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為何驚豔世界?(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張 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2月22日 第 10 版)
自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以來,一直是國際輿論關(guan) 注的熱點。近日,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宣布,北京冬奧會(hui) 已成為(wei) 迄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hui) ,而且已在全球社交媒體(ti) 上吸引超20億(yi) 人關(guan) 注。驚豔與(yu) 喝彩、讚歎與(yu) 感動,無疑成為(wei) 主流聲音。
世界各國人民為(wei) 冬奧喝彩
“世界各國人民為(wei) 冬奧喝彩,為(wei) 北京加油,一起向未來,這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充分體(ti) 現。”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
“收視率破紀錄,是北京冬奧會(hui) 受到全球公眾(zhong) 喜愛和歡迎的最有力證明。這才是世界的主流態度。”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在媒體(ti) 撰文指出,“通過多元的媒體(ti) 報道和社交媒體(ti) 的廣泛互動,本屆冬奧會(hui) 的方方麵麵、點點滴滴構成一幅幅具體(ti) 可感的生動畫麵,它們(men) 的吸引力和說服力是那些偏見報道所不能比的。”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報道稱,北京冬奧會(hui) 在中國農(nong) 曆立春節氣的晚上,奉獻了一場融合高端科技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開幕式演出。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稱,全球大流行病期間,中國如期舉(ju) 辦冬奧會(hui) ,無疑是一項艱巨任務和重大成就。西班牙“世界秩序”網站注意到,冬奧會(hui) 不僅(jin) 讓中國證明自己已躋身技術強國之列,也是展示其在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麵取得創新成果的良機。美聯社指出,從(cong) 北京中心地帶前往冬奧會(hui) 高山滑雪場地的路程約120公裏,但通過冬奧會(hui) 交通係統——該係統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嚴(yan) 格封閉措施——前往那裏是一段“史詩般”的旅程。
“北京冬奧會(hui) 帶來了無與(yu) 倫(lun) 比的精彩感與(yu) 新奇感、科技感與(yu) 智慧感、安全感與(yu) 舒適感、友好感與(yu) 溫暖感、先進感與(yu) 強大感,驚豔了世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安全與(yu) 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陳須隆對本報記者表示,“我有幸出席了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和閉幕式,兩(liang) 場儀(yi) 式構思巧妙、匠心獨運,實現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都是令人讚歎不已的視覺盛宴。隨著冬奧會(hui) 的進行,世界發現了更多精彩:‘冰立方’‘冰絲(si) 帶’‘雪飛燕’‘雪如意’等充滿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比賽場館場地和非凡的賽場體(ti) 驗,智能機器人、智慧醫療設施、智慧餐廳、時速350公裏的京張高鐵、‘最快的冰’‘最美的冰’、超高速4K軌道攝像機係統等帶來的科技感與(yu) 智慧感,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大批氫能汽車投入使用等處處體(ti) 現出的‘綠色辦奧’理念以及中華優(you) 秀文化與(yu) 奧林匹克文化交相輝映產(chan) 生的巨大魅力。”
中國人言必行、行必果
“北京冬奧會(hui) 得以驚豔世界,我認為(wei) ,原因在於(yu) 冬奧會(hui) 展示了三個(ge) 轉型:一是冰雪運動從(cong) 貴族運動轉型為(wei) 平民運動,此次冬奧會(hui) 帶動3.46億(yi) 普通民眾(zhong) 喜歡冰雪運動,這是個(ge) 偉(wei) 大的進步和創舉(ju) ;二是中國從(cong) 粗放式工業(ye) 化到綠色—低碳新型工業(ye) 化、從(cong) 工業(ye) 大國到數字大國的‘華麗(li) 轉身’,標誌性的畫麵就是首鋼滑雪大跳台上,運動員的身後是廢棄的工業(ye) 設施,身前是奇異而美麗(li) 的城市綠洲;三是冬奧會(hui) 本身從(cong) 競技性活動轉型為(wei) 展示溫情和團結的盛事,這也正是中國所提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應有之義(yi) 。”中國人民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王義(yi) 桅對本報表示。
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讓美聯社感歎,北京成為(wei) 首個(ge) 既舉(ju) 辦過冬奧會(hui) 也舉(ju) 辦過夏季奧運會(hui) 的城市。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這個(ge) 國家而言,這符合其大手筆做事的傳(chuan) 統。佐治亞(ya) 州立大學的中國問題專(zhuan) 家瑪麗(li) 亞(ya) ·列普尼科娃將中國大手筆做事的政策稱為(wei) “恢弘政治”。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的中國問題專(zhuan) 家希娜·格雷滕斯看來,中國借冬奧會(hui) 之機,向國內(nei) 外受眾(zhong) 展示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普通民眾(zhong) 的故事,同時也確保大家見證黨(dang) 和國家展現出的令人驚歎的實力。
世界上從(cong) 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陳須隆指出,北京冬奧會(hui) 之所以能夠驚豔世界,“首先是國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視。中國對國際社會(hui) 莊嚴(yan) 承諾:我們(men) 不僅(jin) 要辦好一屆冬奧盛會(hui) ,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來。中國人言必行、行必果。第二是貫徹了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第三是擁有舉(ju) 辦冬奧會(hui) 的強大實力。在世紀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安全辦奧’,向世界展現了正在‘強起來’的中國所具備的實力,給世界帶來明顯衝(chong) 擊。第四是展現了中國深厚的文明底蘊。和平、和睦、和諧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天人合一’和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華文明理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華文明追求,通過冬奧會(hui) 綻放出時代光芒。第五是體(ti) 現了中國政通人和的製度優(you) 勢,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麵貌,傳(chuan) 遞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第六是在新媒體(ti) 時代,包括運動員在內(nei) 的參賽人員通過社交媒體(ti) 等手段,講述自己精彩的冬奧會(hui) 故事,讓北京冬奧會(hui) 的真相與(yu) 美好傳(chuan) 遍全世界。”
一次充滿正能量的互動
通過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展示的是一個(ge) 強大而自信的國家形象。這是包括路透社和西班牙《日報》在內(nei) 的諸多媒體(ti) 發出的共同聲音。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稱,開幕式上,一大群來自河北阜平縣山區的兒(er) 童用希臘語演唱奧林匹克會(hui) 歌,讓人在這個(ge) 憂患紛擾的世界感受到善意和溫暖。全球運動員聚集在象征著公平競爭(zheng) 、團結友愛的五環旗下。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北京冬奧會(hui) 不僅(jin) 屬於(yu) 中國,也屬於(yu) 全世界。
“對於(yu) 中國而言,北京冬奧會(hui) 意義(yi) 重大:一是推動中國迎來‘冰雪運動熱’。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以來,帶動了中國3.46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二是加速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的大發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三是使北京成為(wei) 世界首個(ge) ‘雙奧之城’,為(wei) 北京乃至中國對外交流與(yu) 合作提供了新的橋梁和紐帶,也為(wei)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yu) 抓手。四是展示了新時代中國人民陽光、富強、開放的良好形象,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再次展現出舉(ju) 辦大規模賽事的能力,中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得以彰顯。世人從(cong) 中看到了一個(ge) 豐(feng) 富多彩、生動立體(ti) 的新時代中國,感受到中國的開放自信、勇毅擔當。”陳須隆說。
陳須隆認為(wei) ,對於(yu) 世界而言,北京冬奧會(hui) 也帶來諸多益處:其一,為(wei) 世界冰雪運動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具有劃時代意義(yi) 。其二,為(wei) 世界冰雪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開拓廣闊空間。其三,弘揚了奧林匹克精神,豐(feng) 富了奧林匹克文化。北京冬奧會(hui) 使中華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和合共生,推動“更團結”與(yu) 中華和合文化同頻共振,同時,促進了“綠色奧運”走深走實。其四,給世界帶來信心、力量和希望。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當下,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振奮人心,展示了人類的韌性、團結和對幸福的追求。其五,北京冬奧會(hui) 書(shu) 寫(xie) 了國際體(ti) 育史上的新篇章,中國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冬奧盛會(hui) 向全世界發出“一起向未來”的時代強音,充分體(ti) 現了“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展現了人類攜手克服困難、追求和平、麵向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
“通過本屆冬奧會(hui) ,中國和中國人得到了一次具體(ti) 真切全麵的呈現,讓中國和世界完成了一次溫暖、充滿正能量的互動。”張頤武指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