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代表團: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開放日聚焦】
光明日報記者 楊桐彤
3月5日下午,重慶代表團舉(ju) 行開放團組活動,中外記者圍繞重慶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數字重慶建設等話題向代表們(men) 踴躍提問。其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現場多次提到的一個(ge) 詞語。
從(cong) 2017年開始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到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到2022年“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寫(xie) 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再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正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果。
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dang) 組副書(shu) 記陳鳴波代表在活動現場列舉(ju) 了一係列標誌性成果:重慶已牽頭形成沿線省區市“13+2”協商合作機製,組建涵蓋11個(ge) 省區市的跨區域綜合運營平台,建成全國首個(ge) 集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chan) 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為(wei) 一體(ti) 的“五型”國家物流樞紐,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累計運輸貨物59.8萬(wan) 標箱、貨值上千億(yi) 元,加快通關(guan) 便利化改革和“單一窗口”建設,數字陸海新通道體(ti) 係架構搭建完成……
“我們(men) 要充分發揮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作用,堅持全方位、全市域、各領域融入,做足‘通道+經貿+產(chan) 業(ye) ’文章,全麵推動通道設施、物流效率、通道經濟、合作機製等迭代升級、提質躍升,努力實現通道運輸、通道經濟、通道貿易、通道服務、數字通道建設‘五個(ge) 新突破’。”陳鳴波代表表示。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6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