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月的太陽有點“懶” 正午時刻總推遲

發布時間:2022-02-24 14:14: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2月24日電(記者王玨玢)春寒料峭,中午曬會(hui) 兒(er) 太陽是種享受。不過你注意到了嗎?2月的太陽有點“懶”:正午時刻總是推遲。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所謂正午,是太陽來到正南方的時刻。大家一般以為(wei) ,每天12點太陽會(hui) 運行到正南方向,此時正午到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正午和12點之間常常存在時差,這與(yu) 我們(men) 所用的時間係統有關(guan)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來,人們(men) 根據太陽的周日運動來安排生產(chan) 生活。這種以真實太陽視運動為(wei) 依據確定的時間係統叫真太陽時。但是由於(yu) 地球軌道偏心率和黃道赤道交角的影響,真太陽時是不均勻的,無法滿足現代人類對時間精確度的需求。為(wei) 了得到一個(ge) 更均勻的日常時間,人們(men) 假想太陽平均運動而得到了平太陽時。我們(men) 所熟知的格林尼治時間,又稱為(wei) 格林尼治平太陽時。

  平太陽時與(yu) 真太陽時之間存在時差,這個(ge) 差值區間在負14分鍾到正16分鍾之間,正午的時刻也因此相應提前或者延後了。事實上,一年之中時差為(wei) 零的隻有4天,一般發生在4月16日、6月13日、9月1日、12月25日附近。2月的時差保持在極小值附近,即負14分鍾左右。也就是說,最近是一年當中太陽推遲“值班”最久的一段時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men) 計時的依據已經不局限於(yu) 天文觀測。目前科學上采用更為(wei) 精確的時間體(ti) 係:原子時。原子時以原子內(nei) 部發射的電磁振蕩周期為(wei) 基準,是一種較為(wei) 恒定、均勻的時製。國際單位製的時間單位“秒”就是以原子時來定義(yi) 的,是三大物理量的基本單位之一。

  “現在人們(men) 日常所用的時間與(yu) 原子時相比,每1至2年會(hui) 有大約1秒的時差,通過提前或後撥1秒來進行調整。”王科超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