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這十年:北京近3萬名人員遷至副中心辦公 雄安對外骨幹路網全麵建成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有關(guan) 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郭蘭(lan) 峰介紹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有關(guan) 部門相繼出台產(chan) 業(ye) 、教育等專(zhuan) 項規劃和配套政策,形成了目標一致、層次明確、互相銜接的規劃政策體(ti) 係。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著眼於(yu) 解決(jue) 北京“大城市病”問題,構建形成疏解方案和政策體(ti) 係,推動首批疏解的高校、醫院、央企總部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投資、戶籍等疏解激勵約束政策出台實施。首都功能布局不斷優(you) 化,北京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
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雄安新區作為(wei)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堅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清楚了才開工建設。當前,城市框架雛形顯現,對外骨幹路網全麵建成,白洋澱水質提升至Ⅲ類,新區有了屬於(yu) 自己的行政區劃代碼、車牌等。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趨完善。北京市四套班子及70餘(yu) 個(ge) 市級部門、近3萬(wan) 名人員遷至副中心辦公,環球影城成為(wei) 文旅地標,北京藝術中心、城市圖書(shu) 館、大運河博物館等文化建築盛裝亮相,生活便利度不斷提升。
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北京、河北聯合成立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理事會(hui) 、執委會(hui) ,10餘(yu) 家北京醫院與(yu) 北三縣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取得實效,天津港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200萬(wan) 標箱,比2014年增長58%。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加快建設,成為(wei) 區域空氣質量最優(you) 城市。唐山提前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十四五”目標任務。
重點領域協同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交通、生態、產(chan) 業(ye) 等是率先發力突破的重點領域。目前,交通一體(ti) 化網絡加速構建,主要城市1~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態協同治理成效明顯,2023年區域PM2.5平均濃度較2014年下降近六成,“北京藍”成為(wei) 常態。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作持續強化,中關(guan) 村企業(ye) 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1萬(wan) 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800億(yi) 元。同時,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進,9900餘(yu) 家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體(ti) 製機製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各種顯性隱性壁壘正逐步破除,京津冀推出第一批165項資質資格互認,230餘(yu) 項高頻特色便民服務實現“自助辦”,自貿試驗區51項製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
總的來看,過去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主要是夯基壘台、落子布局,重在調整優(you) 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今後一個(ge) 時期,協同發展將向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下一步,國家將加快打造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總台央視記者 陳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