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做飯、送餐 智慧餐廳如何更有“智慧”?
智慧餐廳如何更有“智慧”?
機器人做飯、送餐,全程沒有人工參與(yu) 。充滿科技感的北京冬奧會(hui) 主媒體(ti) 中心智慧餐廳,吸引各國運動員、記者前來打卡留念。在中國,各種形式的智慧餐廳已有不少。智慧餐廳何以“智慧”?是不是用了機器人就是智慧餐廳?本報記者試著為(wei) 您解答。
形式多種多樣
宮保雞丁、東(dong) 坡肉、廣州炒飯……這可不是哪一位大廚的手藝,而是北京冬奧會(hui) 主媒體(ti) 中心智慧餐廳裏餐飲機器人的“拿手菜”。不隻這些,該機器人還能做包括中、西餐在內(nei) 200多種菜品。菜品口味咋樣?“我對這個(ge) 餐廳印象太深刻了,食物味道很棒。”國際廣播中心保障人員馬蒂努斯·蓋曾豎起大拇指。
送菜也不需要服務員,而是通過餐廳頂部的玻璃軌道,讓烹飪好的菜品“從(cong) 天而降”,送到用餐人員桌前。在智慧餐廳裏就餐,點餐、做菜、送餐等環節都沒有人工參與(yu) 。正如美國廣播公司所報道,智慧餐廳“設計得就像科幻電影裏的場景”。
在中國,智慧餐廳不僅(jin) 在冬奧村裏有,而且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記者近日來到北京一家海底撈火鍋智慧餐廳體(ti) 驗。與(yu) 冬奧村智慧餐廳不同,雖然備餐、送餐等工作大部分由機器人代勞,但仍看見服務員來回穿梭,進行點單、加湯等工作。記者在後廚還發現,部分複雜操作如將牛肉切片等也需要人工完成。在這裏,機器人並沒有完全替代人工,更多用來完成部分簡單、重複工作。一位員工對記者說:“維持這麽(me) 大的店麵,傳(chuan) 統的海底撈餐廳需要40多個(ge) 工作人員,智慧餐廳隻需20多人。”
一些老字號也有了新變化,將部分店麵作為(wei) 試點改造成智慧餐廳。如沙縣小吃、港式奶茶鋪蘭(lan) 芳園等與(yu) 餓了麽(me) 口碑進行合作推出智能餐廳。餓了麽(me) 口碑智能餐廳並未使用機器人來炒菜、送餐,而是重點對前廳、後廚進行係統化改造。顧客可提前通過手機APP自助點餐、結賬,再通過智能取餐櫃取餐,全程無需排隊。“我們(men) 采用掃碼點餐、物聯網智能設備、KDS廚顯係統、後廚巡店督導等數智化解決(jue) 方案,實現傳(chuan) 統餐廳的數智化升級,幫助商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阿裏本地生活智慧餐廳負責人尹飛對記者說。
除餐飲品牌進軍(jun) 智慧餐飲外,部分科技型企業(ye) 也瞄準了這片巨大的藍海,利用本身技術優(you) 勢提出智慧餐飲的解決(jue) 方案。科大訊飛依托在人工智能領域積累的經驗,推出了人工智能電話機器人、智能服務員、智能門迎、智能包間等智慧應用。“目前,我們(men) 的技術正逐步向一些知名餐企推廣。”科大訊飛智慧酒店副總經理陳軍(jun) 說。
開設初衷不同
智慧餐廳五花八門,讓消費者眼花繚亂(luan) 。到底餐廳得啥樣才算“智慧”?中國烹飪協會(hui) 名譽副會(hui) 長馮(feng) 恩援對記者說,智慧餐廳不隻是一種形態,更多是一種新思路,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隻要運用科技手段解決(jue) 當前餐飲業(ye) 存在的問題,都可以是智慧餐廳。簡單地給智慧餐廳定一個(ge) 標準,反而會(hui) 阻礙新方案產(chan) 生、限製智慧餐廳發展。
表現形式不同,因為(wei) 不同智慧餐廳開設初衷不同,想要解決(jue) 的問題不同。以海底撈為(wei) 例,用餐服務是其主要賣點。而目前機器人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所能提供的精準貼心服務,一味追求無人化,無異於(yu) 舍本逐末。海底撈智慧餐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我們(men) 更多關(guan) 注如何將人力從(cong) 繁複、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以關(guan) 注顧客多元化、個(ge) 性化需求。”
餓了麽(me) 口碑主要針對傳(chuan) 統門店存在的點餐效率低卻出錯率高、營銷拉新效果不明顯、複購率低等問題,因此將改造重點放在為(wei) 顧客點餐、取餐提供便利上。“經過改造,老字號店鋪基本都實現營運效率、會(hui) 員價(jia) 值的成倍增長。”尹飛說。
無論什麽(me) 形式的智慧餐廳,菜品味道永遠是第一位。中餐追求色香味俱全,烹飪手法也非常多。如何讓機器人大廚滿足挑剔食客的胃?相關(guan) 廠家費了不少心思。
炒菜時,顛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顛鍋難度可不小,尤其是“大翻”,即便是有經驗的廚師,一不留神也會(hui) 把菜顛出鍋外。烹飪機器人的鍋具運動正是冬奧村智慧餐廳研發團隊的研究重點。研發團隊首先運用仿真函數進行分析,在計算機軟件中模擬了各種顛鍋效果。隨後又開展了大量驗證實驗,讓烹飪機器人顛鍋成為(wei) 現實,實現了對食材的均勻加熱。
做中餐還得講究火候的控製。這在過去大多依靠廚師經驗判斷,沒有一個(ge) 標準答案。研發人員為(wei) 此開發了雙壓強火力控製係統和火候視覺模塊——前者能精確控製常壓燃燒器的熱負荷,後者基於(yu) 機器視覺技術,能實時監測食材色澤飽和度等狀態。這樣烹飪機器人更像一位經驗豐(feng) 富的“大廚”,可以隨機應變控製火候,確保菜肴的色澤與(yu) 口感。
上海愛餐機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chan) 、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數字廚電企業(ye) ,他們(men) 把研發重心放在軟件上,開發出搭載味霸智能控製係統的“味霸”炒菜機器人。“這相當於(yu) 給烹飪機器人裝上了大腦。”上海愛餐機器人董事長何青向記者介紹,“拿翻炒動作來說,有了‘大腦’的機器人就不會(hui) 隻做重複動作,而能根據人們(men) 的需要去調整翻炒的速率和幅度。”
發展空間廣闊
智慧餐廳的發展有一個(ge) 過程。早在幾年前就有號稱“無服務員、無采購員、無廚師、無收銀員”的“四無”餐廳開業(ye) ,一時間吸引了不少眼球。但無人餐廳的發展勢頭並不像當初商家所預料的那麽(me) 猛,並接連曝出倒閉停業(ye) 的新聞。在某點評APP上,不少網友對某電商旗下無人餐廳作出“味道一般”“噱頭大於(yu) 實際”等評價(jia) ,這家餐廳目前狀態顯示為(wei) “停業(ye) ”。
“這是由於(yu) 投資人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馮(feng) 恩援說,“一般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會(hui) 有情感需求,希望獲得服務,而無人餐廳在這方麵先天不足。這也提醒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如果簡單將智慧餐廳理解為(wei) 應用新技術的餐廳,忽略了消費者需要,就很難從(cong) 競爭(zheng) 激烈的餐飲業(ye) 中存活下來。”
愛餐機器人一直在為(wei) 滿足消費者個(ge) 性化需求努力,讓機器人更有“智慧”。何青介紹,愛餐機器人著手和各地名廚合作,通過可編程菜譜技術,模擬不同地域名廚的烹飪手法,複刻當地風味,貼合當地顧客需求。他們(men) 還將菜譜互聯網化。比如,一位雲(yun) 南廚師通過機器開發了一道新菜,並將菜譜上傳(chuan) 到雲(yun) 端。在北京的一位雲(yun) 南老鄉(xiang) 想要吃到他這道菜,隻需下載程序,並按相應的要求準備原材料,就可以在北京吃到一模一樣的味道了。“味霸”炒茶機器人還有微調功能,根據不同人的口味調整火候大小和油鹽多少。
馮(feng) 恩援認為(wei) ,推進智慧餐廳建設,不能隻將眼光局限在改進烹飪、送餐上,更重要的是實現餐飲業(ye) 全鏈條數字化。
海底撈目前正逐步向所有門店推廣訂單管理係統,運用數字化手段協助食材采購。在海底撈智慧餐廳後廚有一塊顯示屏,上麵可以清楚看到食材庫存量和不同食材消費數量。“大數據幫我們(men) 了解顧客對不同食材的偏好,有助於(yu) 我們(men) 製定食材采購方案,保證食材新鮮,又降低采購成本。”工作人員說。
餓了麽(me) 口碑在對老字號餐廳的改造中,重點實現“人、財、物、客”等全業(ye) 務流程及管理的數字化、數據化。尹飛說:“我們(men) 不僅(jin) 改進老字號的門店運營,也關(guan) 注線上流量運營,讓餐廳經營者的決(jue) 策智能化。”
“智慧餐廳發展空間還很大,概念仍在不斷外延。如何將層出不窮的科技成果繼續應用到餐飲行業(ye) 中,既滿足消費者需求又幫助從(cong) 業(ye) 者降本增效,是未來整個(ge) 餐飲行業(ye) 會(hui) 一直思考的問題。”馮(feng) 恩援說。
趙 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