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實厚度提升作品高度
【影視銳評】
作者:閆偉(wei)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編輯部副主任)
在數量可觀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質量,是現實題材影視創作發展的當前要務。提質的方法與(yu) 路徑有很多,但最根本的還是在“現實”這個(ge) 關(guan) 鍵詞上下功夫。麵對林林總總、包羅萬(wan) 象的現實生活,表現什麽(me) 、如何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創的價(jia) 值追求,也決(jue) 定著作品的藝術質量。縱觀近年產(chan) 生較好反響的一些現實題材作品,可以發現一個(ge) 共性特質,即在社會(hui) 人生的某個(ge) 表達維度上向縱深開掘,為(wei) 作品賦予厚重質感的同時,與(yu) 觀眾(zhong) 產(chan) 生多層次的共情共鳴。
首先,現實題材應生動地展現時代精神,詮釋社會(hui)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電視劇《麓山之歌》能在充滿創作難點的重工業(ye) 題材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wei) 敢於(yu) 直麵該領域在時代發展中遇到的深層次問題,並通過生動演繹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為(wei) 企業(ye) 麵對生存危機時走出焦灼與(yu) 迷惑探索出路,達到引人深思的效果。故事一開頭就交代了工程機械行業(ye) 迎來寒冬,有超過70年曆史的龍頭國企“麓山重工”經營斷崖式下滑,企業(ye) 麵臨(lin) 被退市的風險的背景。他們(men) 推行“重工換金融”計劃,轉向金融賽道為(wei) 企業(ye) 尋找出路。然而,一旦削弱重工主業(ye) ,則意味著產(chan) 業(ye) 上下遊相關(guan) 聯企業(ye) 的近萬(wan) 名職工都將麵臨(lin) 轉崗或下崗。與(yu) 此同時,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麓山一號”項目,也因科研經費的暫停支付而陷入危機。於(yu) 是,董事長方銳舟麵對經營難題主動求變;以衛丞為(wei) 代表的科研人員破解“卡脖子”技術;以焊工金燕子、勞模宋春霞等為(wei) 代表的工人秉持工匠精神。這些劇情深度介入現實,讓人們(men) 看到現實題材的擔當與(yu) 力量。可見,創作若要更好地實現對時代性的挖掘和融匯,不能貼標簽、打幌子,隨意拚接、一蹴而就,而要潛心思考時代大潮與(yu) 個(ge) 體(ti) 命運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找尋通過藝術手法更好地詮釋深層邏輯的渠道方法,並對種種社會(hui) 現象進行價(jia) 值判斷與(yu) 哲學反思。當把這些貌似高深的命題,以不著痕跡的方式融入雅俗共賞的故事中時,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便夯實了。
其次,現實題材應多維透視人性本真,成就作品的深刻人文意蘊。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hui) 環境中,環境對人有塑造作用。但是,人畢竟有自己的意誌和能動性。走什麽(me) 路,取決(jue) 於(yu) 自己的認知與(yu) 選擇。所以,創作對人性的拷問越深刻,作品越顯厚重。特別是對於(yu) 現實題材而言,能讓觀眾(zhong) 沉浸其中並產(chan) 生情感共振和心靈共鳴的,往往是角色在經曆成長轉變、精神迷茫、人生困頓時所彰顯的人格魅力、人情溫度、人性深度。
電視劇《南來北往》裏鐵路警察汪新被人誣陷,麵臨(lin) 被革職的風險,他的女朋友姚玉玲立馬跟他提出分手,而青梅竹馬的女同學馬燕卻始終在身邊默默支持他。電視劇《風吹半夏》裏,女主人公許半夏經過艱苦奮鬥,從(cong) 賣廢鐵的小販成長為(wei) 鋼鐵行業(ye) 的女企業(ye) 家。但無論生意做得多大,她內(nei) 心始終背負著一種罪惡感。她的合夥(huo) 人為(wei) 了低價(jia) 租賃灘塗作為(wei) 放置廢鋼的堆場,用廢機油汙染灘塗。善與(yu) 惡,對與(yu) 錯,一念之間。黑乎乎的廢機油不僅(jin) 汙染了灘塗,也汙染了他們(men) 的內(nei) 心。就像結尾處許半夏說的那樣:“那時候我還年輕,不知道命運所有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下了價(jia) 格。”此外,《狂飆》《漫長的季節》等劇產(chan) 生一定收視熱度,也得益於(yu) 主創對人性的深度觀照,讓觀眾(zhong) 從(cong) 中感受到某種可觸可感的真實質地。但在挖掘人性的過程中,創作者也需警惕走向另一個(ge) 極端,即一味表現人性複雜而湮沒了人格光亮,甚至把刻意聚焦和放大人性的陰暗麵當作深刻。追求厚重感絕不能以犧牲價(jia) 值觀為(wei) 代價(jia) ,否則便成了舍本逐末。
再次,現實題材應激活傳(chuan) 統基因,讓故事在展現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中走向厚重。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現實題材要努力把主流立場、現實語境、百姓視角、故事思維、視聽語言等熔於(yu) 一爐,生動表現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如何從(cong) 古至今一脈相承、落地生根,如何在當代社會(hui) 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傳(chuan) 遞深遠厚重的人生道理。
電視劇《大江大河》係列彰顯改革先行者宋運輝身上勤勉正直、勇挑重擔等傳(chuan) 統美德。《繁花》對誠信等傳(chuan) 統商業(ye) 道德進行了有力弘揚。還有《人世間》引發觀眾(zhong) 對“何為(wei) 孝”的思考。周家三個(ge) 子女,周秉義(yi) 、周蓉遠走高飛,有所成就,讓父母以此為(wei) 榮,是為(wei) 養(yang) 心智;周秉昆在父母身邊伺候,照顧衣食住行,是為(wei) 養(yang) 口體(ti) 。最終得出結論,無論是養(yang) 口體(ti) 還是養(yang) 心智,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這些深受歡迎的作品彰顯影視創作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進而激發觀眾(zhong) 的文化認同、增強人們(men) 的文化自信。
近期,不斷有創作致力於(yu) 從(cong) 不同角度開發傳(chuan) 統文化,來尋求題材突破和主題升華,這樣的思路和趨向令人欣喜,但在有些方麵還需注意:應更準確地找到所聚焦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要義(yi) 是什麽(me) ,這樣才能在表現的過程中心裏有數,而非隻關(guan) 注到皮毛、隻借用了符號;應更有效地探索文化精神和故事講述的融合,讓二者互相浸潤,產(chan) 生化學反應,否則極容易因“兩(liang) 張皮”損害了作品的整體(ti) 性甚至完成度;應更深入地思考傳(chuan) 統文脈如何潤物無聲地流淌到現實生活中,並在當代故事裏生發出新的時代價(jia) 值和精神光芒。
現實題材影視創作的高質量發展,是品質的迭代升級。表現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厚度,是衡量作品質量的重要標誌,也是長久贏得觀眾(zhong) 的重要考量。隻有廣大創作者將此作為(wei) 自覺追求,整個(ge) 行業(ye) 才會(hui) 具有更光明的前景。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3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