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時評】建好國家公園 實現“生態共富”

發布時間:2024-03-01 15: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賈振立(雲(yun) 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玉溪師範學院副教授)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要求在嚴(yan) 格保護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地質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積極開發森林康養(yang) 、生態觀光、自然教育等生態旅遊產(chan) 品。高質量推動國家公園建設,不僅(jin) 有助於(yu) 保持生態係統完整性、原真性、持續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地區生態環境質量,而且能夠提供優(you) 質的生態產(chan) 品,發展生態旅遊,從(cong) 而帶動地區經濟增長並提升人民福祉,實現“生態共富”。

  我國國家公園是由國家主導,旨在實現跨區域、流域、水域、山域等自然生態規劃保護和管理利用,因此應當注重優(you) 化頂層設計。在生態旅遊發展策略中,首先要做好生態旅遊區域空間管製,合理有效地劃分功能分區,針對不同功能區實施差別化管理。要編製生態旅遊專(zhuan) 項規劃,根據不同地區實際,製定符合現實和未來發展需求的生態旅遊規劃。依托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需要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guan) 係,將保護優(you) 先作為(wei) 發展生態旅遊的前提和保障。生物多樣性、生態原真性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根本,嚴(yan) 格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是不矛盾的,因此,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在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人類活動的幹擾,嚴(yan) 格執行生態保護措施是實現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方麵,要確保生態係統、自然景觀、自然遺跡的完整性和未來發展的持續性,充分發揮各類自然資源的潛在價(jia) 值,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開展生態教育、生態旅遊、自然生態體(ti) 驗,對於(yu) 國家公園內(nei) 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區域實施嚴(yan) 格保護、禁止開發;另一方麵,在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應科學評價(jia) 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科技手段,提高生態保護效能,基於(yu) 國家公園建設目標,明確開展生態旅遊活動強度和規模,實現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在不影響自然生態環境狀況下規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為(wei) 周邊社區群眾(zhong) “生態共富”帶來新機遇、新動能。

  國家公園從(cong) 普通的觀光旅遊向生態旅遊轉化,必要條件是建立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基礎和科研科普基礎等要素支撐體(ti) 係。要在生態安全評估和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建立完善的基礎服務、公共信息、生態環保、標識標誌、安全保障等服務體(ti) 係,設施的建立完善要與(yu) 周邊環境相適應、與(yu) 自然環境相協調,為(wei) 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實現生態效益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要與(yu) 生態旅遊路線相適配,專(zhuan) 注於(yu) 培養(yang) 能夠承載生態旅遊業(ye) 態的高級專(zhuan) 業(ye) 向導,逐步建立專(zhuan) 門的職業(ye) 資格體(ti) 係,增強國家公園解說係統的科學性和普適性,切實提高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此外,積極開展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的科研科普工作。自然生態瑰麗(li) 之地常常位於(yu) 山川險峻之處,要保障絕對的生態安全和人身安全,需要未雨綢繆,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為(wei) 科研科普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公園內(nei) 自然生態係統是一個(ge) 開放的巨係統,既是本地居民的生存家園,也是各類動植物的生長樂(le) 土,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中要突出“生態為(wei) 民”“生態共富”的價(jia) 值導向。係統核算國家公園內(nei) 生態旅遊服務價(jia) 值。基於(yu) 人與(yu) 自然價(jia) 值共創的特征,從(cong) 供給側(ce) 的旅遊資源保護、開發成本、人力勞動投入,需求側(ce) 的市場需求、市場潛力、消費意願、消費能力進行價(jia) 值核算,探索體(ti) 現市場規律的生態旅遊價(jia) 格形成機製,逐步形成標準化的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價(jia) 值核算體(ti) 係。建立並完善各利益主體(ti) 的協調與(yu) 整合機製,積極促進國家公園內(nei) 生態旅遊產(chan) 品交易。根據市場供需關(guan) 係,實現旅遊項目定價(jia) 的科學化、合理化,探索特許經營權製度,促使生態旅遊滿足國家公園保護目標和公眾(zhong) 需求。在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征程中,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之態建立國家公園與(yu) 生態旅遊的紐帶,開創建設美麗(li) 中國新局麵,共同繪就美麗(li) 中國絢麗(li) 畫卷。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1日 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