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質生產力解碼視聽發展未來——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觀察

發布時間:2024-04-01 15: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周洪雙 李曉東(dong)

  3月28日至3月30日,以“極視聽 強賦能”為(wei) 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在四川省成都市舉(ju) 辦。11年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見證了我國視聽行業(ye) 的蓬勃發展,新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新場景新業(ye) 態持續湧現、新質生產(chan) 力解碼視聽發展未來……這個(ge) 被稱為(wei) “行業(ye) 風向標”的大會(hui) ,正源源不斷地為(wei) 視聽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屆大會(hui) 重點圍繞深耕精品內(nei) 容、壯大主流輿論、強化科技賦能、深化行業(ye) 治理、加強國際傳(chuan) 播等議題展開,聚焦微短劇國際傳(chuan) 播、網絡視聽內(nei) 容出海、城市國際傳(chuan) 播等內(nei) 容。

  微短劇與(yu) 文旅加速融合

  近年來,微短劇以其體(ti) 量輕、節奏快、內(nei) 容高濃的特性成為(wei) 創作新風口,尤其在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後,一批城市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而走紅,讓“文旅+微短劇”模式釋放出更多價(jia) 值。

  開幕式上,“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文旅—廣電合作啟動儀(yi) 式舉(ju) 行,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you) 秀微短劇將陸續與(yu) 觀眾(zhong) 見麵。在隨後舉(ju) 行的論壇上,點眾(zhong) 科技執行總裁李江表示:“‘微短劇+文旅’的底層邏輯,就是用微短劇去講故事,用故事去承載文化,用文化去推動旅遊經濟。”

  從(cong) 長遠來看,微短劇的發展離不開精品內(nei) 容的支撐。在“微短劇創作”論壇上,政府、平台、創作者等多方重磅代表共同發起《2024精品微短劇行業(ye) 倡議書(shu) 》,這項倡議旨在持續優(you) 化行業(ye) 創作和創新環境,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更多有品質、有價(jia) 值的好內(nei) 容,同時全麵推動網絡微短劇業(ye) 態實現高質量發展。

  “隻有端正創作態度,堅持正確價(jia) 值取向和審美取向,始終把內(nei) 容創作放在首要位置,用心、用功、用情創作出更多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精品力作,行業(ye) 才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馮(feng) 勝勇在該論壇的致辭中表示。

  在大會(hui) 分論壇中,圍繞微短劇創作傳(chuan) 播舉(ju) 辦了3場專(zhuan) 業(ye) 論壇,與(yu) 會(hui) 人員從(cong) 不同維度深入探討有關(guan) 推動微短劇行業(ye) 健康繁榮發展的議題。在幾場以微短劇為(wei) 主題的活動上,現場過道都擠滿了想了解業(ye) 界動態的觀眾(zhong) ,主管部門通過政策宣講、行業(ye) 主體(ti) 集中研討,進一步統一了業(ye) 界認知,集中體(ti) 現了這場大會(hui) 的“風向標”作用。

  內(nei) 容出海助力國際傳(chuan) 播

  微短劇不僅(jin) 在國內(nei) 市場快速發展、全麵提質,在海外市場同樣迸發出強勁的增長潛力,成為(wei) 推動中國故事“走出去”的重要載體(ti)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短視頻正在成為(wei) 人們(men) 重要的休閑、娛樂(le) 、生活和社交方式。正因如此,短視頻出海也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新路徑。

  在海外,短視頻平台通過把國內(nei) 微短劇的一些劇本“搬運”到當地,並找當地的演員來進行本土化改編,受到當地觀眾(zhong) 的歡迎。在“微短劇創新發展與(yu) 國際傳(chuan) 播論壇”上,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周繼紅在致辭中表示:“要提升運營水平,拓寬海外傳(chuan) 播渠道,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推動微短劇國際傳(chuan) 播從(cong) 新興(xing) 業(ye) 態向成熟業(ye) 態轉變。”

  動畫片的國際傳(chuan) 播情況也受到了與(yu) 會(hui) 者的關(guan) 注。在“動漫IP全球傳(chuan) 播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動畫國際傳(chuan) 播報告(2023)》。該報告顯示,動畫已成為(wei) 中國視聽出口重要形態,2023年電視動畫出口時長占中國出口節目總時長的12.15%。全年出口額前十的企業(ye) 中,有9個(ge) 為(wei) 民營動畫製作企業(ye) ,中國動畫正以全產(chan) 業(ye) 鏈的形態進入國際市場。

  此次大會(hui) 圍繞微短劇國際傳(chuan) 播、網絡視聽內(nei) 容出海、城市國際傳(chuan) 播等議題展開討論,充分展現了網絡視聽節目接地氣、傳(chuan) 播快的特點,更好地發揮了網絡視聽在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等方麵的獨特作用。同時大會(hui) 積極邀請國際嘉賓參會(hui) ,在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論壇進行經驗分享,體(ti) 現網絡視聽在聯通內(nei) 外、溝通世界方麵的重要作用。

  新技術為(wei) 好內(nei) 容賦能

  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八大場景應用到虛擬拍攝,國內(nei) 首部文生視頻AI係列動畫片《千秋詩頌》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首個(ge) AI導演愛芒誕生並主導綜藝節目的全流程製作,首款影視製作車亮相並提供一站式現場製作解決(jue) 方案……在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上,技術與(yu) 藝術的探討讓眾(zhong) 多與(yu) 會(hui) 者感受到了新技術在影視製作中的巨大潛力。

  在大會(hui) 開幕式現場,中國網絡視聽協會(hu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數字人研究院聯合出品的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一鏡到底”式實驗性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宣傳(chuan) 片正式發布。宣傳(chuan) 片使用當下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是“視聽+”在AIGC領域的創新實踐,展現了網絡視聽行業(ye) 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在開幕式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當下更應該關(guan) 注AIGC,即由AI生成轉化的各種服務,讓AI無縫整合所有行業(ye) 、場景、終端,為(wei) 網絡視聽行業(ye) 帶來巨大的創新力。

  在大會(hui) 設置的新技術與(yu) 精品節目特色展區,一係列前沿科技成果和創新應用集中亮相。其中,AIGC的突破式發展尤為(wei) 引人注目。“作為(wei) 一個(ge) 剪輯師,我覺得技術是影視創作中很重要的環節。如今出現了AI等新技術,讓我很興(xing) 奮。”在電影導演、剪輯師許宏宇看來,網絡視聽從(cong) 業(ye) 者因此可以結合新的技術,對中國文化元素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表達,打造出更多類型的、更新鮮的作品。

  此次大會(hui) 上,“新技術為(wei) 好內(nei) 容賦能”成為(wei) 嘉賓們(men) 共同關(guan) 注的熱點話題。此次大會(hui) 設有9場技術類活動和1場展覽,聚焦當下最新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和行業(ye) 應用,探討技術革命帶來的產(chan) 業(ye) 變革,為(wei) 網絡視聽行業(ye) 加快創新、以新質生產(chan) 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you) 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第十一屆網絡視聽大會(hui) 議題豐(feng) 富多元,涵蓋科技賦能、精品創作、國際傳(chuan) 播、媒體(ti) 融合以及行業(ye) 治理等多個(ge) 方麵,突出權威性、引領性、國際性,兼顧豐(feng) 富性和參與(yu) 性。大會(hui) 準確把握網絡微短劇快速發展並逐步呈現精品化、主流化的總體(ti) 態勢,舉(ju) 辦多場微短劇相關(guan) 論壇,發布多個(ge) 微短劇扶持計劃,著力推動這一快速發展的新興(xing) 行業(ye) 在規範化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01日 09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