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三年 目標卻不是金牌——走近北京冬奧會滑雪醫生
苦練三年踏上冬奧雪道,他們(men) 的目標卻不是金牌
——走近北京冬奧會(hui) 滑雪醫生
◎本報記者 何 亮 實習(xi) 記者 陳可軒
46秒,後仰摔倒的運動員還沒能自己站起來,李振華和馬鵬程已經趕到了現場。賽事直播還沒來得及播一次慢動作回放。
橙色外套,印著醒目的紅十字,被譽為(wei) “雪上柳葉刀”的“滑雪醫生”是雪場上的另一道“風景”。他們(men) 分秒必爭(zheng) ,使命必達,作為(wei) 最了解潛在傷(shang) 病風險的醫務工作者,卻多年接受滑雪訓練,隻為(wei) 守護他人的生命健康。
別擔心,我們(men) 來了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比賽中,安道爾運動員埃絲(si) 特韋斯摔倒受傷(shang) ,雲(yun) 頂滑雪公園的滑雪醫生們(men) 隨即上演了一場教科書(shu) 級別的現場救援,全程流暢、安全,沒有二次損傷(shang) 。
按照要求,無論是蘑菇道、U型槽,還是坡麵障礙、跳台,凡有運動員受傷(shang) 的地方,滑雪醫生都須在4分鍾內(nei) 趕到現場,10分鍾內(nei) 將傷(shang) 員轉移出賽道。
“雖然這名運動員一開始自己能起地,但她很難自己走下去。”李振華和馬鵬程在第一時間進行簡易處置後,匯報現場情況,將傷(shang) 員固定在救援船上,轉移至運動員醫療站交接區。
在模擬救援訓練中,滑雪醫生通常專(zhuan) 注於(yu) 練習(xi) 技術、爭(zheng) 奪時間、明確診療規範等,而到了真實的冬奧會(hui) 賽場,麵對的多是滿懷夢想卻意外受傷(shang) 的運動員,尤其是不得不轉運離場的那一刻,“心態崩了”的傷(shang) 員除了需要救治,還需要安慰。“當時感覺她挺艱難的,可能是比賽沒能完成,受了傷(shang) 又疼吧,我們(men) 要盡量安撫她的情緒。”李振華說。
護佑生命,有我在
滑雪醫生每天要在平均氣溫-10℃的雪場裏站3—4個(ge) 小時,如果身體(ti) 凍僵了會(hui) 影響滑行和救援。為(wei) 此,他們(men) 要穿七八層衣服,把自己“裹得很臃腫”。
不光如此,為(wei) 了做好防疫保護,滑雪醫生即使在滑行中也要佩戴好口罩。口罩的上沿要壓在雪鏡裏,哈氣會(hui) 順著上沿上溢,風一吹,雪鏡就變成了“冰殼子”,能見度大打折扣。李振華和隊友們(men) 想了個(ge) 辦法:每天用膠布和凡士林密閉口罩,再勒緊雪鏡狠狠壓住,盡可能防止雪鏡起霧。
而比衣服更厚重的,是救援包。每個(ge) 背包至少10公斤重,固定不好就會(hui) 在滑行中拽來拽去。在救援包裏,滑雪醫生們(men) 會(hui) 特意給一些藥品貼上“暖寶寶”,避免它們(men) 在賽場的低溫環境中失效或者結冰。
做好這些準備,滑雪醫生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在比賽進行中,他們(men) 不能隨意走動,因為(wei) 在運動員高速移動的視線中,要避免出現移動的物體(ti) ,否則很可能造成幹擾。
“在那兒(er) 站著能有多累?那是你小瞧了精力的消耗。運動員出發,我的心就提起來了。”障礙追逐比賽有多名選手一起出發,李振華要盯緊每一名運動員的比賽過程,通過摔倒方式預判可能的傷(shang) 情。
在風刀霜劍的嚴(yan) 寒中,精神時刻緊繃,救援時刻準備。“壓力還是很大的。看到運動員摔跤,精神馬上就繃起來了,感覺熱血往頭上湧。”李振華說,“經常是再一看運動員沒什麽(me) 事兒(er) 繼續滑了,我的心裏一塊石頭就落地了。”
國有征召,我必到
能滑雪、懂急救就能搖身一變算是滑雪醫生了嗎?事實上,雪道救援具有很強的專(zhuan) 業(ye) 性,一名會(hui) 滑雪的醫生想成為(wei) 合格的滑雪醫生還需要大量的專(zhuan) 業(ye) 訓練。
有別於(yu) 日常滑雪運動中對速度和姿態的追求,救援的滑行技巧要服務於(yu) 保障救援速度和安全。“伴著寒冷和大風,在複雜的地形和緊張的賽事中進行‘快速、安全、有效、規範’的醫療救援,其難度也會(hui) 成倍增長。”李振華說。
為(wei) 全力做好北京冬奧會(hui) 的醫療保障工作,2019年,北京冬奧組委在北京和河北選拔了一批醫生,3年來,每個(ge) 雪季開展專(zhuan) 業(ye) 滑雪救援培訓,組建了一支“冬奧滑雪醫療保障夢之隊”。經過層層的篩選和考核,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李振華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馬鵬程最終入選。
在培訓期間,摔倒是家常便飯,受傷(shang) 也在所難免。有時最低氣溫能達到-25℃,由於(yu) 雪道救援要求不能戴保暖手套,隊員們(men) 都是戴外科手套完成救援操作。常常有隊員因此凍傷(shang) ,或是滑雪動作失誤導致膝關(guan) 節半月板損傷(shang) ,甚至骨折。
“但大家都克服了困難和病痛,為(wei) 了共同夢想,最終走到了這裏,成為(wei) 真正具備高山雪地救援能力的中國滑雪醫生。我們(men) 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國家交給我們(men) 的光榮任務!”李振華滿懷信心,接下來滑雪醫生們(men) 將投入到冬殘奧會(hui) 的保障工作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