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不良直播:讓流量變成滿滿的正能量
叫停不良直播:讓流量變成滿滿的正能量
“蘿莉變大媽”“直播剁手指”“生吃活蜈蚣”……諸如此類的網絡直播,早該叫停了。一段時間以來,為(wei) 蹭流量,各種不良直播現象屢見不鮮,但說句公道話,這不能全怪“流量作祟”。3月9日,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孔令智就直指直播行業(ye) 準入門檻低,建議對直播人員進行基本的準入門檻設置。
根據《艾媒谘詢2021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ye) 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6.35億(yi) 人。與(yu) 此相對應的是,根據艾瑞谘詢及浦銀國際的測算,2021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突破2萬(wan) 億(yi) 元。直播行業(ye) 之火,由此可見一斑。從(cong) 頭部主播的爆紅,到商界大佬的入局,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新冠疫情催生了一個(ge) 全民直播時代。是直播,激活了電商新經濟,帶來了新的工作機會(hui) 。是直播,帶給人們(men) 不一樣的娛樂(le) 休閑。在這裏,流量是滿滿的正能量。
隻是,不知什麽(me) 時候,直播行業(ye) 開始“變味”了。不久前,某地醫生直播婦科手術,不僅(jin) 無情暴露了患者的隱私,更揭開了不良直播的遮羞布。網絡行乞、數據造假、內(nei) 容低俗……為(wei) 博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踐踏公序良俗,不惜觸碰法律底線,讓人不平,讓人憤慨!一些直播平台更是缺乏責任擔當,為(wei) 不良直播大開方便之門,放任了直播亂(luan) 象的滋長蔓延。長此以往,損害的不僅(jin) 僅(jin) 是健康的直播生態,更可能是充滿正能量的社會(hui) 風氣。特別是,在直播受眾(zhong) 中,未成年人占據非常大的比例,他們(men) 辨別能力差,三觀尚未成型,不良直播極容易對他們(men) 的身心健康造成嚴(yan) 重傷(shang) 害。
可喜的是,監管的不斷加碼,正讓直播行業(ye) 加速洗牌。近幾年相繼出台的管理新規,釋放出了國家層麵根治網絡直播亂(luan) 象的強烈信號。倘若能借機提高直播人員的準入門檻,甚至讓直播人員持證上崗,無疑將推動直播行業(ye) 從(cong) 野蠻生長向正規有序的方向發展。不過,說到底,想要根治直播亂(luan) 象,任何單一的治理手段,可能都收效甚微。提高門檻是一回事,行業(ye) 自律和監管加碼又是另一回事,三者缺一不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