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尺素金聲丨7.6%,農民增收小賬本如何撬動大市場?

發布時間:2024-01-18 10:58:00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辛勤耕耘一年,不少人家總要算算賬。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伊下鄉(xiang) 村的農(nong) 家小院裏,果農(nong) 伊誌永算起“葡萄賬”:“6畝(mu) 果園畝(mu) 產(chan) 4500多斤,每斤收購價(jia) 比上年高了1元,算下來增收2.7萬(wan) 多元。”口袋鼓了,日子也過得紅火,去年伊誌永家裏裝了新空調,自己換了手機,農(nong) 閑時帶著愛人到周邊逛了一趟。

  小賬連著民生大賬。2023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691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7.6%,農(nong) 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yu) 城鎮。

  農(nong) 民收入增速“跑贏”城鎮居民,彰顯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

  細看農(nong) 民增收賬本,工資性收入是“大頭”。2023年農(nong) 民工月均收入水平達4780元,比上年增長3.6%,夯實了“底盤”。

  工資來自就業(ye) ,就業(ye) 連著宏觀經濟。步行街煙火氣氤氳、體(ti) 育賽事精彩紛呈、冰雪經濟蓬勃發展,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ye) 明顯改善。2023年全年服務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其中,住宿和餐飲業(ye) 增加值增長14.5%。作為(wei) 吸納就業(ye) 的“主渠道”,服務業(ye) 較快增長,帶動相關(guan) 行業(ye) 吸納就業(ye) 人數明顯增加。

  有效投資促就業(ye) 。2023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9%,從(cong) 江河岸畔的大壩堤防,到翻山越嶺的橋梁鐵軌,一個(ge) 個(ge) 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為(wei) 穩就業(ye) 發揮重要作用。

  勞動力要素是最活躍的要素。5億(yi) 多農(nong) 民是我國人力優(you) 勢的重要支撐。大力開展就業(ye) 技能培訓、部署開展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農(nong) 民工就業(ye) 形勢改善比較明顯,2023年農(nong) 民工總量達29753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191萬(wan) 人,增長0.6%。

  農(nong) 民收入增速“跑贏”城鎮居民,彰顯鄉(xiang) 村發展勃勃生機。

  2023年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5.8%。

  這一數據背後,來自於(yu) 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的不斷發展壯大。延安蘋果、贛南臍橙、百色芒果……各地鄉(xiang) 村立足資源稟賦,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全力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一個(ge) 個(ge) “土特產(chan) ”聯農(nong) 帶農(nong) 富農(nong)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類型多樣、特色鮮明、價(jia) 值多元、發展潛力大。目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部門累計支持建設30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龍頭企業(ye) 與(yu) 園內(nei) 360多萬(wan) 農(nong) 戶建立穩定產(chan) 銷對接關(guan) 係。

  鄉(xiang) 村發展新空間蘊含增收新潛力。如今的農(nong) 村,不再是單一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的地方,休閑采摘、科普研學、體(ti) 育賽事,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蓬勃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多元價(jia) 值日益凸顯,進一步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數據有力證明,2023年前三季度,受農(nong) 家樂(le) 和鄉(xiang) 村旅遊持續升溫等因素帶動,農(nong) 村居民第三產(chan) 業(ye) 經營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6.0%。

  農(nong) 民收入增速“跑贏”城鎮居民,彰顯國內(nei) 大循環的內(nei) 生動力。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農(nong) 村大集人潮湧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飛”進農(nong) 家小院,從(cong) 追求吃得飽、穿得暖,到追求吃得健康、穿得舒服、用得方便,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2023年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家庭外出從(cong) 業(ye) 人員人均寄回帶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5%,農(nong) 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9.0%。

  這一數據背後,是城與(yu) 鄉(xiang) 、供與(yu) 需的循環更暢通。當前,鄉(xiang) 鎮和村兩(liang) 級消費市場占我國消費市場總體(ti) 的38%,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nei) 需上,農(nong) 村有巨大空間。

  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現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仍然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但短板也是“潛力板”。產(chan) 業(ye) 培育、就業(ye) 幫扶、返鄉(xiang) 創業(ye) ……隨著農(nong) 民腰包鼓起來,消費旺起來,工農(nong) 城鄉(xiang) 循環暢起來,將進一步發揮“三農(nong) ”壓艙石作用,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動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