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千年瓷都”的名片擦得更亮
夜幕降臨(lin) ,位於(yu) 江西省景德鎮市的陶溪川文創街區裏,人流往來不息,精致豐(feng) 富的陶瓷手工藝品與(yu) 各地遊客相遇。每到周末晚上,當溫暖的黃色燈光亮起,排列整齊的各色帳篷小攤,就成了陶溪川文創街區最獨特的風景。
年輕的原創設計師吳安然,對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10年前,她剛到景德鎮創業(ye) 時也曾在這裏“練攤兒(er) ”。如今,她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創作的許多陶瓷作品在海內(nei) 外受到廣泛歡迎。
在瓷都江西景德鎮,吳安然這樣的青年創業(ye) 者並不鮮見。近年來,6萬(wan) 多名“景漂”來到這裏,其中“洋景漂”高峰時達5000多人。他們(men) 因瓷留下、因瓷結緣、因瓷圓夢,在景德鎮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近日,本報記者跟隨“光影中國”采風行活動來到江西景德鎮,看這裏如何集聚各方人才,不斷用小寫(xie) 的china(瓷器),講好大寫(xie) 的CHINA(中國)故事,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li) 的名片擦得更亮。
因瓷留下
青年人紮根創業(ye)
小院裏,圍爐的煙火正緩緩升起;房間內(nei) ,各種造型的陶瓷沐浴著陽光……踏進吳安然位於(yu) 景德鎮珠山區三寶路上的工作室,感覺正如她的名字一般,給人寧靜安然之感。微風吹過,門前的柚子樹上枝葉搖晃,斑駁樹影灑在橙色的招牌上,上麵是一朵綻放的海棠花,寫(xie) 著“海棠春睡——安然設計工作室”。
自2020年搬過來,吳安然在這個(ge) 小院裏工作已有3年多。提起工作室名字的來由,吳安然緩緩道來:“海棠春睡僅(jin) 四個(ge) 字,就包含了植物、節氣、動作,有中國古典文化的意蘊,我很喜歡。”
吳安然本科就讀於(yu) 景德鎮陶瓷大學,後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係攻讀碩士學位。畢業(ye) 後,懷揣著對陶瓷創作的熱情,2013年她回到景德鎮,正式成為(wei) 一名“景漂”。她說:“景德鎮的氛圍很好,許多年輕人聚集在這裏,做瓷器、擺攤、玩古玩、聊設計……碰撞出許多創意和想法。”
每一年,景德鎮出產(chan) 的生肖陶瓷都備受關(guan) 注,相同主題下的創作,競爭(zheng) 不可謂不激烈。2014年是馬年,吳安然設計的小馬,線條簡約、造型獨特,一下子火了。如今,這款生肖擺件依然是店裏的熱銷產(chan) 品。雨後天空般的影青色、野草一樣生機勃勃的草綠色、令人眼前一亮的大紅色……走進吳安然的工作室,第一眼就能見到各色小馬排成一列,簡單深沉,給人力量。一旁,是往年的兔、豬、虎等生肖擺件,還有2024年最新的小青龍陶瓷擺件。
“自從(cong) 小馬火了之後,我就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年創作一個(ge) 生肖陶瓷。”吳安然告訴記者,生肖陶瓷的創作並不簡單,需要提前一年就開始構想,每一個(ge) 的造型都是多次設計、反複打磨。“我的創作理念受宋瓷的影響較深,注重外輪廓線的簡約。可以看到,我創作的動物們(men) 都是很簡單的造型,通過極簡的輪廓,來勾勒出一種詩意,表達出安寧的感覺,恬靜而美好,給人治愈的力量。”吳安然說,多年的學習(xi) 工作中,她習(xi) 慣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中尋找美,並運用到現代設計之中。
作品數量和上新速度,並不是吳安然一味追求的。她工作台上的一個(ge) 盤子,已經雕了大半年。哪怕隻是盤子裏一朵小小的茶花,要運用捏、塑、雕、刻、刮、削、接、貼等種種工藝,充滿匠心。
幸運的是,景德鎮給了吳安然這樣的創業(ye) 者最佳的環境,這裏不僅(jin) 出產(chan) 質地優(you) 良的高白泥,還有大量的手藝人、窯廠聚集。“每個(ge) 周末都有講座、藝術分享會(hui) 等活動舉(ju) 辦。大家風格不同,聚在一起不僅(jin) 可以獲取創作靈感,還能分享工藝製作的新方法。”吳安然說,度小滿的信用貸款也緩解了她在創業(ye) 初期的資金壓力。如今她組建了自己的工廠,以便更好地保證出貨質量。
雖然定居景德鎮,吳安然的作品卻遠銷海內(nei) 外。有外國買(mai) 家線上下單,通過國際快遞收貨。她設計的寫(xie) 有名字和音符的小兔碗,曾作為(wei) 定製禮物送給英國愛樂(le) 樂(le) 團的11位音樂(le) 家,受到音樂(le) 家們(men) 的喜愛。
工作室裏,四隻胖嘟嘟的“青鳥”引人注意,它們(men) 形態各異,或昂首望月,或回頭凝望,圓潤的體(ti) 型和生動的神情惹人喜愛。“大雁被古人視為(wei) 靈禽,飛、鳴、宿、食四隻‘青鳥’寄寓文人的行、言、思、誌,意蘊深遠,受到很多人青睞。”吳安然說,“有位外國友人每次來中國都要帶走一隻,前後四次共帶走四隻,總算是集全了。”
一次次的正麵反饋讓吳安然感到欣慰,也堅定了她加強創意設計的信心。目前,吳安然正準備參加即將在瑞典舉(ju) 辦的中國設計展。“樣品已經寄過去,希望能去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現場向外國朋友們(men) 介紹我的作品。”
因瓷結緣
“洋景漂”齊聚追夢
“隻要是做陶瓷的,誰不想來景德鎮!”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斯坦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景德鎮不僅(jin) 吸引了吳安然這樣的中國年輕人,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學習(xi) 、創作、交流。
陶瓷是中華瑰寶,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重要名片。來自土耳其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博士研究生迪蘭(lan) ,同樣循著瓷器的源頭一路向東(dong) ,來到中國展開“探秘”之旅。
斯坦告訴記者,在自己國家時,他就知道中國的瓷器,景德鎮更是鼎鼎有名。2013年,他如願來到景德鎮陶瓷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習(xi) 傳(chuan) 統陶瓷技藝。如今,他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所學校任教,同時經常會(hui) 來景德鎮交流學習(xi) 。這一次,他要在中國待4個(ge) 月,還將體(ti) 驗中國農(nong) 曆新年。“我愛上了這裏款式多樣、品種繁多的瓷器,也深深被景德鎮的文化氛圍所吸引,這裏可以激發出我的創意。”
景德鎮因瓷而立、因瓷而興(xing) ,在這裏,有著中國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景德鎮陶瓷大學已吸引來自全球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000餘(yu) 名留學生。
除了留學生,共赴景德鎮這場陶瓷盛宴的還有不少外國藝術家。斯坦說,他用得最多的中文詞語就是陶瓷藝術家,因為(wei) 在景德鎮,從(cong) 事陶瓷創作的藝術家密度特別高。
韓國人宋耎姝,正在景德鎮進行駐場創作。從(cong) 陶溪川的老廠房拾級而上,記者來到專(zhuan) 屬於(yu) 她的“造夢空間”,隻見房間裏到處是顏料、陶瓷等,畫架上是一幅還未完成的畫作。這是陶溪川提供的駐場工作室,專(zhuan) 門邀請外國藝術家來這裏進行創作。
“我的丈夫是中國人,我們(men) 相識於(yu) 日本留學期間,後來他到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視覺傳(chuan) 達設計,我就和他一起過來。”宋耎姝說,2021年她首次來到景德鎮,驚訝地發現這裏遍地都是陶瓷作坊,很受震撼。以前她畫畫,用的材料主要是丙烯。到了景德鎮後,有“景漂”韓國朋友向她建議,可以試試把繪畫和陶瓷結合起來,宋耎姝的思路立馬打開了。有著多年潛水經驗的她,十分熱愛海洋,她的畫大多以表現海洋為(wei) 主,如今,她開始創作海洋主題的瓷板畫。
傳(chuan) 統的陶瓷質地和極具現代感的抽象畫相結合,令人眼前一亮。“我很喜歡景德鎮的青花,有偏綠色的藍、偏黑色的藍,濃淡不同,顏色也不一樣,太適合我的海底瓷板畫的創作了!”宋耎姝激動地說,“在這裏,無論你有什麽(me) 樣的創意,都會(hui) 被接納,都有可能變成現實。”最近,宋耎姝的作品入圍“瓷的旅程”——2023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一直到2024年6月15日,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都能看到她創作的瓷板畫。
高水平的藝術展和文化交流活動頻繁舉(ju) 辦,為(wei) 景德鎮這個(ge) 小城帶來國際化的視野和濃厚的創作氛圍。美國藝術家丹尼斯說,這裏手工製瓷產(chan) 業(ye) 鏈齊備、創作便利、成本低,這樣的創作環境吸引和他一樣的陶瓷愛好者紛至遝來。
目前,景德鎮已與(yu) 72個(ge) 國家的180多個(ge) 城市建立友好關(guan) 係。近年來,景德鎮國際藝術家工作室吸引了來自50多個(ge) 國家的藝術家駐場創作。他們(men) 汲取著千年瓷都的養(yang) 分,也通過自己的雙手推動了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和陶瓷文化的廣泛傳(chuan) 播。
因瓷圓夢
老瓷廠變強磁場
回望曆史長河,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景德鎮擁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禦窯史,無數匠人用爐火純青的技藝燒造出絕世佳品,奠定了景德鎮“瓷業(ye) 高峰在此都”的地位。一千多年來,萬(wan) 裏瓷路跨越山海,被稱為(wei) “白色金子”的景德鎮陶瓷沿著海上絲(si) 綢之路漂洋過海、走向世界,繪就了“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繁榮景象,更讓陶瓷文明賡續千年、延續至今。
如今,在景德鎮,陶陽裏、陶溪川、陶源穀、陶科園、陶博城“一軸五陶”各具特色、錯位發展,景德鎮陶瓷產(chan) 業(ye) 2022年營收達660億(yi) 元。千百年前瓷工為(wei) 皇家燒製瓷器的禦窯廠遺址旁,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等一應俱全。常態化舉(ju) 辦的沙龍、講座、論壇等各種活動,方便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青年交流分享。在明清窯作群,每天都有不少國內(nei) 外遊客慕名而來,向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學習(xi) 拉坯技藝。
“景德鎮雖小,卻是一個(ge) 可以連接世界的地方。”來到景德鎮,很難不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最受“洋景漂”歡迎的國際陶藝村,除了陶瓷和其他藝術作品的展示交流,常常會(hui) 有即興(xing) 的“國際範”音樂(le) 會(hui) 在生活區上演。由於(yu) 許多藝術家都有音樂(le) 方麵的一技之長,在這裏,無論是中國的傳(chuan) 統戲曲、民歌小調,還是來自歐美的鄉(xiang) 村藍調,抑或是非洲藝術家們(men) 的打擊樂(le) 器和歡快歌聲,都能收獲掌聲與(yu) 歡呼,讓整個(ge) 生活區笑聲不斷。
文化風和產(chan) 業(ye) 魂相互激蕩,時代感與(yu) 煙火氣彼此滋養(yang) 。同時,當地政府出台了許多政策措施鼓勵陶瓷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形成陶瓷工匠和愛好者的集群,千年老瓷廠成功變為(wei) 引才強磁場。2022年,景德鎮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景漂”人才進一步創新創業(ye) 的若幹措施》,製定了一係列針對“景漂”人才的扶持政策,如對留景的高校畢業(ye) 生按月提供創業(ye) 就業(ye) 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景漂”人才納入人才創業(ye) 金融支持範圍等。
“這次回到景德鎮參加活動,與(yu) 各國藝術家一起交流,收獲滿滿……”在海外傳(chuan) 播陶瓷文化的青年藝術家楊人倩對於(yu) 此次回國感受良多。“候鳥計劃”是陶溪川藝術中心長期的駐場藝術家招募計劃,旨在吸引國內(nei) 外優(you) 秀的藝術家到景德鎮陶溪川進行駐地創作、藝術交流,楊人倩受邀參加。從(cong) 2023年9月起,她和來自美國、挪威、韓國等國的藝術家一起,參加了陶溪川春秋大集的秋集,舉(ju) 辦公益講座分享了各自的創作理念,參觀了許多陶瓷工廠,結識了不少陶瓷工作室的主理人,還舉(ju) 辦了個(ge) 人展覽,沉浸式體(ti) 驗千年瓷都的厚重曆史與(yu) 創新活力。
景德鎮市文旅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盛璟晶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為(wei) 讓大家在景德鎮更好地追夢、圓夢,景德鎮市文旅局為(wei) 青年創客搭建了許多平台。比如創建國家文化和產(chan) 業(ye) 融合示範區,爭(zheng) 取更多國家扶持政策;舉(ju) 辦國際性大賽,為(wei) 青年創意設計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機會(hui) ;通過“旅遊+”賦能,幫助青年創客的創意產(chan) 品轉化,讓青年人“走得進”“留得住”。“下一步,我們(men) 將進一步激發‘景漂’人才創業(ye) 熱情,把陶瓷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li) 的名片擦得更亮。”
“明清時期景德鎮就有很多會(hui) 館,這裏一直以多元社群共榮共生為(wei) 特色。包容性和開放性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這無疑對青年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yu) 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賀鼎,長期從(cong) 事景德鎮文化遺產(chan) 與(yu) 創意經濟研究,在他看來,景德鎮有完備的陶瓷生產(chan) 工藝與(yu) 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有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和獨特的城市空間,更重要的是,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將給人們(men) 帶來更多圓夢的機會(hui) 。(葉 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