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容量610萬千瓦 我國首個“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項目開工
昨天(26日),我國首個(ge) “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項目——華電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萬(wan) 千瓦新能源基地開工建設。項目采取風能、太陽能、火電、光熱等多類型能源相互補充發電,極大提高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度。
我國首個(ge) “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項目開工
新疆華電天山北麓基地610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位於(yu) 哈密巴裏坤和伊吾縣,總占地麵積約990平方千米。項目裝機容量610萬(wan) 千瓦,其中,風電420萬(wan) 千瓦、光伏180萬(wan) 千瓦、光熱10萬(wan) 千瓦,配套建設120萬(wan) 千瓦/480萬(wan) 千瓦時的電化學儲(chu) 能裝置。項目總投資超290億(yi) 元,依托煤電項目,采取風能、太陽能、火電、光熱等多類型能源相互補充發電,結合儲(chu) 能技術的調峰調頻,充分發揮了火電和儲(chu) 能設施的調節能力,極大提高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度。
華電新疆發電公司副總經理 常家星: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新增綠電142億(yi) 千瓦時,節約標煤427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72萬(wan) 噸,項目建成後將有力促進新疆資源優(you) 勢轉換,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同時,該項目將新能源發展與(yu) 生態治理相結合,投資約295億(yi) 元,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hui) 、環保效益,能夠促進新疆充分發揮資源優(you) 勢,高效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提升經濟增長動能。該項目將通過哈密至重慶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外送電力,為(wei) 重慶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電力支撐,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什麽(me) 是“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
“沙戈荒”,顧名思義(yi) ,就是指沙漠、戈壁和荒漠。由於(yu) 這些地區風能、太陽能等資源豐(feng) 富,可利用的國土空間資源十分豐(feng) 富。據測算,如果我國荒漠化麵積的1%用於(yu) 新能源發電,其裝機容量將超過目前我國發電總裝機容量。如今,這些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不毛之地越來越成為(wei) 新能源的“新戰場”,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能源新綠洲。
截至2023年底,我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已陸續建成並網,第二批、第三批已核準並陸續開工建設。而從(cong) 國家級的第一、二、三批風光大基地到沙戈荒基地再到水風光一體(ti) 化基地以及采煤沉陷區基地,國家級大基地規劃達到了4.5億(yi) 千瓦。
華電新疆發電公司戰略規劃部主任 吳鏑:我們(men) 剛開工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加上不久前投產(chan) 的另外4個(ge) 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五個(ge) “沙漠巨人”加起來每年可發“綠電”300億(yi) 千瓦時。
“多能互補”確保新能源高質量發電
這些項目不單純隻是一種能源模式,而是風能、太陽能、光熱、火電、儲(chu) 能等多類型能源相互補充供電,戳視頻↓↓↓了解“多能互補”模式有哪些好處。
新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對供電安全一直是個(ge) 製約因素,比如太陽會(hui) 落山,風也會(hui) 時有時停,這導致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和不穩定性。如何確保風電、光伏電源實現高質量發電?為(wei) 了破解這一難題,“多能互補”就成為(wei) 當前最佳選項。
華電新疆發電公司副總經理 常家星:“多能互補”就是通過科學研究論證,將風、光、火、儲(chu) 等時空分布特征不同的資源進行優(you) 化組合,通過統籌布局、靈活調節,讓各類電源從(cong) 原來的各管一攤、各自為(wei) 政,轉同台共舞、相互補台、彼此協助,發揮出最大功效,實現風電、光伏的高比例上網發電。多能互補對增加全網新能源消納量以及提升電力係統安全穩定性起到關(guan) 鍵作用。
“沙戈荒”地區大力推廣的“風光水火儲(chu) ”多能互補的新能源基地,將中東(dong) 部地區的用電需求和西部地區的資源優(you) 勢有效結合,對於(yu) 我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探索電源、電網、負荷、儲(chu) 能高度融合一體(ti) 化發展路徑具有先行示範和推動作用,將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