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觸摸指尖文字 感悟中國文化——泰國出版中文盲文教材
新華社曼穀1月4日電 通訊|觸摸指尖文字 感悟中國文化——泰國出版中文盲文教材
新華社記者王騰 高博 萬(wan) 後德
盲文是觸覺的語言,讓“文字”在讀者的指尖流淌。1月4日“世界盲文日”到來之際,泰國盲文推廣和發展基金會(hui) 主席德瓦蓬·邦貝向新華社記者展示了不久前泰國出版的中文盲文教材。
泰國盲文推廣和發展基金會(hui) 隸屬於(yu) 泰國盲人協會(hui) 。據德瓦蓬介紹,泰國現有17所盲校,隨著泰中兩(liang) 國近年來在經濟和文化方麵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盲校開始開設中文課程,對中文盲文教材的需求也越發迫切。
“視障學生如果想學好中文,除了聽說能力,讀寫(xie) 也很重要。”德瓦蓬說,泰國清萊皇太後大學的中文教學水平非常優(you) 秀,且有教授視障學生的經驗,去年泰國盲人協會(hui) 選擇與(yu) 該校漢學院教師合作編寫(xie) 泰國中文盲文教材,希望該教材能幫助視障學生更方便更高效地練習(xi) 中文讀寫(xie) 。
作為(wei) 泰國中文盲文教材的作者之一、清萊皇太後大學漢學院教師許玖寶告訴記者,泰國此前缺乏係統完善的中文盲文教材,此次編寫(xie) 的教材將服務於(yu) 泰國視障學生、盲校教師和不同階段的泰國中文學習(xi) 者。
“泰國中文盲文教學方麵的人才和成果較少,我們(men) 缺少相關(guan) 成品可供參考,隻能請教懂盲文的中國視障朋友。”許玖寶說,編寫(xie) 期間他和同事還專(zhuan) 門訪談了多名泰國視障學生和盲校教師,以期貼近使用者的實際需要。
經過兩(liang) 個(ge) 月的編寫(xie) 修改,泰國中文盲文教材於(yu) 去年年中完成。首批印刷了300本,用於(yu) 培訓泰國盲校教師。德瓦蓬表示,今年基金會(hui) 預計再印刷200本教材並推廣至泰國多所盲校供視障學生使用。許玖寶計劃經過一兩(liang) 年的教學實踐後,收集使用者反饋,對教材進行改進升級。
為(wei) 激勵更多視障學生學習(xi) 中文盲文,泰國盲人協會(hui) 還將在今年舉(ju) 辦首屆視障人士讀寫(xie) 中文盲文比賽。德瓦蓬說:“如果泰國未來能開放視障人士參加中文等級考試,相信他們(men) 學習(xi) 中文的熱情會(hui) 更高。”
今年30歲的張若蘭(lan) ,2022年畢業(ye) 於(yu) 清萊皇太後大學漢學院,是泰國首位漢學院視障畢業(ye) 生,她去年參加了首次泰國中文盲文教材培訓。“泰國出版中文盲文教材前,大家通常用英語盲文注音漢字,但發音往往不太標準。”張若蘭(lan) 說,如今新教材不僅(jin) 采用拚音製盲文體(ti) 係使發音更準確,還加入中文聲調並提供中泰盲文對照,讓學習(xi) 中文讀寫(xie) 變得方便很多。
天生失明的張若蘭(lan) ,從(cong) 未親(qin) 眼看過世界,但對中文的熱愛成為(wei) 她生活中的“光”。張若蘭(lan) 從(cong) 小著迷於(yu) 中文歌曲,從(cong) 高中時便開始學習(xi) 中文。“開始隻是覺得中文發音好聽,後麵通過學習(xi) 逐漸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說。
通過一首首中文歌、一部部中文盲文書(shu) ,張若蘭(lan) 得以“看見”中文、了解中國,如今執教於(yu) 曼穀盲人學校的她,決(jue) 定通過盲文中文教材,照亮更多泰國視障學生學習(xi) 中文的前路。張若蘭(lan) 說:“我希望成為(wei) 其他泰國視障學生的榜樣,讓他們(men) 可以和我一樣,通過手指閱讀中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