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科學家揭示青藏高原中央穀地形成及隆升曆史

發布時間:2022-02-11 07:3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記者張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日前定量恢複了青藏高原中央穀地3800萬(wan) 到2900萬(wan) 年前的隆升和消亡過程。相關(guan) 成果1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在線發表。

  數千萬(wan) 年前的青藏高原上,在高大的岡(gang) 底斯造山帶和中央分水嶺造山帶之間,曾發育一個(ge) 與(yu) 現今地貌完全不同的低海拔中央穀地。它何時隆升到現今高度?導致中央穀地隆升的驅動力又是什麽(me) ?

  自1997年起,丁林院士帶領團隊持續在位於(yu) 中央穀地中部的倫(lun) 坡拉盆地開展野外考察,試圖解開這個(ge) 謎團。

  研究結果表明,約5000萬(wan) 到3800萬(wan) 年前,青藏高原呈現為(wei) “兩(liang) 山夾一盆”的地貌特征,岡(gang) 底斯山脈海拔約4500米,中央分水嶺山脈海拔約4000米,它們(men) 之間夾著海拔約1700米的中央穀地。中央穀地氣候溫暖濕潤,亞(ya) 熱帶動植物繁盛。

  約3800萬(wan) 到2900萬(wan) 年前,中央穀地快速隆升為(wei) 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標誌著青藏高原主體(ti) 部分形成。伴隨中央穀地隆升和全球氣候變冷,高原中部溫度顯著下降,降水減少,從(cong) 溫暖濕潤的亞(ya) 熱帶生態係統,轉變為(wei) 寒冷幹燥的高寒生態係統,主要地表植被為(wei) 高山草甸。

  研究認為(wei) ,導致中央穀地隆升的深部地球動力學機製為(wei) 俯衝(chong) 的拉薩地幔拆沉、軟流圈物質上湧及上部地殼縮短。由青藏高原深部圈層作用驅動的高原生長過程,是高原地表圈層(大氣圈、冰凍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演化和鏈式響應的內(nei) 源驅動力。

  據介紹,該研究包含構造地質演化、岩石圈深部結構、古高度、古溫度、古植被分析和古氣候模擬等領域,在青藏高原各圈層時空演化相互作用研究方麵邁出了堅實一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