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

發布時間:2024-02-08 16:18: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曹鍾雄(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助理、數字經濟與(yu) 全球戰略研究所所長)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實現新型工業(ye) 化是關(guan) 鍵任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出發作出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重大戰略部署,推動我國新型工業(ye) 化邁出堅實步伐。新時代新征程,需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刻把握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基本規律,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ye) 化全過程。特別是要堅持係統觀念,將新型工業(ye) 化與(yu)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統籌推進,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工業(ye) 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我們(men)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必須正確認識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明晰新發展階段對我國工業(ye) 發展和工業(ye) 化進程提出的新要求。我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成為(wei) 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製造業(ye) 總體(ti) 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時也要看到,在工業(ye) 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還有待提升,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麵臨(lin) “卡脖子”難題。工業(ye) 發展麵臨(lin) 從(cong) 以簡單的擴量為(wei) 主向量質齊升轉變的挑戰,我國正處於(yu) 從(cong) 工業(ye) 大國向工業(ye) 強國邁進的重要關(guan) 口。這就要求我們(men) 把握新發展階段的特征要求,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向生產(chan) 技術的創新、生產(chan) 組織方式的變革、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區域布局的優(you) 化等多維度、深層次、高水平方向邁進。

  縱觀全球數百年工業(ye) 化曆程,工業(ye) 始終處於(yu) 大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對我國而言,新型工業(ye) 化是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量。新型工業(ye) 化不僅(jin) 要解決(jue) 我國工業(ye) 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還要做好實現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大文章,發展先進製造、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特別是要以新型工業(ye) 化的新思維、新方法,推動形成有利於(yu)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chan) 方式,引領帶動經濟、科技、社會(hui) 、文化全方位變革升級,在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e) 化道路上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you) 勢、增強發展動能。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是一個(ge) 係統工程,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ye) 化全過程,加快構建有利於(yu)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基礎設施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培育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加快製造強國建設。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基礎條件。要聚焦數字經濟、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重大產(chan) 業(ye) 領域,加快在核心基礎零部件、關(guan) 鍵技術、重大裝備、關(guan) 鍵基礎材料等方麵實現突破。要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nei) 生產(chan) 供應體(ti) 係,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關(guan) 鍵時刻不掉鏈子。要在堅持自主可控的基礎上,實施高質量“引進來”,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強化與(yu) 國際接軌,建立起能夠與(yu) 國際兼容的新型工業(ye) 化係統生態。

  科技創新是工業(ye) 化的重要引擎,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內(nei) 在要求。要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充分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支持企業(ye) 提升創新能力,全麵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要以數實融合為(wei) 重要抓手,集中優(you) 勢力量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推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大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實現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結構合理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科技創新要麵向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把握先進科技發展趨勢,把新型工業(ye) 化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推動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提升新型工業(ye) 化的科技含量。

  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戰略依托。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推進新型工業(ye) 化需要統一大市場的有力支撐,必須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加快培育大產(chan) 業(ye) 、大企業(ye) 。要牢牢把握擴大內(nei) 需這一戰略基點,支持企業(ye) 加強與(yu) 國內(nei) 市場需求的適配性,推出新產(chan) 品,培育新技術,鍛造新產(chan) 業(ye) 。要強化要素和資源市場對新型工業(ye) 化的重要保障作用,著力推動資本、土地、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更好適應新型工業(ye) 化發展需要。特別是要順應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趨勢,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著力打通數據壁壘,打破“數據孤島”,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以要素市場高水平建設促進新型工業(ye) 化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動力活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