
為(wei) 助力畢業(ye) 生提前走入職場,昌平區製定出台《昌平區大學生實習(xi) 見習(xi) 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啟動規範化區級就業(ye) 實習(xi) 補貼工作,打破戶籍限製,將駐昌高校學生全部納入區級實習(xi) 補貼範圍。首創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實習(xi) 見習(xi) 補貼資金年初預算撥付機製,促成北京化工大學等多所高校與(yu) 區內(nei) 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簽訂“一對一”實習(xi) 實踐基地協議。認定北汽福田等8家區域頭部企業(ye) 為(wei) 區級大學生職場體(ti) 驗基地。
郭凱旋是第一次參加此類求職活動。從(cong) 學校老師那裏得知消息後,他的第一反應是“一定要去”,因為(wei) 他覺得這對自己的求職“會(hui) 有很大的增益效果”。
相較於(yu) 去招聘會(hui) ,來企業(ye) 實地參觀交流讓郭凱旋對未來的工作有了更多了解,“一方麵能更直觀地了解企業(ye) 及其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另一方麵能與(yu) 企業(ye) 內(nei) 部人員就招聘情況、薪資待遇等有更深入的交流,對我從(cong) 事汽車行業(ye) 很有幫助”。
如今,信息化帶動著就業(ye) 服務的智能化發展。北京大興(xing) 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家門口智慧就業(ye) 服務”係統,打造智慧就業(ye) 新場景。大興(xing) 區禮賢鎮的李振山靠偶爾打零工維持基本生活。大興(xing)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通過“家門口智慧就業(ye) 服務”係統,精準識別到李振山尚未就業(ye) 參保的信息,並“派單”至李振山所在村的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隨後,鎮村兩(liang) 級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便上門對李振山進行“家訪”。
針對李振山“有就業(ye) 意願但沒有就業(ye) 目標、自身就業(ye) 條件不足、求職信心不強”等特點,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結合係統自動生成“一人一策”服務套餐,開展精準幫扶。
之後,結合李振山種植經驗豐(feng) 富的就業(ye) 優(you) 勢,就業(ye) 服務專(zhuan) 員通過係統幫他找到了家附近林場護林員的工作,並通過“一對一”指導,幫助其順利就業(ye) 。在區、鎮、村三級專(zhuan) 員的共同努力下,李振山在人生新“賽道”上忙碌了起來。
自《大興(xing) 區重點群體(ti) 分類分級就業(ye) 服務規範》實施以來,已累計服務重點群體(ti) 達8萬(wan) 人次,促進1.9萬(wan) 名城鄉(xiang) 勞動力實現就業(ye) 。“家門口智慧就業(ye) 服務”係統也已在大興(xing) 區3個(ge) 鎮、13個(ge) 村社區開展試點工作,累計服務重點群體(ti) 勞動者2114人。
今年以來,北京全市促進城鄉(xiang) 就業(ye) 困難人員就業(ye) 17.9萬(wan) 人,幫扶5萬(wan) 名本市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參保,麵向企業(ye) 職工和重點群體(ti) 開展培訓137.7萬(wan) 人次,北京生源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去向落實率達96%。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喆 記者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