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
如何理解“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
郭海英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xing) 海向本次全國人大會(hui) 議提交《關(guan) 於(yu) 鼓勵和政策支持年輕人爭(zheng) 當產(chan) 業(ye) 工人的建議》,“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張興(xing) 海代表認為(wei) ,現在不少年輕人選擇送外賣、送快遞,不願進工廠當產(chan) 業(ye) 工人,製造業(ye) 招工困難不利於(yu) 社會(hui) 長遠發展。他建議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鼓勵支持更多年輕人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工人。
張興(xing) 海代表的上述建議,涉及近年來輿論關(guan) 注的“為(wei) 什麽(me) 有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話題,在強化穩崗擴就業(ye) 政策落實、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語境下,認真研討這一問題並探求解決(jue) 之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張興(xing) 海代表為(wei) 了更直接地說明問題,在強調鼓勵年輕人“多進工廠”的同時,附加了讓年輕人“少送外賣”的說法,客觀上形成了年輕人“送外賣”與(yu) “進工廠”的對比,從(cong) 而使此話題更加引人注目。
據報道,2020年我國製造業(ye) 人才缺口2200萬(wan) ,近五年平均每年150萬(wan) 人離開製造業(ye) ,與(yu) 此同時,快遞從(cong) 業(ye) 人數突破了1000萬(wan) 。一方麵是製造業(ye) 人才流失,另一方麵是快遞、外賣等新業(ye) 態吸納就業(ye) 增加,但兩(liang) 者的變化各有其緣由,兩(liang) 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guan) 係。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新增騎手58萬(wan) 人中,40%曾是產(chan) 業(ye) 工人。這主要是由於(yu) 當時疫情突起,製造業(ye) 受到很大影響,快遞、外賣因助力疫情防控有較大發展,兩(liang) 者吸納就業(ye) 也出現“此消彼長”。這是特定條件下的情況,不能由此得出新業(ye) 態正在從(cong) 製造業(ye) 大量“搶人”的結論。
年輕人“送外賣”與(yu) “進工廠”可以進行對比,但兩(liang) 者不是對立的關(guan) 係,總體(ti) 上不存在因為(wei) 有不少年輕人選擇“送外賣”而導致製造業(ye) 招工困難的情況。也正因此,要讓更多年輕人“進工廠”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工人,關(guan) 鍵之一是製造業(ye) 要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提高生產(chan) 經營水平和員工薪酬待遇,增強對年輕人特別是技能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之二是製造業(ye) 企業(ye) 、政府部門和社會(hui) 各界要協同發力,通過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職業(ye) 教育水平、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大就業(ye) 促進與(yu) 保障等政策措施,推動更多年輕人“進工廠”。做好了這些工作,製造業(ye) 用不著從(cong) 快遞、外賣等新業(ye) 態“搶人”,也能有效緩解招工難。
由此亦可見,張興(xing) 海代表所說的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是特定語境下的對比與(yu) 引申,並無否定快遞、外賣等新業(ye) 態之意。事實上,快遞、外賣等新業(ye) 態在帶動和擴大就業(ye) 、創新就業(ye) 形態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一些地方的確存在少數年輕人“離開工廠送外賣”的現象,那也表明外賣行業(ye) 具有促進靈活就業(ye) 的優(you) 勢,對這些年輕人發揮了“就業(ye) 兜底”的作用,而不能反過來說新業(ye) 態妨礙了年輕人就業(ye) 。
從(cong) 根本上說,快遞、外賣等作為(wei) 服務業(ye) 新業(ye) 態之典型,與(yu) 製造業(ye) 發展並不構成衝(chong) 突,相反,服務業(ye) 發展能夠有效促進製造業(ye) 發展,形成“服務業(ye) 反映並拉動消費需求——消費拉動並刺激製造業(ye) 生產(chan) 加速——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支撐消費和服務雙升級”的良性循環。在此過程中,年輕人無論是選擇“送外賣”,還是選擇“進工廠”,都是市場配置人力資源和政府促進就業(ye) 合力作用的結果,都應當受到支持和尊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