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來了,全國政協委員為家長“不焦慮”支招
“雙減”來了,全國政協委員為(wei) 家長“不焦慮”支招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雙減”成了熱詞。
在“雙減”政策出台的半年多時間裏,學生們(men) 的書(shu) 麵作業(ye) 少了,與(yu) 父母的親(qin) 子距離近了,興(xing) 趣課堂火了……然而,麵對考試的指揮棒,仍有一些家長放不下焦慮的心。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教社常務副主任、中國民辦教育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胡衛與(yu) 家長、記者、教育從(cong) 業(ye) 者等一起討論起“帶娃那些事”。
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的談話節目《兩(liang) 會(hui) 青年說》錄製現場,來自北京的一年級小學生家長劉娜直言,“雙減”之下,孩子高興(xing) 了,她還是感到“有點焦慮”。“看似家長是輕鬆了,其實我們(men) 覺著身上的擔子變重了,以前還知道孩子大概的成績和排名,現在突然孩子的學習(xi) 沒有KPI了,課下我是否需要給孩子再使使勁,我也不太清楚,當這一係列狀態都不明朗的時候,作為(wei) 家長,咱能不焦慮嗎?”劉娜說。
此外,有報道稱,一些校外培訓行業(ye) 或改頭換麵,或悄悄轉入“地下”,這同樣讓劉娜感受到“隱形的壓力”。
從(cong) 事科研教育工作的王冠認為(wei) ,家長擔心的其實是評價(jia) 標準的問題。“傳(chuan) 統的文化告訴我們(men) ‘一考定終身’,但‘雙減’之後,可以采用更成體(ti) 係的標準來評價(jia) 孩子。學校運用科技等手段針對每個(ge) 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層、彈性、個(ge) 性化地教育學生。通過賦能老師,減輕孩子們(men) 的時間負擔和學習(xi) 壓力,同時保證學習(xi) 效果。”
在視頻連線中,針對家長的困惑,胡衛稱,“從(cong) 家庭教育角度來說,現在有一個(ge) 鄰裏效應。很多家長一看到鄰居孩子補多少門課,上不同的培訓機構,於(yu) 是決(jue) 定也跟著上培訓機構,所以很多家長充當的隻是一個(ge) 出租角色,把他們(men) 的孩子從(cong) 一地送到另一地,而不關(guan) 心孩子究竟在想什麽(me) ,內(nei) 心需要什麽(me) 。”
在胡衛看來,優(you) 質的家庭教育更多提倡家長對於(yu) 孩子的陪伴,在親(qin) 子陪伴過程中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的需要、潛能和長處,做到因勢利導,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yang) 孩子陽光自信的心態。
從(cong) 學校教育角度來說,胡衛提出,學校要扭轉原來不科學的評價(jia) 製度,對學生綜合評價(jia) ,不能光看分數,要德智體(ti) 美勞五育並舉(ju) ,進行綜合評價(jia) 。“學校要用多元智能的方法來評價(jia) 學生的發展,包括三方麵評價(jia) 體(ti) 係:綜合評價(jia) ,了解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做到揚長避短;過程評價(jia) ,要把過程評價(jia) 當作教育評價(jia) 中很重要的手段;真知評價(jia) ,每個(ge) 學生的長處不一樣,所以在這方麵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guan) 注。”胡衛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