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文化節目《黃河文化大會》(第二季):一曲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視聽觀察】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
作者:蒙曼(全國婦聯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近期,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聯合黃河沿線八省(區)廣播電視台推出電視文化節目《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曆史價(jia) 值和時代精神,全麵展示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與(yu) 獨特魅力,喚醒了大眾(zhong) 對黃河文化的深刻感知與(yu) 共鳴。
觀看並參與(yu) 節目,我有兩(liang) 點真實的感受。一是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聯合黃河沿線八省(區)廣播電視台推出《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恰如其分。為(wei) 什麽(me) 恰如其分?首先是地理位置優(you) 越。說起黃河,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黃河奔向大海,山東(dong) 就是黃河落天走東(dong) 海的地方。河海交融是總結,也是新的開拓。節目山東(dong) 段這一期的主題是“九合一匡”,正好契合節目聯合推出的形式,為(wei) 作品賦予了更加深刻雋永的內(nei) 蘊。其次是黃河與(yu) 山東(dong) 這種低調厚重而又不可或缺的文化品格很像。在中國,黃河不是最長的河流,也不是水量最大的河流,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源頭。山東(dong) 不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也不是麵積最大的省份。但山東(dong) 有泰山、黃河、尼山,中華文明重要的精神標誌就在這裏。
第二個(ge) 感受是《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異彩紛呈。首先是立意好。節目的口號是“行走大河上下,共享盛世中華”。沿著黃河,從(cong) 涓涓細流走向一條大河,再走向蒼茫大海。我們(men) 在行走中增長知識,在行走中發現故事,也在行走中領悟黃河精神。沿著黃河走一遍、跟著節目看一遍,就會(hui) 發現,黃河的文化承載太豐(feng) 富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故事,黃河是好例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也是好例子。中華文明的五個(ge) 突出特性,黃河還是好例子。《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帶我們(men) 走遍沿黃九省(區),讓我們(men) 真切感受到黃河沿岸的厚重曆史,也感受到黃河沿岸的幸福生活。其次是結構好。九期主題節目,一期一省(區),讓我們(men) 真真切切感受到隨著黃河水的自然流動,黃河文化也在自然流轉。沿黃九省(區),每個(ge) 省(區)的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突出的特點,也帶有黃河文化的氣息,蘊藏著黃河精神。再次是故事好。《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的編導擅長講故事,選手有故事,比賽有故事,出題人也有自己的故事。內(nei) 蒙古老師教小學生唱歌,古老的歌曲配上孩子稚嫩的嗓音,給人一種特別的感動,讓我們(men) 感受到,黃河故事是中華兒(er) 女共同書(shu) 寫(xie) 的,也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共同傳(chuan) 承下來的。一個(ge) 又一個(ge) 鮮活的故事,托起了古老而又年輕的黃河故事。這樣的故事有溫度、接地氣。
九省(區)廣播電視台合作,節目中99位黃河文化達人,還有出題人以及其他方方麵麵的加持,匯聚成一個(ge) 強大的傳(chuan) 播矩陣。再加上小屏和大屏的結合,主流媒體(ti) 和自媒體(ti) 的結合,《黃河文化大會(hui) 》(第二季)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3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