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民論壇網評 | 奏好鄉村振興“交響樂”

發布時間:2022-03-10 10:43:00來源: 人民論壇網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指明了前行方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中華民族複興(xing) 進程中至關(guan) 重要的一步,廣大黨(dang) 員幹部應當聚焦黨(dang) 建引領,加強隊伍建設,推進產(chan) 業(ye) 發展,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用情用心用力奏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交響樂(le) ”,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爭(zheng) 取更大榮光、作出更大貢獻。

  以“思想”為(wei) 弦,奏好“黨(dang) 建引領”主題曲。基層黨(dang) 組織是鄉(xiang) 村最先進的力量,是傳(chuan) 達黨(dang) 和國家方針政策的直接“使者”,發揮黨(dang) 建引領是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關(guan) 鍵之舉(ju) ,要將黨(dang) 的組織優(you) 勢、政治優(you) 勢轉化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行動優(you) 勢,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麗(li) 藍圖變成新時代農(nong) 村改革發展的現實圖景。廣大黨(dang) 員幹部當堅持抓基層打基礎,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抓手,深入推進黨(dang) 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建聯合體(ti) ”,不斷增強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支撐力、向心力。強化組織引領作用,積極調動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人民群眾(zhong) 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匯聚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磅礴力量。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在黨(dang) 員管理上下實功,積極引導黨(dang) 員紮根基層土壤、奉獻鄉(xiang) 村事業(ye) ,真正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賦能增力。

  以“人才”為(wei) 譜,奏好“隊伍建設”進行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把隊伍建設放在核心位置,突出政治標準選拔幹部,突出實踐導向教育幹部,突出嚴(yan) 管厚愛激勵幹部,持續打造一支定力強、敢擔當、快落實、勤為(wei) 民、嚴(yan) 守紀的幹事隊伍,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強力支撐。廣大黨(dang) 員幹部應就地取“才”,充分挖掘“土專(zhuan) 家”、“田秀才”式本土賢能人才,讓一群“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主力軍(jun)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征程上的硬核擔當。圍繞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教育醫療、基層治理、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鼓勵從(cong) 鄉(xiang) 村走出去的優(you) 秀人才共同規劃家鄉(xiang) 、服務家鄉(xiang) 發展,擴充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生力軍(jun) 。注重優(you) 化鄉(xiang) 村培訓課程,製定鄉(xiang) 土人才專(zhuan) 項培育計劃,定期舉(ju) 辦各類鄉(xiang) 土人才培訓班,不斷提升鄉(xiang) 土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能水平,確保真正耕耘好“墩苗孕穗”的肥沃土壤。

  以“致富”為(wei) 音,奏好“產(chan) 業(ye) 發展”協奏曲。立足特色資源,堅持因地製宜發展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貫通產(chan) 加銷,融合農(nong) 文旅,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是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積極創建“引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的招商引資環境,著力打通工作“堵點”、化解資金“難點”、疏通落實“阻點”,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保駕護航。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讓更多“懂政策、懂技術、懂管理”的新型農(nong) 民依托鄉(xiang) 村特有資源積極探索鄉(xiang) 村經濟發展新路徑,力爭(zheng) 走出一條“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發展步伐。以規模化收益為(wei) 導向,推動傳(chuan) 統生產(chan) 方式向綠色高效模式轉變,不斷提升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生產(chan) 水平,做到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帶動村級集體(ti) 經濟增產(chan) 增收。(作者:王義(yi) 鳴)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